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溫哥華區域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溫哥華都會區域局(英語:Metro Vancouver Regional District,簡稱MVRD),在2017年以前又稱大溫哥華區域局(Greater Vancouver Regional District,簡稱GVRD),是加拿大卑詩省的一個區域局,位於卑詩省西南部的低陸平原,包含整個溫哥華都會區,也就是全部大溫哥華(Greater Vancouver)地區。區域局的最大城市是溫哥華,行政中心則在本拿比。大溫區域局的主要職能是管理和協調區內各城鎮的共用資源以及應付各城鎮所面對的共同問題,如區域性規劃、食水供應、污水處理、交通、空氣質素等。


加拿大統計局所界定的溫哥華人口普查區與大溫哥華區域局的界綫完全相同。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大溫地區的人口有2,463,431人,較2011年普查人口2,313,328人上升6.5%,大概占卑詩省人口一半。 [1]省內30個人口最高的城鎮中,有13個都是位於大溫地區。 [2]大溫地區的面積有2878.52 平方公里,是省內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局。
Remove ads
歷史
大溫區域局的歷史可以追溯至20世紀初。溫哥華及區域聯合污水處理局(Vancouver and District Joint Sewerage and Drainage Board)於1914年成立,[3][4]協調溫哥華地區城鎮的污水處理事務。大溫水務局(Greater Vancouver Water District)則於1926年成立,管理區內的食水供應。
菲沙河水位於1948年暴漲引致大溫哥華廣泛地區水浸,並造成嚴重破壞,反映出城鎮之間協調規劃工作的重要性。有見及此,省政府於1949年成立低陸平原區域規劃局(Lower Mainland Regional Planning Board),以便計劃都會區內未來的發展,規劃局並於1950年落實區域性的排水和堤壩工程方案。[5]污水處理局則於1956年改稱大溫污水處理局(Greater Vancouver Sewerage and Drainage District)。
到1965年,卑詩省政府著手整理省內的地方行政區劃,設立了「區域局」此行政等級。低陸平原區域規劃局於1966年解散,而覆蓋溫哥華地區的區域局則於1967年6月29日正式成立,當時名為「菲沙-布勒區域局」(Regional District of Fraser-Burrard)[6],到1968年則改稱「大溫哥華區域局」(Greater Vancouver Regional District,簡稱GVRD)[7]。區域局當時轄有13個市鎮,而污水處理局和水務局亦併入區域局的行政架構。[3]杜德尼-亞魯艾特區域局於1995年解散後[8],原屬該區域局的匹特草原和楓樹嶺改歸大溫哥華。
大溫區域局於2007年決定將其英文名稱改為「Metro Vancouver」。新名稱於同年九月生效,但其專利特許證仍沿用舊稱。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2016年人口普查,大溫哥華地區的人口為2,463,431人,比2011年2,313,328人增加了6.5%。私人住宅1,027,613戶,其中有人居住的私人住宅的960,894戶,空置率6.5%。 土地面積為2,883平方公里(1,113平方英里),2016年人口密度為855人 /平方公里(2,213人/平方英里),使其成為卑詩省人口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市鎮

大溫區域局轄下有21個市鎮,如下:
另外,大溫區域局境內的非建制地區(如大學保留地、北溫和西溫以北的高地以及菲沙河上的班斯敦島)則統稱大溫A選區。2021年大溫A選區的人口為18,612。
區域局境內另設17個原住民保留地,不受任何市鎮管轄。2005年保留地的人口合共為7,177。當中,措瓦森原住民(Tsawwassen First Nation)也是大溫區域局和大溫水務局成員之一[10]。
其他位於低陸平原東部的市鎮(如阿伯茨福德、智利域和米遜)雖然隷屬菲沙河谷區域局,但有時也被當成大溫地區的一部分。當中阿伯茨福德也是大溫區域局成員之一,但只限於公園事務[10]。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