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直立性低血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直立性低血壓[1](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2][3])又稱體位性低血壓[4](postural hypotension),是因血壓調節反射異常導致的直立後血壓異常下降的現象,臥姿時血壓通常會恢復正常。直立性低血壓可引起腦供血不足症狀,如頭暈、乏力、視物模糊、面色蒼白、黑矇、暈厥等。可應用血管收縮藥物進行治療。直立性低血壓多出現在中老年患者身上,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5]。
直立性低血壓有許多異名:起立性低血壓[6]、姿勢性低血壓、姿態性低血壓、姿位性低血壓等。
相對地,另有平臥時血壓反而降低的姿位性低血壓。
Remove ads
分類
直立性低血壓多與低血容量、服用藥物、原發或繼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有關;常見原因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藥物引起的三種。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是一種原發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的症狀,多為進行性加重的中樞神經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變性病。臨床表現除了有直立性低血壓所導致的暈厥,可能合併膀胱功能障礙、大便失禁、無汗、共濟失調、勃起功能障礙等,也常伴錐體外系損害和小腦、腦幹或錐體束損傷的症狀等,甚至出現精神症狀和痴呆[7][8]。
繼發性直立性低血壓是繼發性自主神經功能衰竭的症狀[9],可由糖尿病、澱粉樣變性、酒精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感染性多發神經炎、維生素B12缺乏、神經系統感染、肉毒中毒、腦損傷、腦腫瘤波及下丘腦和中腦、多發性硬化症等引起[10]。
常由抗高血壓藥物、抗抑鬱藥、精神安定劑、α受體阻滯劑、腎上腺素能神經元阻斷藥、神經節阻滯藥等引起[1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