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際軍團第1營
隸屬於烏克蘭領土防衛國際軍團架構中的4個單位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際軍團第1步兵營(烏克蘭語:1 піхотний батальйон Інтернаціонального легіону,羅馬化:1 pihotnyi batalion internacionalnogo legionu),又稱「國際軍團第1營」或「第1國際軍團」,是烏克蘭武裝部隊的一部分,隸屬於2022年2月27日組建的烏克蘭領土防衛國際軍團[1]。 該營隸屬於「國際軍團」架構中的4個單位之一,其成員來自美國、克羅地亞、巴西和日本等多個國家[6]。
該營參與多場關鍵戰役,如庫皮揚斯克戰役和巴赫穆特戰役[7]。在2022年8月前,該營被稱為第1營「沃夫科達夫」(烏克蘭語:1-й батальйон «Вовкодав»,羅馬化:1-j batalʹjon «Vovkodav»),並使用與目前不同的徽章[8][9][5]。
Remove ads
歷史

2022年2月27日,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宣佈成立一支國際作戰部隊,以幫助抵禦俄羅斯的入侵,維護烏克蘭的主權和獨立[10][1]。隨著烏克蘭領土防衛國際軍團的成立,構成其架構的各個營隊也隨之設立。該營最初被命名為第1營「沃夫科達夫」,其成員來自美國、日本、愛爾蘭和克羅地亞等多國,還包括一些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退伍軍人[6]。
該營的指揮官為「博赫丹」,這名軍事指揮官並未公開亮相或透露全名,以免暴露身分而遭遇危險。隨後,由於營內發生不當行為和管理問題,「博赫丹」被調任至第3特種營[11]。
2022年5月,指揮官由烏克蘭的「博赫丹」換成另一位名為「阿納托利」的指揮官,原因是調查發現「博赫丹」存在多宗不當行為指控[11]。2022年8月,該營的名稱和徽章均進行了調整[5]。

2022年11月30日,《基輔獨立報》刊載一篇揭露「國際軍團」內部多項問題的文章,尤其是針對第1營[11]。該報導指出,許多軍團士兵聲稱營內存在大批輕型武器失蹤的情況,這些武器包括西方提供的小型武器,且士兵們懷疑部分指揮官可能涉及挪用。還有士兵指稱指揮官曾以武器威脅他們,並對成員進行霸凌和性騷擾,甚至還發生盜竊事件,以及一些士兵被無故驅逐[11]。
參與清點的士兵表示,失蹤的武器中包括54把美國製M4卡賓槍、多種反坦克武器(如RPG和NLAW火箭筒)、手榴彈、手槍及數千發彈藥。此外,CZ 805布倫突擊步槍和FN SCAR突擊步槍的刺刀也從軍火庫失蹤[12]。前任指揮官「博赫丹」後來聲稱,這些武器在高層許可下被運至某個訓練場地,以組建一支新的軍團部隊[12]。
不少軍團士兵對部分人員如「巴卡利尤克」和「博赫丹」提出投訴,「巴卡利尤克」當時負責軍團的武器庫,正是在此期間發生武器失蹤。然而,許多國際軍團的士兵,尤其是第1營的成員,發現針對特定指揮官的不當行為提出的多次投訴並未得到任何回應[11]。
Remove ads
在第1營成立後,部隊採用一枚反映其綽號和營號的徽章。原始徽章的設計為一面盾牌,分為上下兩部分,以象徵烏克蘭國旗。徽章上方用黃色字體標示該營的綽號「沃夫科達夫」,下方則刻有「國際軍團」和「第1營」字樣,後者以縮寫呈現[5]。根據一名曾在該營服役的瑞士士兵的說法,「沃夫科達夫」意為「狼戰士」,象徵維京戰士,代表勇氣與戰鬥中的剛烈精神,並意指烏克蘭人具備維京血脈[5]。此外,徽章還設計有隱蔽版,以降低顏色的辨識度,使其更不顯眼。
2022年8月,該營的徽章更換,社交媒體帳號開始使用新徽章,並重新標識為步兵營[8][4]。新徽章經過顯著改動,去除「沃夫科達夫」的綽號和代表狼鬥士的象徵。盾牌改為左右垂直分隔,左側為紅色,右側為綠色,中央圖案則是一頂黃色的斯巴達頭盔,頭盔中央插有一把劍[5]。在一些變體設計中,盾章上方有標有「國際軍團」字樣的標籤,這種版本更為常見。
約在2022年11月,徽章進行最後一次修改,盾牌顏色變為灰色,紅色部分改為與斯巴達頭盔相同的黃色。該徽章至今仍在使用,但舊版本的徽章偶爾仍然可以見到。
Remove ads
-
第1營「沃夫科達夫」的舊款肩章。
-
第1營「沃夫科達夫」的隱蔽版舊款肩章。
-
第1營的舊款肩章。
-
第1營的現行肩章。
-
第1營的現行肩章,隱蔽版本。
裝備
第1營使用的武器類型較少,主要是蘇聯/俄羅斯製和西方製的混合裝備。與其他營相似,該部隊配備了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槍,如AK-74和AK-74M。相比之下,第1營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槍型號較為現代化,而第2營則多使用其他步槍如FN FAL自動步槍和AKM突擊步槍。
此外,該營也配備一些由西方提供的其他步槍,包括M4 卡賓槍、FN SCAR突擊步槍和CZ 805布倫突擊步槍。但據一些軍團士兵反映,部分武器曾出現遺失情況。
截至2024年7月,該軍團所配備的輕型武器包括:
- AK-74突擊步槍:蘇聯/俄羅斯突擊步槍
- AK-74M突擊步槍:俄羅斯突擊步槍
- M4卡賓槍:美國突擊步槍
- FN SCAR突擊步槍:比利時突擊步槍
- CZ 805布倫突擊步槍:捷克突擊步槍
俄烏戰爭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關鍵戰役中,該營多次投入戰鬥[7]。
2022年9月6日,烏克蘭部隊在哈爾科夫州展開大規模反攻[13]。在這次反攻中,烏軍收復500多個村鎮,奪回了哈爾科夫州超過12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這次行動接續於8月底的赫爾松反攻,並迫使俄軍從整個烏克蘭東部地區撤退[14][15]。第1營的Bravo連在圍繞 庫皮揚斯克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彼得羅巴甫利夫卡村[16]。該村被視為庫皮揚斯克的一個關鍵後勤樞紐[17]。
2022年9月11日,國際軍團官方帳號發佈一段影片,顯示第1營在哈爾科夫反攻中於庫皮揚斯克舉起烏克蘭國旗,展示他們在戰鬥中的勝利[3]。解放彼得羅巴甫利夫卡後,該營和軍團繼續向東推進。當前線推進到奧斯科爾河以東時,軍團士兵開始防守新據點[17]。
2023年3月和4月,隨著烏軍在巴赫穆特面臨的防線逐漸崩潰,國際軍團第3營與第1營的Bravo I連中的Kenobi死亡軍團等多個小組一同參與巴赫穆特的防禦。國際軍團形容這場戰役是「自戰爭爆發以來最艱苦的戰鬥之一」。一名軍團士兵表示,在這場戰鬥中激烈交火幾乎不間斷,24小時不斷遭受猛烈炮擊、機槍掃射與火箭襲擊。在激烈的戰鬥中,軍團士兵協助抵禦俄軍對巴赫穆特側翼的攻勢,並確保通往這座被圍困城市的最後補給通道[18]。
組織結構
截至2024年7月,第一營的組織結構如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