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
Remove ads

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1885年11月14日(儒略曆11月2日[1] )開始,當時塞爾維亞不滿保加利亞公國東魯米利亞完成聯盟,便向保加利亞宣戰。當時,俄羅斯撤回了其駐外教官,該國支持年輕的保加利亞軍隊,並擁有高級軍官,旨在建立一支獨立的軍隊。保加利亞在這場被稱為「上尉擊敗將軍」的短暫戰爭中取得勝利,是國際社會承認公國與東魯米利亞聯盟的開頭。

事实速览 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 日期 ...
Remove ads

背景

1885 年 9 月 6 日東魯米利亞與保加利亞公國統一後,保加利亞受到奧斯曼帝國和塞爾維亞的戰爭威脅,奧斯曼帝國希望根據柏林條約恢復其對東魯米利亞的權利,而塞爾維亞則要求獲得領土補償。由於不想捲入一場衝突,列強限制了土耳其的干預,但同時要求亞歷山大王子從魯米利亞撤軍。[2]由於對王子的不信任,可以追溯到權力政權時期,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拒絕支持保加利亞外交[3],儘管他告訴保加利亞代表「不能出現分離問題」。英國正在採取行動支持巴滕伯格,希望通過他消除俄羅斯在保加利亞的影響力。 10月底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會議上,英國代表威廉·懷特和他的法國同事在其他國家大使的支持下阻止了土耳其派遣專員。

然而這次統一併沒有得到其他巴爾幹小國的歡迎,因為隨着魯米莉亞的加入,公國的面積擴大了一倍,這極大地改變了巴爾幹地區的力量平衡,成為了巴爾幹半島中極有可能繼承搖搖欲墜地奧斯曼帝國的主要競爭者。 [4]因此希臘立即進行動員。其政府威脅俄羅斯奧斯曼帝國和西方列強入侵馬其頓領土,吞併馬其頓部分地區,作為對保加利亞領土擴張的補償,因為它與保加利亞沒有共同邊界,無法要求保加利亞直接賠償。羅馬尼亞也試圖在南多布魯賈實現領土擴張,但揚·布拉蒂亞努政府的計劃並未得到德國奧匈帝國俄羅斯的認可,而且在俄羅斯軍隊在羅馬尼亞東部邊境集結後,羅馬尼亞軍隊總理鄭重宣布羅馬尼亞將在魯梅利亞與公國聯盟問題上保持中立[5]

Thumb
索非亞無名戰士紀念碑上刻有伊萬·瓦佐夫在《斯利夫尼察新公墓》中所寫的詩句

塞爾維亞計劃在巴爾幹地區的斯拉夫人中稱霸,並堅決反對統一。國王米蘭·奧布倫諾維奇早在1881 年就通知所有列強,如果公國可能與東魯米利亞聯合,他將攻擊保加利亞。 1885 年9 月 9 日塞爾維亞動員預備隊。該國發表了數百篇帶有反對聯盟宣傳內容的文章、書籍和海報。 [6]

9月12日,保加利亞獲悉塞爾維亞已進行動員,以「維護巴爾幹半島的平衡」。塞爾維亞的要求是承認聯盟,反對割讓維丁特倫拉多米爾,塞爾維亞聲稱這些地區居住着塞族人。 [7]塞爾維亞的主要目標是控制首都索非亞,從而切斷保加利亞與馬其頓領土的聯繫。 [6]

奧匈帝國支持塞爾維亞的要求,但更傾向於和平解決衝突。德國和俄羅斯現階段不願直接介入,但俄羅斯報紙發表文章討論塞爾維亞有望獲得的「公正賠償」。一些印刷出版物譴責俄羅斯,稱: 「俄羅斯將失去保加利亞!」 [8]

儘管面臨巨大的外交壓力,保加利亞並不打算以任何方式補償鄰國,塞爾維亞也開始苦苦備戰。

與塞爾維亞有秘密同盟條約的奧匈帝國,通過與政府關係密切的貸款銀行[9] ,發放了2400萬歐元[10]的貸款,用於塞爾維亞軍隊的軍備,但無意介入衝突並提前警告塞爾維亞,戰爭將由她獨自發動,除了金錢之外,她不會得到任何其他援助。

所有大國都採取中立立場,有的甚至呼籲和平。在倫敦確信永恆的敵人俄羅斯實際上並不支持聯盟之後,英國雖然姍姍來遲,卻站在了保加利亞一邊。其他人都希望塞爾維亞獲勝。根據我們社會主義史學的一些解釋,俄羅斯的立場不是針對保加利亞,而是針對其麻煩的亞歷山大·巴滕貝格王子和總理佩特科·卡拉維洛夫[11]

Remove ads

戰爭開始

Thumb
亞歷山大·巴滕貝格親王宣戰宣言

9月27日,塞爾維亞部隊越過特倫附近的邊境,但被保加利亞軍隊擊退。一個月後,第二次邊境挑釁事件接踵而至。保加利亞向列強提出抗議,但無濟於事。 [11] 10月底,塞爾維亞軍隊完成了對邊境的集中, 11月2日,塞爾維亞藉口保加利亞部隊攻擊邊境地區,向保加利亞宣戰。 [12]同日,保加利亞親王亞歷山大·巴滕貝格向全體保加利亞人民發表宣言:

... като сме уверени, че всеки българин, способен да носи оръжие, ще дойде под знамената да се бие за своето отечество и свобода, за защита на земята ни от нахлуването на нападатели...[13]


「......我們相信,每一個有能力攜帶武器的保加利亞人都會在旗幟下為他的祖國和自由而戰,為了保護我們的土地免受侵略者的入侵......」

保加利亞向所有大國發出照會,要求它們作為和平締造者進行干預,但沒有收到回應。只有宗主國奧斯曼帝國回應了援助請求,但表示只有公國拒絕與東魯米利亞聯盟,才會派遣軍隊支持保加利亞。

Remove ads

雙方行動

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的總體計劃是沿着皮羅特-察里布羅德公路前進,通過數量優勢擊敗察里布羅德邊境地區的保加利亞人,然後擊敗抵達的色雷斯保加利亞部隊,占領維丁和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米蘭國王本人就駐紮在這裡。奧布倫諾維奇走上看台並表達他的和平要求:

  • 從塞爾維亞邊境到伊斯卡河的保加利亞整個領土納入塞爾維亞國家;
  • 塞爾維亞占領公國其他地區;
  • 將保加利亞首都從索非亞遷至特爾諾沃
  • 由米蘭親自率領的塞爾維亞軍隊在保加利亞首都舉行的閱兵式;
  • 巨額現金補償。

塞爾維亞有42,000名士兵和800名騎兵在對抗索非亞的前線(尼薩瓦軍),在維丁前線(蒂莫什卡軍)有21,000名士兵,還有8,800名配備毛瑟-米蘭諾維奇步槍的預備隊和400支道德過時的槍支,預計還有30支左右。現代速射火炮從法國運抵。 [14]截至1885年10月17日,6萬名裝備精良的塞爾維亞軍隊駐紮在從蒂莫克河口到奧索戈沃山的整個邊境線上[15] 。後來塞爾維亞軍隊人數達到12萬多人(其中正規軍10.3萬人)。

軍事倉庫和人民的稅收安排得很好。 [16]

很大一部分塞爾維亞士兵訓練不足,最優秀的指揮官——朱拉·霍爾瓦托維奇、約萬·貝利馬爾科維奇以及其他1876年至1878年與土耳其戰爭的老兵,都被米蘭國王忽視,沒有參加對保加利亞的戰役。 [17]

Remove ads

保加利亞

Thumb
保加利亞著名攝影師伊萬·卡拉斯托亞諾夫等志願者

保加利亞軍隊組建時間僅6年,財力有限。統一前夕,公國約有四萬名訓練有素的士兵。在東魯米利亞,他們大約有 16,000 人。 9月底動員後,正規軍增補了預備役、民兵和志願者,公國共計6.6萬人,東魯米利亞4.2萬人[18]。據其他作者稱,共有 86,000 人通過保加利亞親王國東魯米利亞的軍營[19],加上志願者和民兵,軍隊人數略高於 100,000 人。

作為反對統一行動的示威,俄羅斯從保加利亞軍隊中撤回了軍官,年輕的保加利亞軍隊仍然由上尉和少校指揮:大約40名來自俄羅斯軍事院校的年輕保加利亞軍官,他們一個月前剛畢業,有的甚至中斷了學業。總司令是亞歷山大親王,他是一名職業軍人,但沒有太多指揮和作戰經驗。國防部長康斯坦丁·尼基福羅夫今年29歲,上任已經一個半月了。陸軍參謀長是拉喬·彼得羅夫上尉, 24歲[20] 。這就是為什麼這場戰爭被稱為「船長之戰」。士官也不夠,所以保加利亞連里任命了30名學員擔任士官。

保加利亞步兵擁有老式步槍(10-15年以上),炮兵擁有200門火炮,不過比塞爾維亞古董要好得多,但其中40門已損壞無法使用。 [21]

彈藥也不夠,制服也不夠。只有正規軍才有這樣的衣服,預備役軍人民兵志願軍都有自己的衣服。

食物主要來自民眾自願提供或通過國外富有的保加利亞人的捐贈。維丁和特龍的防禦進一步加強。

當時的醫療服務水平很低——整個保加利亞只有150名醫生和8名獸醫,他們必須照顧營地中的所有馬匹和騎兵。軍隊醫院不存在。 [22]

保加利亞有針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計劃,但沒有針對塞爾維亞的戰爭計劃,並且軍隊分為兩個軍團。東部地區由軍隊的大部分組成,以土耳其邊境為中心。西方軍團沿塞爾維亞邊境集結剩餘部隊。在密集的軍事行動開始之前,西方軍團又被分為兩個——西部軍團和北方軍團,北方軍團負責保衛維丁,西部軍團負責保衛索非亞。指揮官是阿塔納斯·烏祖諾夫上尉和阿夫拉姆·古傑夫少校。結果,戰爭一開始,3.2萬人的保加利亞軍隊面對6萬人的塞爾維亞軍隊[20] ,來自土耳其邊境的保加利亞軍隊不得不緊急轉移到塞爾維亞邊境。

一旦宣戰,行動計劃是由實力較弱的西方軍團進行防守,直到實力較強的東部軍團到來後再進攻。

Remove ads

結果預期

鑑於最近保加利亞的解放以及缺乏經驗豐富的軍官幹部,而塞爾維亞則恰恰相反,塞爾維亞擁有大量的軍隊和大炮以及當時最現代化的武器,西方列強的期望是迅速而徹底地解決這一問題。擊敗保加利亞。只有英格蘭支持保加利亞,但純粹是在道德意義上。

在東方大國俄羅斯,意見更加矛盾,大多數人預測保加利亞人會失敗,這是可取的,因為這將使巴滕伯格不可能繼續保住王位[20] 。與此同時,輿論也對保加利亞人表示同情,一些剛從保加利亞回來、了解保加利亞軍隊的俄羅斯軍官表示,「保加利亞人會把塞爾維亞人打死的」[23]

奧匈帝國政治家本雅明·卡萊在戰爭開始前在維也納會見塞爾維亞特使武卡欣·彼得羅維奇時表示,塞爾維亞人低估了保加利亞人,他不排除塞爾維亞在與保加利亞的戰爭中失敗的可能性[4]

軍事行動

戰鬥開始

西線軍隊分為7個支隊,有17437名保加利亞士兵和34門火炮阻止塞爾維亞軍隊。 [24]

11月2日,塞爾維亞部隊攻擊了沙里布羅德陣地,該陣地由安德烈·布庫列什特利耶夫上尉指揮的<sup id="mw-g">第4</sup>普列文步兵團的一個以及<sup id="mw_Q">第1</sup>索非亞步兵團的3個連負責防守。塞爾維亞人的比例為 7 比 1。保加利亞人不得不撤退到德拉戈曼陣地,因為他們無力承擔在戰爭開始時做出巨大犧牲的代價。在德拉戈曼附近,從察里布羅德陣地抵達的保加利亞人與一個連和一個團合併[25]

與此同時,在南方,塞爾維亞舒馬迪亞師入侵保加利亞,其行動計劃是奪取皮羅特-特倫-布雷茲尼克公路,隨後與抵達的摩拉維亞師一起攻占特倫和布雷茲尼克,進入保加利亞。索菲亞·菲爾德擊敗了保加利亞的丘斯滕迪爾斯基支隊,加入了從前線中部推進的塞爾維亞多瑙河師,並得到了其預備隊——德里納師的進一步增援。

舒馬迪亞師進入距離保加利亞邊境15公里處的內陸,保加利亞人撤退到弗拉布查。該陣地由尼古拉·熱內夫上尉領導,指揮4個班、1個、第2斯特魯姆斯基步兵團、第3布丁斯基團、第4普列文斯基團和第1索非亞團的正規步兵,保加利亞多瑙河團的2個連和民兵。

11月3日,舒馬迪亞師第9、兩個中隊和第24炮攻擊保加利亞重要陣地奧林斯基弗拉。中午時分,保加利亞部隊停止抵抗,撤退到塞基里察山口,並在那裡發動反擊。這為東保加利亞軍隊到來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戰鬥持續了一整天,直到11 月 4 日,保加利亞人再次撤退,這次撤退到了布雷茲尼克

再往南一點,摩拉維亞師與保加利亞伊茲沃爾分隊作戰,由斯特凡·托舍夫上尉指揮,守衛特倫併集中在科盧尼什卡高地。經過一天的戰鬥,伊茲沃爾斯基分隊撤退到特雷克利亞諾村。 11月4月底,塞爾維亞人占領特倫並向拉多米爾進發。

塞爾維亞多瑙師向德拉戈曼進軍,但最終被擊退。

在西線北端,保加利亞沙里布羅德分遣隊撤退到斯利夫尼察

尼薩瓦軍隊向索非亞進發,但在連平民也參加的兩天戰鬥中,行動被推遲,這給了保加利亞人在主要防禦陣地斯利夫尼察集結兵力的機會。

此前一直保留的塞爾維亞德林師介入了戰鬥。 [26]

同一天,保加利亞王子召開王座會議,決定保加利亞軍隊將集中在斯利夫尼察,在那裡進行決定性的戰鬥,並在那裡拖延塞爾維亞人直到保加利亞軍隊到達。土耳其邊境。

11月4日中午,塞爾維亞軍隊已經來到斯利夫尼克的保加利亞陣地前。保加利亞人設法及時挖掘戰壕並鞏固陣地。塞爾維亞德林師和多瑙師被部署在斯利夫尼察周圍,蘇馬迪亞師和部分摩拉維亞師抵達後不久。

Remove ads

斯利夫尼什卡戰役

亞歷山大一世決定攻擊馬洛馬洛沃村附近的塞爾維亞陣地,擊退敵軍左翼。斯利夫尼察的前線分為3部分,比例為12,000名保加利亞人和25,000名塞爾維亞人。

11月5日上午,決定性的斯利夫尼斯戰役打響。上午9點,塞爾維亞人進攻,但格奧爾基·西利亞諾夫上尉的炮兵連迅速擊退了他們,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保加利亞人按照王子的命令,在馬洛馬洛沃村附近發起反擊,很快塞爾維亞部隊就被迫撤退。戰鬥主要發生在側翼,塞爾維亞人不斷進攻,但沒有成功。 [27]

在戰鬥中,保加利亞炮兵通過猛烈的火力為步兵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儘管如此,保加利亞右翼仍因缺乏彈藥而撤回了工事陣地。

當斯利夫尼察戰役如火如荼地進行時,塞爾維亞摩拉維亞師占領了布雷茲尼克,並向斯利夫尼察保加利亞陣地的左翼移動。舒馬迪亞師在斯利夫尼察陣地與多瑙河師和德里納師匯合。

當佩塔爾·坦蒂洛夫上尉和他指揮的 4 個色雷斯人連、2 個索非亞連和 1 個民兵連和一個連與保加利亞軍隊會合時,塞爾維亞軍已經做好了發動毀滅性攻擊的準備;因此,保加利亞軍已經達到 20,000 人,塞爾維亞軍則超過 31,000 人。[28]

在索非亞,亞歷山大一世擔心自己可能會輸掉決戰,因此他準備了撤離保加利亞首都的計劃,同時也下令加強和加強左斯利夫尼側翼

11月6日,整個前線的戰鬥開始了。布迪納團反擊成功,普列文團到達塞爾維亞戰壕。

在左翼,保加利亞軍的情況不太好。舒馬德師和摩拉維亞師從南部和西南部推進。摩拉維亞人的總部設在布雷茲尼克,正在向古爾古利亞特挺進,在斯特凡·基索夫上尉的指揮下,有 1,950 人被派去對抗摩拉維亞軍的後方。 [27]儘管在布雷茲尼克戰役中戰敗,保加利亞支隊卻拖延了整個摩拉維亞師向決定戰爭結果的斯利夫尼察推進的時間,並迫使塞爾維亞軍分出兩個營從南方進行掩護。 [4]

保加利亞指揮部決定在右翼末端發起進攻,在進攻過程中,塞爾維亞撤退,圖登、科姆什蒂察和斯莫爾恰等村莊被解放。

Много мъртви и ранени има на двете страни. Българите се бият като лъвове, даже без офицери (...) те заслужават един спомен в историята даже ако бъдат победени.[29]


雙方都有不少人死傷。保加利亞人像獅子一樣戰鬥,即使沒有軍官(……)即使他們被擊敗,他們也應該被銘記在歷史中。」

Thumb
死者紀念碑 - 斯利夫尼察

11 月 7 日,兩國在投入更多新人後,塞爾維亞軍隊人數達到 40,000 人,保加利亞則達到 32,000 人。

11月7日凌晨,赫里斯托·波波夫上尉率領小隊向古爾古利亞特村進發,與塞爾維亞3個營、1個炮台和1個中隊遭遇勢均力敵的戰鬥並將其擊敗。 [30]

當時,北翼的塞爾維亞軍隊收復了部分失地。保加利亞反擊。布迪納團指揮官馬林·馬里諾夫上尉親自率領戰士下令進行刺刀攻擊,但在戰鬥中他受了致命傷,幾天後因傷重身亡。後來,布迪納團得到了普列文團和一個炮台的支援。一場激烈的爭奪戰隨即展開,但塞爾維亞人堅持不住,轉身逃跑,戰局從此決定。 11月7日中午,保加利亞人發起進攻。 [27]

科斯塔·帕尼察上尉的分隊在羅波特和科姆什蒂察擊敗塞爾維亞軍隊並進入塞爾維亞,從而結束了斯利夫尼察戰役。

北部戰線

與西線保加利亞人的進攻不同,北線戰鬥激烈,勒沙寧將軍及其指揮的塞爾維亞鐵莫什卡軍向維丁推進,保加利亞邊防部隊很快開始撤退到維丁。維丁堡壘。兵力比例不對等,塞爾維亞人有22000人,而保加利亞的15000名守軍全部都是民兵、預備役軍人和志願者,沒有一個正規軍。 [31]

11月4日,北方方面軍司令阿塔納斯·烏祖諾夫上尉命令一支由阿納斯塔斯·彼得羅夫中尉和揚科·德拉加諾夫中尉指揮的小型飛行分隊穿過布雷戈沃附近的蒂莫克河,從那裡向扎伊查爾推進,以解救守軍。庫拉。結果,塞爾維亞的4個連被擊敗,大約100名戰鬥機被俘,但同時格奧爾基·托多羅夫上尉的飛行小隊在庫拉被擊敗,保加利亞人撤退到維丁。 [32] [33]

對於塞爾維亞人來說,向貝洛格拉奇克的推進並不那麼成功。在11月6日進城的戰鬥中,他們的第十四團第二號被帕納約特·德沃里亞諾夫中尉率領的志願軍擊敗。 [34]當時,維丁已經做好了攻城的準備,4艘船要塞守軍卸下了食物和彈藥,準備了戰壕,檢查了工事。 [35]保加利亞人不敢從保加利亞南部撤軍,因為奧斯曼帝國仍然構成威脅。

Remove ads

保加利亞艦隊的行動

在這場戰爭中,保加利亞艦隊接受了戰火的洗禮。[36][37][38]

1885年9月,多瑙河艦隊和海上分隊擁有「Vzryv」號、「Opyt」號、「Golubchik」號、「Alexander I」號輪船,米諾斯船隻「Turtle」號和「Bychok」號,蒸汽切割船「Bavaria」號、「 Motala」、「Fardingu」、「Raketa」、「Olafchik」、「Varna」和「Pitchka」,駁船「Maritsa」、「Yantra」、「Tunja」和「Bot #1」。

汽船上迅速安置了兩門4磅炮,快艇上安置了兩門速射砲,掃雷艇除了一門速射砲外,還配備了兩枚棍狀地雷。在西蒙·萬科夫船長的指揮下,多瑙河艦隊增援了士兵和志願切特尼克人,其中包括將維丁要塞指揮官阿塔納斯·烏祖諾夫船長從魯塞調往維丁。彈藥、大砲和小型武器被運送,河流被巡邏,情報和運輸行動得到支持,並向被圍困的維丁堡壘提供食物、設備和材料。

1885 年 9 月 18 日,兩個志願連、四門 24 磅炮、一門 6 磅迫擊砲、17 門野戰炮以及 8,500 發砲彈,由兩艘輪船和一艘駁船運往維丁。

1885年10月10日,當時的船隊從拉霍沃的魯塞兵工廠轉移了500支步槍和25,000發彈藥,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一個新的志願連通過水路轉移到維丁,其中包括第1 Dobrichka、第2 Svishtovska 、第3瓦爾納連、第4巴爾奇什卡連、第5魯塞連和第6舒門連,以及第5多瑙河步兵團的後備連:第17、18、19和23連。

1885 年 10 月 22 日,「Golubchik」號將兩個預備連從瓦爾納和六門 4 磅大砲從魯塞運送到洛姆。九門野戰炮也隨同船運往維丁。為飛行支隊運送了300名志願軍和砲彈,使支隊能夠積極開展作戰行動。 1885 年 11 月 11 日,600 萬枚子彈從魯塞運送到維丁,另外 200 萬枚子彈運送到奧里亞霍沃。輪船「Alexander I」、「Opytu」、「Vzrivu」總共有 118 個航線,Minoans 和蒸汽切割輪「Olafcik」、「Raketa」、「Turtle」(後者重新駐紮在阿查爾)也運營。一支隸屬於要塞的突擊隊成立了——駐紮在洛姆的「法丁」,駐紮在維丁的「穆塔拉」和「巴伐利亞」,以及直接隸屬於要塞指揮官的「比喬克」。 「穆塔拉」還通過卡拉法特確保被圍困的維丁堡壘與索非亞指揮部的通信。兩艘驅逐艦都被移交給洛姆的支隊。被圍困的維丁要塞保加利亞勝利和戰爭結束的消息也是由船隊帶來的。

艦長伊萬·維利科夫指揮的「穆塔拉」號摩托艇取得了戰鬥功績,俘獲了兩艘敵艦。第一次是在 11 月中旬,在維丁堡壘前巡邏時,有人發現一艘熄燈的船沿着羅馬尼亞海岸偷偷行駛。發現被發現後,該船逃到了塞爾維亞炮台的掩護下,但保加利亞水手切斷了退路,經過交火,該船被俘獲。原來是一艘塞爾維亞帆船,為駐紮右翼的塞爾維亞軍隊裝載了400袋物資。在同一艘船的下一次巡邏中,再次發現一艘偷偷摸摸的船隻,這次是在維丁港口附近。經過一番追擊,法庭也被攻陷。原來是一艘自行式浮橋,上面有塞爾維亞偵察小組。該船和塞爾維亞士兵向保加利亞海軍投降並被俘。這是我們現代軍事艦隊的第一次戰鬥勝利。

Remove ads

戰爭的轉折

Thumb
巴滕貝格王子亞歷山大一世在德拉格曼戰場上
Thumb
1885 年 11 月 13 日《每日公報》

保加利亞指揮部決定在戰爭第二階段發起進攻,擊敗塞爾維亞軍隊主力,贏得戰爭。 [39]

11月8日,保加利亞右翼向德拉格曼推進;經過一整天的連續戰鬥,塞爾維亞撤退到城南。

同一天,索非亞第一步兵團在加拉博夫齊村與戰敗的摩拉維亞師的一支分隊會師。不久布雷茲尼克也被釋放,塞爾維亞撤退到特倫。

塞爾維亞多瑙師退到卡洛蒂納,舒馬迪亞師退到加貝爾,德里納師退到德拉戈曼山口,塞爾維亞軍隊已經陷入恐慌和士氣低落。 [40]

11月9日,戰鬥停止,保加利亞指揮部有機會重新集結部隊。

特爾諾沃第六步兵團、普里莫爾斯基第八步兵團和普羅夫迪夫步兵團抵達後,保加利亞軍隊人數現已達到 40,000 人。

11月5日至8日的戰鬥之後,人們對戰爭的期望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些歐洲報紙寫道,列強必須屈服並將東魯米利亞交給保加利亞。英國《泰晤士報》1885 年 11 月 10 日指出:

Сега не може да има вече съмнение, че сърбите са претърпели сериозни несполуки (...) Победата на българите, победа на правото и правдата (...) ще предотврати една голяма и може би всеобща война.


「現在毫無疑問,塞爾維亞人遭受了嚴重挫折(……)保加利亞人的勝利,法律和正義的勝利(……)將阻止一場重大的、也許是全面的戰爭。」

亞歷山大一世親王決心將敵軍全部趕出保加利亞領土,進入塞爾維亞,然後再進行和平談判。

11月10日,保加利亞右翼和中路開始越過德拉戈曼山口進攻,塞爾維亞人再次無法抵擋保加利亞的「刀鋒」攻擊,撤退到察里布羅德;前線已經距察里布羅德14公里。

11月11日,宣布對塞爾維亞軍隊發動總進攻。最南側朝向特倫。

撤退的塞爾維亞軍隊(多瑙河、德里納、舒馬迪亞和摩拉維亞師的殘部)設法在普拉尼察-察里布羅德-拉代納一線重新集結,但再次被迫撤退,察里布羅德被保加利亞士兵解放。 [41]

撤退到邊境的塞爾維亞部隊得到加強併集中在涅什科夫峰,在11月12日的刺刀襲擊後,舒馬迪亞師被推到了保加利亞邊境後面。重新集結的摩拉維亞師也被擊敗並撤退到邊境。

對塞爾維亞領土的軍事行動

11月13日,塞爾維亞議員被派去要求停戰,但保加利亞人答覆說,只有保加利亞王子亞歷山大一世的直接命令才能實現和平。[42]

11月12日,俄羅斯等大國向保加利亞發出照會,要求交戰國家開始和平談判,該照會也得到了本已嚴重擔心領土安全的奧斯曼帝國的支持。然而,在列強的請求中,沒有提及承認保加利亞聯盟。保加利亞政府以亞歷山大一世在戰場為由推遲答覆; 11月14日之後,該提案被拒絕;保加利亞王子下令繼續進攻。只有在聯盟得到承認的情況下才會進行和平談判。

11月13日,再次沒有戰鬥,兩軍都準備進行更大規模的戰鬥。塞爾維亞人在皮羅特增援,他們的兵力已經達到65,000人。保加利亞軍隊也駐紮在皮羅特附近,人數約為 42,000 人。

在索非亞,緊急為傷員建立了23家醫院,所使用的建築包括國家銀行國民議會、各部委和許多學校的大樓。

牛車晝夜不停地從索非亞開往前線,為保加利亞士兵提供補給。

Thumb
「進入皮羅特」 安東尼·皮奧特羅斯基繪製

11月14日,保加利亞部隊到達皮羅特前方的防禦工事。保加利亞指揮部認為,此次戰鬥中最重要的戰術點是黑峰。當晚,普雷斯拉夫和科納爾步兵團的連隊用刺刀襲擊了這座山峰,並將其占領。整個皮羅線的顏色很常見。保加利亞砲兵大力支援步兵。皮羅特被保加利亞軍隊包圍。

11月15日,保加利亞人發起刺刀攻擊,城內街道激戰。由於意外的早期襲擊,塞爾維亞軍隊陷入混亂,他們放棄了這座城市。保加利亞軍毫無受阻的進入尼什[43]在塞爾維亞一側皮羅特附近的博亞,有700多人死亡、560人受傷。保加利亞軍隊傷亡1150人,165人下落不明。 [44]

維丁圍城戰

在北方戰線上,保加利亞軍隊再次遇到困難,塞爾維亞軍隊成功包圍了維丁。

格奧爾基·托多羅夫中尉被從洛姆派出,帶着3個預備連、一個中隊和6門火炮,但當他試圖幫助保加利亞北部軍隊時,很快就被塞爾維亞人擊退。

11月11日,塞爾維亞軍隊開始猛烈炮擊維丁,保加利亞軍用30門大炮阻止了前進。

守軍的主力是一支魯塞支隊、一支預備役布丁支隊和舒門志願軍,總共不超過六千人。 [45]在日內瓦保加利亞學生的倡議下,學生志願者軍團[46]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該軍團由一百名保加利亞海外學生組成。

塞爾維亞軍隊約有11,000名士兵。

塞爾維亞指揮部試圖利用索菲亞陷落的謊言讓阿塔納斯·烏祖諾夫上尉投降,但保加利亞上尉拒絕了這一提議。 [47] 11月13日,他下令將多瑙河放入城市的運河,從而淹沒了周圍的環境,維丁像一座島嶼一樣被水包圍。

11月12日至13日,塞爾維亞人發動新的進攻,但沒有成功。第二天,塞爾維亞將軍勒沙寧提出休戰幾個小時,讓傷員回家,烏祖諾夫接受了。然而,塞爾維亞人並沒有利用臨時休戰來拯救傷員,而是挖掘新戰壕並改善舊戰壕。

11月14日,塞爾維亞人再次進攻,但被擊退。

11月15日,保加利亞人出堡壘發起反攻,塞爾維亞人被趕出。 11月15日凌晨,保加利亞分隊在拉戈舍夫齊村。

11月16日,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締結休戰;同一天,勒沙寧將軍接到通知,但他仍然下令以所有可用部隊對維丁發動進攻。襲擊一直持續到11月17日凌晨才成功。 [48]

馬其頓保加利亞人的參與

統一宣布後,博伊科沃村成立了一支志願「馬其頓」,其中包括斯皮羅·科斯托夫、卡烏拉諾夫中尉和四月起義老兵伊萬·索科洛夫指揮的分隊,人數約400人。最初,該營被派去守衛保加利亞公國奧斯曼帝國的邊境,但在引發叛亂後,該營被派往前線。 [49]

戰爭結束

Thumb
國際仲裁與和平協會呼籲塞爾維亞國王和部長停止敵對行動並締結和平與聯盟,倫敦,1885 年 11 月 4 日。

保加利亞在皮羅特取得令人信服的勝利後,塞爾維亞軍隊面臨徹底潰敗。保加利亞軍隊正準備進攻尼什,但11月28日(舊式11月16日)奧匈帝國貝爾格萊德全權代表凱文胡勒伯爵抵達位於皮羅特的保加利亞軍隊總部,向保加利亞王子亞歷山大一世·巴滕貝格提出要求停止進一步的進攻。凱文惠勒威脅奧匈帝國軍隊介入衝突,並可能俄羅斯介入。 [50]保加利亞統治者被迫接受。選擇當前前線作為分界線。 [51]

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之間開始停戰談判,並於12 月 21 日結束(12 月 9 日,舊式)。和平條約於1886年3月3日(舊式2月19日)在布加勒斯特簽署。

這場勝利對於加強保加利亞的國際地位和獲得聯盟的認可發揮了重要作用。

塞爾維亞的失敗加劇了公眾對米蘭國王的不滿。 1889 年,在經歷了三年的政治不穩定之後,他退位給了兒子。 [52]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