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AKM突擊步槍
AK-47突擊步槍的衍生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AKM(俄語: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ный,羅馬化:Avtomat Kalashnikova modernizirovanny,直譯:「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現代化型」)是由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開發之突擊步槍,為初代AK-47突擊步槍的現代化改進型,於1959年5月18日正式採用,由圖拉兵工廠及伊熱夫斯克機器製造廠投入生產,其蘇俄試驗代碼為「A-55」,武器代碼為「6P1」。
Remove ads
歷史
早在1953年3月,7.62毫米AK和AKS大量供應部隊不久後,蘇聯火箭炮兵裝備局(ГРАУ, GRAU)制定了自動武器標準化戰術技術需求 :新的自動步槍和輕機槍。與此同時,它應該使射擊過程更容易,並提高其射擊的準確性。
1956年,武器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M.K. Kalashnikova),日耳曼·A·科洛波夫(G. A. Korobova),西蒙諾夫(S.G Simonova),捷格加廖夫(V. V. Degtyareva),GS Garanina 開始新武器的測試競賽。
1959年4月8日,蘇聯部長會議的通過決定,採納「7.62毫米現代化的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AKM)」(GRAU代碼6P1)。[1]
輕型突擊步槍試驗型[2]。這是一種配有輕型摺疊式兩腳架的突擊步槍試驗型,帶空彈匣重3.86kg,並有摺疊槍托的型號。
- 4號試驗型自動卡賓槍。這個試驗型把機匣改為衝壓,並改變了槍托連接方式的設計,縮短了護木,保險/快慢機移到機匣右側。
- A-55型8號實驗步槍。重新使用衝壓機匣,這種機匣進一步改進後就成了AKM的機匣,另外照門也作了改進。
- S-04-M實驗步槍。採用衝壓機匣,護木上增加了手指槽,已經出現AKM的一些特徵,刺刀是在1955年的型號上改進的,重量更輕。
特色
AKM最主要特點是用沖鉚機匣(Stamped Receiver)代替AK第3型的銑削機匣(Milled Receiver)。衝壓機匣相比銑削機匣可以節省80%的金屬,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AKM與AK相比其重量較輕、射擊精度較高、可靠性更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K的缺點。
另外,卡拉什尼科夫在AKM的擊鎚上加裝了一個減速器,目的是降低擊錘的釋放速度(在實際效果上是降低了射速,但是降低效果不太明顯),防止擊錘先擊打到尚未完全復進到位的槍機後才碰觸到擊針而導致的發火不良和擊錘壽命下降的問題。
早期的AKM使用與AK類似的槍口帽以保護槍口螺紋,但很快被一個斜切口形槍口裝置取代(向右上開口),以抑制槍口跳動及提高連發射擊時的散佈精度。除此以外還可用以裝上PBS-1消聲器,搭配亞音速彈時可達到消聲效果。
在設計AKM的同時,進一步採用金屬沖壓、銲接工藝與合成材料,可減輕重量並降低生產時間和成本,利於大量生產,使故障率比AK更低。
Remove ads
- 槍機
- 機匣
- 復進簧
- 彈匣
- 槍托
- 彈匣座
- 機匣座
- 槍管
- 刺刀
- 附件
- 彈匣改用輕合金製造,並能與原來的鋼製彈匣通用,後期還研製了一種玻璃纖維塑料壓模成型的彈匣,也可以完全通用。
- 槍托、護木和握把皆採用樹脂合成材料製造,使全槍的重量減輕。
- 槍機和槍機框表面經磷化處理,活塞筒前端有4個半圓形缺口,恰好與導氣箍類似的缺口配合。
- 機匣兩側各有一個很小的彈匣定位槽,機匣蓋上有加強筋。
- 擊錘裝有一個由5個零件組成的擊錘延遲體,位於扳機附近。
- 增加了表尺射程,表尺分劃為100至1,000公尺(110至1,090碼),校準於100公尺(110碼)處;柱形準星和U形缺口照門都有可翻轉的附件,內裝熒光材料鐳221,用於夜間瞄準。
- 改用了6KH3多功能刺刀(AKM第1型刺刀);並可改用以後新型的6KH4多功能刺刀(AKM第2型刺刀)。
- 護木上新增手指槽,便於射手在全自動射擊時穩定控制步槍。
精度[3]
蘇聯測試武器精度的方法與西方不同。
在西方,人們向目標發射一組彈藥,然後簡單地測量該組的整體散布直徑。
而蘇聯,測試員向目標發射了一組彈藥後,在目標上繪製兩個圓圈,一個用於命中的最大垂直散布,一個用於命中的最大水平散布。然後忽略目標外部的命中,只計算圓圈內部的一半命中(50%或R50),並使用縮小組的垂直和水平範圍測量來測量精度。
根據1967年蘇聯國防部印發的《7.62毫米現代化的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俄語:7,62-мм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ный 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記述[3]:
AKM的正常戰鬥要求:
100米內,4發一組彈藥的散布必須在一個15CM的圓中。
使用鋼芯披甲彈藥
AKM 在100米內,垂直散布8CM,水平散布11CM。
步驟如下:
槍枝安全檢查[4]
- 將彈匣釋放卡榫向前推到位,取下彈匣;
- 打開槍身右側保險,向後拉開槍機;
- 檢查槍膛內有無彈藥,而後釋放槍機。
卸機匣蓋[5]
- 向前推機匣蓋卡榫;
- 向上抬機匣蓋後端;
- 向上向後卸下機匣蓋。
卸復進簧[6]
- 向前推機匣蓋卡榫,使之脫離機匣;
- 向上向後卸下復進簧。
卸槍機[7]
- 向後拉拉機柄,使機框後退到機匣後部缺口部位;
- 向上取出機框和槍機;
- 將槍機向後推到位,向右旋轉再向前取下槍機。
卸上護木[8]
- 將表尺座前方的活塞筒固定栓柄向上轉動;
- 然後抬起上護手後端,從導氣箍上取下。
基本分解完成,組裝按照相反順序完成。
常規保養要使用槍械專用潤滑油和槍管清潔劑;夏季保養時要首先認真祛除冬季潤滑油。
需要使用冬季潤滑油。
擦拭武器後,使用黃油包裹,蠟紙密封。放入包裝箱長期儲存。
雖然AK-74取代了AKM,然而AKM在蘇阿戰爭,以至是蘇聯解體後的兩次車臣戰爭當中,仍然被俄軍士兵及特種部隊廣泛地使用。
主要原因是俄軍士兵普遍認為AKM所用的7.62×39毫米中間型威力子彈,比起AK-74所用的5.45×39毫米小口徑子彈在城市戰中更為有效;而且發射5.45×39毫米槍彈的槍械,並不適合用於完成許多戰術任務,在遠距離上小口徑子彈又缺乏足夠的殺傷力,遭到部隊的質疑。
不少俄製的新式步槍提供7.62×39毫米口徑的版本,就連最新的AK-12也不例外,可見俄羅斯至今仍沒有放棄該口徑。
採用
AKM於1959年成為蘇聯軍隊的制式步槍,並逐漸取代生產成本較高,且不利作大規模生產的早期型AK。
在1970年代,卡拉什尼科夫因應蘇聯要趕上小口徑武器的熱潮,而把AKM作改良從而開發出5.45×39毫米口徑的AK-74,並逐漸以此型號取代AKM。
時至今天,AK-74雖然已成為俄軍的制式步槍多年,然而AKM和AKMS仍有被俄軍第二線部隊、特種部隊及部份執法機構(如:特別用途機動單位及特別迅速應變分隊等)所使用和大量庫存。
除此之外,在冷戰期間蘇聯為了增加其影響力,把AKM及大量蘇制武器出口到世界各地,一些國家更獲許在本土特許生產及改良,因而衍生出多種外國生產的型號。
時至今天,AKM仍然為多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在亞洲及非洲的盟友、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和眾多恐怖組織、準軍事組織和犯罪集團(如車臣叛軍)的制式裝備。
還因其繼承了AK的優異可靠性、強大火力和物美價廉,而且易於從黑市中購買。故而言之,AKM已經成為至今為止AK槍族之中,生產量最高及影響力最大的一員。
衍生型
裝有金屬摺疊槍托的AKMS短槍管型,產量極少(比後來的AKS-74U更少),主要供當時的特種部隊試用,為屬於實驗性質的槍械,並沒有正式裝備部隊。但有槍械專家對該槍進行考證,指它根本不是蘇聯/俄羅斯原產的武器,而是由巴基斯坦槍匠自行製作的改裝槍。
附有夜視瞄準鏡導軌的型號。
莫洛工廠生產的半自動民用型。
使用國
阿布哈茲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阿爾巴尼亞
阿爾及利亞
安哥拉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孟加拉
白俄羅斯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貝南
不丹
波赫
波札那
巴西
保加利亞
布吉納法索
蒲隆地
柬埔寨
喀麥隆
維德角
中非
查德
智利
葛摩
剛果共和國
克羅地亞
古巴
賽普勒斯
剛果民主共和國
吉布地
埃及
赤道幾內亞
厄利垂亞
衣索比亞
法國
加彭
喬治亞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希臘
瓜地馬拉
幾內亞
幾內亞比索
蓋亞那
匈牙利
印度
伊朗
伊拉克
伊拉克庫爾德斯坦
以色列
- 大量繳獲自敵軍
- 用於特種部隊
- 大量繳獲自敵軍
哈薩克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肯亞
科索沃
科威特
吉爾吉斯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寮國
黎巴嫩
賴索托
利比里亞
利比亞
馬達加斯加
馬利
馬爾他
墨西哥
- 大量繳獲自販毒份子
摩爾多瓦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蒙古國
摩洛哥
莫桑比克
緬甸
- 大量繳獲自叛軍和販毒份子
阿爾察赫共和國
尼加拉瓜
北韓
巴基斯坦
北馬其頓
巴拿馬
秘魯
波蘭
菲律賓
- 由俄羅斯政府捐贈5,000枝
卡達
羅馬尼亞
俄羅斯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
- 特種部隊及部分單位,有限使用
-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
- 已普遍地被新款AK步槍所取代
- 俄羅斯國家近衛軍聯邦總署
-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盧旺達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沙烏地阿拉伯
塞爾維亞
塞舌爾
獅子山
斯洛維尼亞
索馬利亞
南韓
南奧塞梯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蘇丹
蘇里南
瑞典
- 瑞典國防軍
- 用於武器識別訓練
- 瑞典國防軍
敘利亞
塔吉克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坦桑尼亞
多哥
德涅斯特河沿岸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土耳其
土庫曼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烏克蘭
阿聯酋
英國
美國
烏茲別克
- 繼承自前蘇聯時期
委內瑞拉
越南
葉門
尚比亞
辛巴威
圖集
-
衣索比亞士兵使用AKM
-
使用AKM的烏克蘭國民衛隊士兵
-
使用保加利亞製AKM的伊拉克士兵
-
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手持東德MPi-KMS72
-
波蘭士兵使用其國產的AKMS,留意其彈匣並聯
流行文化
就跟其他AK改進型或仿製型一樣,AKM同樣會被許多人誤稱為「AK-47」;實際上,AKM的產量比早期版AK高得多。
由於AKM在現實中為AK槍族中最常見的其中一員,因此也普遍地出現在許多影視作品和媒體當中,但許多時候都會被作品中的角色誤識別或誤稱為「AK-47」。
- 1985年—《第一滴血2》:登場型號為埃及AKM仿製型(Maadi),由Có Bao(朱莉婭·尼克森飾演)、越南人民軍士兵和蘇聯軍事顧問團所使用,也被約翰·藍波(席維斯·史特龍飾演)所繳獲。
- 1985年—《魔鬼司令》:登場型號為AKM,由阿留斯的士兵所使用。
- 1987年—《機器戰警》:登場型號為AKM,由薩爾的手下所使用。
- 1988年—《第一滴血3》:登場型號為AKM(部份為埃及仿製型)和AKMS,部份裝有M203榴彈發射器,由約翰·藍波(席維斯·史特龍飾演)、特勞特曼上校(理查德·克里納飾演)、阿富汗聖戰者和蘇聯士兵所使用。
- 1991年—《魔鬼終結者2》:登場型號為AKM,在軍火庫一幕中出現,沒有被使用。
- 1992年—《辣手神探》:登場型號為AKM,由Johnny Wong的手下和香港警察所使用。
- 1997年—《空軍一號》:登場型號為AKM,由俄羅斯獄警所使用。
- 2002年—《重裝任務》:登場型號為AKMS,普遍地由反抗軍成員所使用。
- 2003年—《魔鬼終結者3》:登場型號為AKMS,配備改短的槍管,存放在莎拉·康納棺材內的武器之一,由約翰·康納(尼克·斯塔爾飾演)和凱特·布魯斯特(克萊兒·丹妮絲飾演)所使用。
- 2003年—《獵日風暴》:登場型號為AKM,普遍地由尼日利亞叛軍所使用。
- 2005年—《軍火之王》:登場型號為AKM和AKMS,兩款步槍皆為尤里·奧洛夫(尼古拉斯·凱奇飾演)所出售的軍火。移除槍托的AKM也被俄羅斯黑手黨成員在火拼期間使用。
- 2007年—《反恐戰場》:登場型號為AKM及AKMS,普遍地由恐怖份子所使用。其中一枝換上戰術導軌護木和裝上前握把的AKMS亦被特別探員隆納·弗洛瑞(傑米·福克斯飾演)所繳獲。
- 2008年—《第一滴血4》:登場型號為AKM和AKMS,普遍地由緬甸政府軍所使用,也於終盤戰鬥中被僱傭兵們繳獲使用。一枝改短槍管的AKMS亦被卡倫反抗軍領袖,敏(蘇佩空·基三沃飾演)所使用。
- 2008年—《開麥拉驚魂》:登場型號為AKM和AKMS,由扮演北越士兵的演員(發射空包彈)及「焰龍幫」成員所使用。
- 2008年—《危機倒數》:登場型號為AKMS,配備RIS戰術導軌護木並裝有前握把,部份更裝有C-More紅點鏡,由英國籍私人軍事承包人員所使用。
- 2010年—《浴血任務》:登場型號為AKM和AKMS,由嘉薩將軍的士兵和索馬里海盜所使用。
- 2012年—《穿越火線》:登場型號為AKM,由伊利亞上尉(哈桑·巴羅耶夫飾演)在內的部份俄羅斯士兵所使用。
- 2012年—《惡靈古堡5:天譴日》:登場型號為AKMS,由謝爾蓋(羅賓·卡西亞諾夫飾演)和受感染的俄羅斯士兵所使用。
- 2012年—《海豹神兵:英勇行動》:登場型號為AKM,由墨西哥販毒份子和恐怖份子所使用。
- 2012年—《00:30凌晨密令》:登場型號為AKMS,由巴基斯坦警員所使用,也是賓·拉登掛在其房間牆上的武器,期後被美國海軍特種作戰開發組幹員帕特里克(喬爾·埃哲頓飾演)回收。
- 2013年—《紅翼行動》:登場型號為AKM和AKMS,由艾哈邁德·沙夏(阿里·蘇利曼飾演,使用AKM)、塔利班戰士和村民所使用。
- 2014年—《美國狙擊手》:登場型號為AKM和AKMS,由伊拉克叛軍所使用。
- 2015年—《極樂世界》:一枝經改裝至發射空爆彈,並裝上智能火控系統的AKM由主角麥克斯·德科斯塔(麥特·戴蒙飾演)所使用。
- 2016年—《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登場型號為AKM和AKMS,由民兵所使用。
- 2017年—《戰狼2》:登場型號為AKM,由叛軍所使用,也曾被冷鋒(吳京飾演)所繳獲。
- 2018年—《12猛漢》:登場型號為AKM和AKMS,由塔利班和北方聯盟戰士所使用。一枝改短槍管的AKMS亦被塔利班指揮官毛拉·拉贊(努曼·阿卡爾飾演)所使用。
- 2025年—《戰役》:型號為AKM,由伊拉克新軍士兵及叛軍所使用。
- 2005年—《真實計劃》:型號為AKM及AKMS,為伊拉克叛軍、民兵和敘利亞自由軍陣營專屬武器。
- 2009年—《惡靈勢力2》:型號為AKM,命名為「AK-47」;30發彈匣內,奇怪地可裝填40發子彈。
- 2010年—《榮譽勳章》:型號為AKM,命名為「AK-47」。
- 2012年—《絕對武力:全球攻勢》:型號為AKMN,命名為「AK-47」,恐怖份子陣營專屬武器。
- 2012年—《絕對武力Online2》:型號為AKMN,命名為「AKM」,恐怖份子陣營專屬武器
- 2013年—《劫薪日2》:型號為AKMS(預設)及AKM(改用「經典槍托」),命名為「AK.762」,可在黑市購買,並另外花費改裝。
- 2014年—《叛亂》:型號為AKMS,命名為「AKM」,可加裝GP-25榴彈發射器在內的多種配件。為叛軍陣營專屬武器。
- 2015年—《戰地風雲:Hardline》:型號為AKM,命名為「AKM」,但奇怪地使用早期型AK-74的金屬彈匣;使用「延長彈匣」後,會更換為售後市場的40發塑料彈匣,可進行定製改裝(加裝配件時換上戰術導軌護木)。單人模式中為犯罪份子及「理想結果」承包人員的常用武器,也能夠由玩家角色尼古拉斯·門多薩所使用。聯機模式中為罪犯陣營「操作員」專屬武器,但可透過完成任務讓執法機關陣營使用。
- 2015年—《戰術小隊》:型號為AKM和AKMS,前者由叛軍及民兵所使用,後者僅由叛軍所使用。
- 2016年—《逃離塔科夫》:型號為AKM、AKMN、AKMS、AKMSN以及民用版Vepr-KM和Vepr AKM,可進行改裝。
- 2016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重製版》:型號為AKM,取代原版的第一型AK,仍命名為「AK-47」,戰役模式中普遍地由中東某國叛軍、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黨武裝份子和俄羅斯政府軍所使用,也曾被特種空勤團成員用來打扮成極端民族主義黨武裝份子。聯機模式時可由所有陣營使用,並可加裝瞄準鏡及GP-25榴彈發射器。和原版同樣,裝備紅點瞄準器或滅音器會降低威力。
- 2017年—《絕地求生》:型號為AKM,正確地命名為「AKM」,使用具皮卡汀尼導軌的機匣蓋。
- 2018年—《叛亂:沙漠風暴》:型號為AKMN,命名為「AKM」,奇怪地使用AK-74突擊步槍的槍托,叛亂分子和安全部隊陣營的步槍兵(Riflemen)均可使用,並可安裝包括GP-25榴彈發射器在內的各類配件,但會為步槍更換帶導軌的護木及側裝鏡橋等部件。
- 2018年—《地面部隊》(Ground Branch):型號為AKMN,命名為「AKM」。
- 2018年—《極地戰嚎5》:型號為AKM,命名為「AK-47」,奇怪地有三發點放模式;一種舊化塗裝版本於「黑暗小時」資料片中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戰士所使用。
- 「AK-M」為改用現代化售後市場配件的衍生型。
- 「AK-MS 白尾山」為「AK-M」噴有特殊塗裝的短槍管衍生型。
- 「AK-MS 勇士」為「AK-M」噴有特殊塗裝的無槍托短槍管衍生型。
- 2019年—《極地戰嚎:破曉》:型號為AKM;奇怪地有三發點放模式,以及30發彈匣內,可裝填40發子彈。有三種版本。
- 2019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在戰役模式中,烏茲克斯坦解放軍的領袖法菈赫·卡里姆使用一款定製型AKM步槍。該槍配備東德衍生型MPi-KMS-72的金屬摺疊槍托、導氣管與護木之間被綁上橡皮筋加固、槍管被綁上白布,並以綁上白色膠帶的30發容量橙色彈匣供彈。雖在戰役中無法被玩家使用,但在聯機模式中,玩家能夠透過使用「AK-47」的「革命」武器藍圖,定製出類似法菈赫的步槍,使用「鐵幕」武器藍圖則可定製出AKM。
- 2021年—《極地戰嚎6》:型號為AKM,卻命名為「AK-47」,奇怪地有三發點放模式;此外也有命名為AK-M的槍枝則為加裝了現代化模塊版本。
- 2023年—《蔚藍檔案》:安守實里的固有武器「鋼鐵火炬」原型。
- 2024年—《三角洲行動》:型號為AKM,命名為「AKM突擊步槍」,可進行高自由度的改裝。
另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