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在那遙遠的地方 (歌曲)

歌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一首中國西北地區民歌,由音樂家王洛賓整理改編[1],通行版本由音樂家陳田鶴配伴奏[2],原曲為中國哈薩克族民歌《潔白的前額》(又名《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3],坊間也有說法稱原曲為哈薩克民歌《悲慘的時代》[來源請求]哈薩克語Қайран жалған羅馬化:Qayran jalğan)。

創作歷程

關於這首歌曲的具體創作時間,目前尚無定論,王洛賓的墓碑記載為1939年夏,但也有人根據紀錄片《民族萬歲》拍攝的時間推測為1940年,此外也有文獻記為1941年。坊間主要流傳兩種說法:

  • 其一,據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梁茂春的考證以及導演鄭君里的日記,1939年秋,鄭君里第一次去青海湖畔的金銀灘大草原籌備紀錄片《民族萬歲》的拍攝。1940年夏,鄭君里第二次去青海補拍草原上放牧的鏡頭,並邀請王洛賓一起參與拍攝。[4][5]坊間流傳,片中牧羊女由藏族姑娘薩耶卓瑪扮演,後者給王洛賓留下很深的的印象。在拍攝結束、薩耶卓瑪驅馬回家,而王洛賓則在不久之後為紀念她而寫下《在那遙遠的地方》。[6]如果按此說法,歌曲完成的時間應該在1940年夏之後。
  • 其二,該歌曲在《民族萬歲》拍攝之前就已完成,具體的創作時間為1939年夏,與《民族萬歲》的拍攝時間無關。據王洛賓在青海的同事、「青海兒童抗戰劇團」負責人周宜逵的回憶:「《在那遙遠的地方》這首歌,在鄭君里和王洛賓去草原之前一年已經產生。1939年下半年,我們都已經會唱該歌的四段歌詞了。」此說法傾向於支持這種觀點,也是梁茂春教授考證的結論之一。

另一方面,據梁茂春及綜合周宜逵的說法,1939年4月間,由王洛賓提議組織的「青海抗戰劇團」在省政府教育廳的支持下成立,王洛賓任團長。這時王洛賓開始醞釀一部表現少數民族參加抗日戰爭的小歌劇,將收集到的多首哈薩克族民歌加以改編、譯配歌詞,並加上自己的新創作,用一個簡單的故事情節將音樂串聯起來。1939年下半年,這部音樂劇完稿,定名《沙漠之歌》,並於1940年在西寧上演。1942年11月出版的《新音樂》雜誌報道了此事,1942年12月出版的《歌林》雜誌則記錄了該劇完整的劇本和音樂。《沙漠之歌》的序言裡,王洛賓提到,該劇所用插曲均為哈薩克民歌,譜以新辭。其中第一幕的歌曲為《我願作個牧羊人》,也就是《在那遙遠的地方》的前身,由劇中的男主角「李愷」獨唱。如無異議,這應是這首歌曲首次正式發表。[5][7]此版本的曲譜定為G調,與後來傳唱的通行版相比,個別音有差異。據梁茂春分析,《我願作個牧羊人》基本上可以分析為徵調式,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在 Si 和 Fa 之間出現了減五度。而《在那遙遠的地方》的通行版卻是明確的商調式,本來是減五度音程的地方,變成了純五度。[5]

據上文提到的王洛賓的同事周宜逵、以及王洛賓的學生李志德回憶,這首歌在1940年代初至中期由王洛賓轉交給音樂工作者趙啟海,經趙啟海之手從西寧傳唱到重慶。[8][9]1946年,由重慶的山歌社出版的《中國民歌選》,選入C小調版本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寫明「青海民歌、陳田鶴配伴奏」。如無異議,此為這首歌的通行版本首次以《在那遙遠的地方》為題正式發表。[7]據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吳粵北的調查,這是一位青海的女學生1945年唱給陳田鶴聽的,後者為此譜了鋼琴曲。而這位女學生應是當時在重慶國立音樂院就讀的丑輝瑛

1947年,上海的大中華唱片為《在那遙遠的地方》錄製唱片,由歌唱家胡然演唱,編號為36028-A。此為目前找到的最早公開出版之錄音。

1948年,電影《小城之春》中選用這首歌作為插曲。[10]

1951年,人民唱片錄製這首歌的另一個版本《草原情歌》,由民歌歌唱家喻宜萱演唱,編號51174-B。《草原情歌》的曲調和《我願》《在那》都存在明顯不同。在1954年出版的《人民歌曲選》中,《草原情歌》僅標註為「青海民歌」。《草原情歌》這個版本在1980年代曾流傳至日本及東南亞,紅極一時。

1951年,香港的百代唱片也邀請著名歌星姚莉演唱《在那遙遠的地方》通行版,並於1952年出版。

1955年2月,中國唱片出版由樓乾貴演唱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通行版,唱片編號為1-0312[11],錄音時間約為1953至1954年。

1955年,彼時在香港創立的大中華唱片推出另一個通行版的翻唱版本,由歌唱家田鳴恩演唱,編號為6003-B,版號為4004[12]

1958年6月1日,美國歌唱家保羅·羅伯遜在紐約演出中以英文和中文雙語演唱此歌曲,其中英文詞的部分為中文原作之翻譯,在演出中僅以「A Little Chinese Song」(《一首短小的中文歌》)為題報幕,此現場錄音在1971年公開發行,收錄在《In Live Performance》現場專輯,唱片中的曲目標題被誤作《Chinese Children's Song》(《中國童謠》)。2024年,該專輯由索尼古典唱片再版,收錄在《Voice Of Freedom》套裝專輯中的《Paul Robeson Live In New York 1958 - New York City, Mother 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Zion Church, June 1, 1958》部分,修正為正確標題《In a Place Far, Far Away "Chinese Folk Song"》。[13][14]

1983年10月,王洛賓與甘肅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洛賓歌曲集》,其中首次以《在那遙遠的地方》為題正式出版,包括王洛賓的G調原版,並附有另外兩種唱法——即陳田鶴編配的降E調的通行版、以及《草原情歌》版的曲譜。據編選者杜亞雄回憶,他「覺得王洛賓先生改編的版本在民間並不流傳,因此建議在歌曲集裡附上在民間流行的兩種唱法的譜子,王先生同意這個意見。」此外,該書由趙渢代序,作於1983年1月的北京,其中提到《在那遙遠的地方》由哈薩克民歌《潔白的前額》(又名《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改編而成。[15]

1992年,王洛賓和台灣風潮唱片達成版權轉讓的協議,此舉在1994年左右遭受音樂界人士的爭議和討論。

1993年,王洛賓與上文提到的丑輝瑛女士在台灣台北重逢。據醜女士口述,王洛賓在得知她多年來傳播自己在青海改編創作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春舞曲》《達坂城的姑娘》等西部民歌,感慨萬分。[7][16]

Remove ads

榮譽

王洛賓譜寫的兩首作品《在那遙遠的地方》與《半個月亮爬上來》,被選錄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在那遙遠的地方》一曲也被世界級歌唱家保羅·羅伯遜卡雷拉斯等人作為保留曲目,巴黎音樂學院將其編入音樂教材。1992年10月,《在那遙遠的地方》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文化部和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金唱片獎」。[17]

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也特別選用這首歌曲搭載。[18]

後人改編

王力宏重新創作在那遙遠的地方,融合了原曲和西方音樂元素,收錄《心中的日月》專輯中。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