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宋駿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宋駿業(1653年6月13日—1713年5月23日),字聲求,號堅齋,江南蘇州府長洲縣人,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宋德宜長子。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科會試副榜貢生。官至兵部右侍郎,誥授資政大夫。精通書畫,參與《康熙南巡圖》繪製及《佩文齋書畫譜》編纂。繪製康熙帝《萬壽盛典圖》初稿期間去世。
生平
宋駿業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科順天鄉試中副榜[1],後屢試不中。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宮廷召試候選小京職,吏部推薦宋駿業參加。十一月廷試,由閱卷官之一李光地賞識提攜,授翰林院待詔。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因父親宋德宜病重,與兄弟服侍左右。同年宋德宜卒,康熙帝賜諡號「文恪」,恩准其家人扶柩南歸葬之於故里。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服喪期滿回都,特授御書處行走。康熙三十年(1691年)同米漢雯等鑑定御書《懋勤殿法帖》[2][3]。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六月任刑部主事,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升刑部員外郎,同年十二月(1696年1月)宋駿業奉旨赴浙江山陰縣,為康熙帝(1693年)春御書《蘭亭集序》刻字立碑,並在立碑處建亭,重新修葺古跡蘭亭,設置紀念王羲之的右軍祠於亭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冬竣工,奉旨進呈墨拓[4][5]。同年與杭州織造敖福合(漢名金依仁)為康熙帝御書南朝鮑照作《舞鶴賦》於杭州孤山建亭,並移原放鶴亭於林逋墓右,又重修巢居閣、梅軒,開小池,疊石築橋其間,景觀宏麗[6][7]。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升工部郎中,同年閏三月十四日曾招集吳暻、查嗣瑮等友人在北京萬柳堂舉辦送春雅集[8][9][10][11]。後受李振裕賞識舉薦,升禮科給事中,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改兵部給事中,期間疏陳諫言集結為《兵垣奏議》一卷,曾因原福建巡撫宮夢仁包庇家奴華時芳違規捐官一事奏議彈劾[12],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因苗民起義事宜上疏彈劾湖廣總督郭琇、提督林本直、巡撫金璽、總兵雷如等,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升鴻臚寺卿、右通政、左僉都御史,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升宗人府丞,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升兵部右侍郎[2][3]。
宋駿業在任期間保舉過多人,包括:朱鎬、曹曰瑛、范時崇(范承謨子)、潘宗洛、穆廷栻、許惟模、劉棨、高怡、陳鵬年等。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任壬辰科閱卷官時提拔探花徐葆光及進士王時鴻等[3]。
《皇清文穎》卷五十四收錄宋駿業著《平北雅三篇》[13]。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皇清文頴 (四庫全書本)/卷054
Remove ads
清廷書畫業績




宋駿業善書畫,師從「清初四王」之一王翬[14][15]。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命曹荃監畫《南巡圖》。康熙三十年(1691年),宋駿業與姻兄弟王掞推薦王翬上京主持《康熙南巡圖》的繪製工作,宋駿業、冷枚、楊晉等人具體負責繪製[16][17][18]。友人唐孫華曾於宋駿業家中觀賞南巡圖卷並賦詩[19]。其玄孫宋湘(曾孫宋銑子)於道光年間重覓得高祖父所藏《康熙南巡圖》部分粉本,後由裔孫院士宋湛謙於2002年捐贈給南京博物院收藏[20][21]。宋駿業於康熙帝第三次至第六次南巡時四次隨扈。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賜御書蹇諤老成匾額,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賜靜永堂匾額。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與孫岳頒、王原祁、吳暻、王銓等奉旨編纂《佩文齋書畫譜》,期間推薦補用王世繩、吳暄(吳暻弟)、顧藹吉、裘嚴生、蔣深、孫起範等六人[3],書成後御賜「靜永堂」藏版[22][23][24]。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奉命繪製慶祝康熙帝六十聖壽之《萬壽盛典圖》,在勾勒初稿期間,同年四月廿九日(5月23日)卒,享年六十一歲[25][26][3]。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御定佩文齋書畫譜 (四庫全書本)
中國大陸各家博物藝術館現藏多件宋駿業繪畫作品[27]。
Remove ads
長洲宋氏家族
宋駿業來自長洲宋氏家族。父親為宋德宜,母親為王鏊裔孫王希(字公晉,號知我,?-1646)次女。兄弟四人[a],其中三弟宋大業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科二甲第九名進士,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宋大業曾為康熙帝御駕親征準噶爾運送糧草而立功,著有《北征日記》一卷記錄其行程及昭莫多之戰經歷[28]。康熙四十年(1701年)授翰林院侍讀,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春與陳廷敬、勵廷儀及查昇一同入直南書房。御賜凝遠堂匾額。曾接駕康熙第三次與第四次南巡。兩次奉命祭告南嶽,後因陷與趙申喬互訐案被解職回籍。
姐妹九人:一嫁工部左侍郎顧藻;二嫁大學士王掞;三嫁相國金之俊孫州同金相戊;四嫁顧予咸子知府顧用霖;五嫁大學士陳元龍;六嫁李天馥子學士李孚青;七嫁大理寺司務錢㶌;八嫁知府裘岱生;九嫁編修繆曰芑。
夫人為裘充美長女;側室吳氏、蕭氏、金氏及黃氏。有四子:長子宋喆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恩科舉人,娶順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進士、太僕寺卿蔣寅孫女、蔣曰廣女。宋喆孫宋銑(字舜音,號小岩,1734-1779)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科二甲進士,與同榜探花王文治交往密切[29];次子宋諤出嗣二弟宋敬業,配韓菼女;三子宋愨早殤;四子宋訥(又名宋璞)配揚州喬嘉徵女。二女:一適顧予咸孫、顧用霖子顧爾昌;二適慕天顔孫、慕琛子慕麟生。另有一恩撫女,適李霨孫、李其凝子李敏啟[3]。
蘇州宋駿業家宅遺跡
蘇州宋駿業宅邸原在綉綫巷十號,布局為東宅西園。宅有七進,大廳高懸康熙帝御筆親題靜永堂匾額。宅內原有楠木廳、戲臺、奉恩樓等建築。藏有御書、書版及御賜書籍甚多。西園名趣園,有清池、石舫和洞穴蟠曲的假山。如今宋宅在原址無存,部分原宋宅建築移至蘇州他處[31]: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