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定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定衛,中國明代在嘉峪關以西所置羈縻衛,關西八衛(因沙州衛與罕東左衛相繼設於同一地區,故又稱關西七衛)之一。朝廷冊封當地酋長為名義上的官員(類似於土司),管理當地各部族,其首領大多為蒙古族世襲領袖。阿端衛、曲先衛和安定衛被明朝合稱撒里畏兀兒,在今青海省、甘肅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界處。

明洪武八年(1375年),原元朝安定王卜顏帖木兒率領撒里畏兀兒投降明朝,在其地設立安定衛。洪武十年(1377年),安定衛由於內部權力鬥爭而衰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藍玉西征,恢復和安定衛的聯繫。洪武二十五年(1396年),陳誠奉命出使西域,在天山南麓罕東衛以西,沙州衛以南恢復安定衛。永樂四年(1406年)安定衛遷居到昔兒丁(色爾騰音轉,今青海北部蘇干湖附近)。後成為明朝使臣出使帖木兒帝國的中轉站,正德年間,被青海蒙古的亦不剌襲擊,安定部眾散亡,衛廢。[1]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