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孔子弟子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孔子[1]傳說有3000個弟子,孔子認為「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又一說:賢人七十二。

《仲尼弟子列傳》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整理出孔子弟子的多人合傳。在這篇列傳中,有記述較詳者,亦有記述簡略,只有兩字人名,例如商澤孔忠;可能也有遺漏者,例如鄭玄子禽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未載此人;又秦堇父曾和叔梁紇一起投軍,「生秦丕茲,事仲尼。」[2],《史記》亦不載秦丕茲

《仲尼弟子列傳》也有不少錯誤,例如記錄子貢錯誤百出,子貢參加「艾陵之戰」,「大破齊軍,獲七將軍之兵而不歸」,《左傳》只記有五將軍。[3]

四科十哲與著名弟子資料

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 孔子有十位傑出弟子,號稱孔門四科十哲

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子淵)、閔損(子騫)、冉耕(伯牛)、冉雍(仲弓)。

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予(子我)、端木賜(子貢)。

文學方面出眾的有:言偃(子游)、卜商(子夏)。

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子有)、仲由(子路)。

十哲以外,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顓孫師(子張)、曾參(子輿)、澹臺滅明(子羽)、原憲(子思)、公冶長(子長)、樊須(子遲)、有若(子有)、公西赤(子華)。

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的世卿世祿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底下是四科十哲與相關弟子資料:

I.德行科:

  • 顏子:孔門第一得意弟子,但未出仕,身體虛弱,英年早逝。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閔子
  • 冉耕子
  • 冉雍子

II.言語科:

  • 宰子:宰子曾與孔子討論三年喪期的禮制及仁的問題,宰子認為為了精進德業,服喪一年也夠了,孔子相當生氣而批評。另外,他因「晝寢」而被孔子批評為「朽木不可雕也」,為此一著名成語的來由。
  • 端木子:孔門第三得意弟子,帶領眾弟子為孔子守喪三年,三年後再獨守三年,共為孔子守了六年喪禮。專長是外交辭令,本身是商人,為儒商先祖,與陶朱公范蠡齊名。

III.文學科:

IV.政事科:

  • 冉求子
  • 仲由:孔門第二得意弟子,出是衛國孔悝家臣,後被亂兵所殺,剁成肉醬,得年六十三。少孔子九歲,仲子性格直爽、勇敢、信守承諾、忠於職守,孔子曾說:「理想無法實現了,我準備乘筏漂到海上。會跟我走的,衹有子路吧?」同時也表示:「子路比我勇敢,但缺乏才能」。《論語》中提到他是孔子門下四類才能之士(德行、政事、言語、文學)中傑出的「政事」人才。但也因為盡忠而身殉。仲子在戰鬥中不忘記繫好帽帶,也因此而死。後代文人,多不因此視仲子迂腐,而是惋惜他在危難中並未顧及自身的安全而喪命。

V.其他:

  • 曾子:孔子晚期收的的弟子,世人尊稱其為「曾子」。他比孔子小46歲。雖然孔子認為他天資魯鈍,但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他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即「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修身之法,成為後世追求道德提升之人自省的途徑。
  • 原子:與顏子同為德行科有成者。
Remove ads

弟子列表

更多信息 #, 姓名 ...
Remove ads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史記/卷067》,出自司馬遷史記

參考資料

司馬遷. 仲尼弟子列傳. 史記. [-61].

注釋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