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東省經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山東省是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經濟實力處在中國前列,是發展速度較快的省份。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2015年山東省實現生產總值63002.3億元,比上年增長8.0%。山東經濟發展三大支柱為: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74萬億元,增長1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8萬億元,增長10.6%)和出口(總額1440.6億美元,下降0.4%)。不過目前,山東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較大。[1]

經濟史

清聖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山東耕地達到9000餘萬畝。

1979-2008年30年,按絕對數比,2008年GDP總量為1978年的137倍(不變價,基於同期全國平均物價水平為基準),GDP年均增速11.6%,僅次於廣東浙江福建內蒙古全國第5位。1978-2008年,除1979、1981、1986、1989和1990年5個年份,其餘年份GDP年增長率高於10%,GDP增幅最高的年份為1993年,年增長率達到20.4%。山東省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從1978年的第4位,至2007年穩居第3位。山東1988年GDP總量首次突破1千億元,2002年突破1萬億元,2006年突破2萬億元。基於美元折算,1995年突破500億美元,2000年破1千億美元,2010年破5000千億美元達到5,786億美元。山東人均經濟占有量一直處在前10位,2008年人均GDP為32,936元(4,021美元),2010年41,106元(6,072美元),高於同期全國人均水平37個百分點居第9位。2011年GDP總量(最終核實數)達到45,361.85億元(7,023.26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增幅達到10.9%,占全國的比重達到9.62%,人均47,190元,約合7,306美元[2]。2014年山東GDP近1萬億美元,人均GDP9911美元。

Remove ads

經濟指標

各類產業

農業

山東是中國的農業大省,農業增加值長期穩居中國各省第一位。山東不僅栽培植物、飼養畜禽品種資源豐富,而且可資利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在植物資源中,有小麥玉米地瓜等糧食作物和棉花花生等經濟作物40多種,有蔬菜瓜類60多種,有林木果樹茶樹桑樹柞嵐等木本植物660多種,有澱粉糖類、脂肪油類、纖維類、芳香油類、鞣酸栲膠類、藥用類、土農藥類等野生經濟植物1350多種。在動物資源中,有家畜家禽等飼養動物10多種,有中小型哺乳獸類55種,有留鳥夏候鳥冬候鳥旅鳥270多種,有害蟲天敵563種,有農業害蟲763種。此外還有內陸水生維管束植物30多種,內陸淡水魚類70多種。山東省的糧食產量較高,糧食作物種植分夏、秋兩季。夏糧主要是冬小麥,秋糧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穀子高粱小雜糧。其中小麥、玉米、地瓜是山東的三大主要糧食作物。

工業

山東的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據中國各省前三位,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較多,號稱「群象經濟」。現在山東正在準備投巨資打造半島先進製造業基地,以後山東的製造業會更上一層樓。此外由於山東是全國重要的糧棉油肉蛋奶的產地,因此在輕工業特別是紡織食品工業相當發達。

重工業企業發展迅速,重點工礦業企業有齊魯石化山東電力山東鋼鐵濟鋼萊鋼金嶺鐵礦)、日照鋼鐵山東海化勝利油田兗礦集團中國鋁業山東鋁廠南山集團晨鳴紙業等。

服務業

山東省服務行業的發展相對滯後,特別是在金融領域和高端服務方面還相當滯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山東的一項重要的任務。

山東省報紙很多,省內的發行量也不小,比較知名的報紙有:齊魯晚報濟南時報大眾日報山東商報等。[3]

旅遊業

Thumb
泰山
Thumb
魯迅公園
Thumb
青島天后宮
Thumb
德國租界車站
Thumb
蓬萊市公園

山東省的旅遊線路主要為兩條,一是西部的「一山一水一聖人」線路,「一山」指泰山、「一水」指濟南泉水(一說「一水」指黃河,但是「山水聖人」的出處為一清朝學子,且清朝光緒之前黃河並不流經山東,顯然「一水」指黃河是錯誤的),「一聖人」指孔子,即曲阜的孔府、孔林、孔廟。二是東部的海濱休閒遊,包括青島、蓬萊長島等旅遊景點。

景點

全省共有5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9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9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長城京杭大運河的山東段)、39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已被撤銷的1處)。

泰山是中國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時評為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的名勝。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孔子過世一年後由魯哀公建立。孔林本名「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也是世界上較大、延續最久、保留最完整的宗族墓地與人造林園。孔府也稱「聖府」,緊鄰孔廟東側,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居住的私人莊園,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貴族府第。

Remove ads

會展

更多信息 節慶會展活動名稱, 日期 ...

交通運輸業

公路

山東有密集的高速公路網,通車里程至2008年底為4285公里,居全國前列。1993年建成第一條濟青高速公路。現有的「三縱兩橫」網絡主要包括南北向的京福京滬沈海三線與東西向的青蘭青銀兩線。全省多數城市之間可在半日互達。新建成的與在建的高速公路多基於「五縱四橫一環」的藍圖。山東省計畫在2012年使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達到5000公里,實現全省80%的縣、市、區由高速公路全程連接。

依託一流的密集的優質公路網,山東的公路客運極其發達。濟南長途客運總站是全國較大的客運站之一,日均發送旅客7萬人次,春運時期可達到15萬人次,這裡有發往全省各地的班車,也發往北京天津河南河北東北上海內蒙湖北陝西山西新疆等地的車次。

鐵路

南北走向的主要有京滬鐵路京九鐵路京滬高速鐵路藍煙鐵路等鐵路。京滬鐵路最為繁忙,在山東境內有三條複線,其中一條是貨運專用。藍煙鐵路連接青島、煙臺兩大港口。

東西走向的主要有膠濟鐵路膠濟客運專線等鐵路。2006年膠濟鐵路電氣化改造完成,成為山東省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2008年建成膠濟客運專線,實現了客貨分運,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00公里。還有石德鐵路兗石鐵路邯濟鐵路新兗鐵路及一些通往礦區的支線。

省境內樞紐性的鐵路樞紐及其匯通的鐵路線列舉如下:濟南樞紐(京滬-膠濟-邯濟)、青島樞紐(膠濟-膠新-膠黃-藍煙)、德州樞紐(京滬-石德,北京鐵路局管)、兗州樞紐(京滬-新兗-兗石)、菏澤樞紐(京九-新兗)。

按照鐵道部的劃分,山東省內現有特等火車站4個,分別為濟南站(客貨運車站)、濟西站(貨運編組站、全國十大路網級貨運編組站之一)、濟南西站(京滬高速鐵路客運車站)、青島站(客運車站)

鐵道部濟南鐵路局在2008年調整後管轄山東全省(除德州)和(渤海鐵路輪渡及旅順西站)地區干支線鐵路網。濟南鐵路局,包括濟南西、濟南兩大機務段,濟南、青島、濟西、濟南西4座客運火車站,濟南、青島兩大客運段。負責濟南西-山海關,石家莊-濟南-青島等多條重要交路。保障青島、日照等沿海港口樞港運輸,晉煤與內陸其他物資出海和北京、東北地區與江浙地帶鐵路運輸。在2007年全國企業500強中,居於鐵路企業的中上等。

航空

山東的主要機場有濟南遙牆國際機場青島流亭國際機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煙台蓬萊國際機場濟寧曲阜機場臨沂機場威海大水泊機場東營永安機場濰坊南苑機場蓬萊沙河口機場。另外,還有一處海上救援機場,位於煙臺蓬萊市。

海運

山東主要有青島煙臺濰坊日照威海龍口東營羊角溝等港口。青島港始建於1892年,港口總吞吐量3億噸(2008年度),居於中國內地海港的第五位,同期日照港煙臺港分列國內第十和第十三位。青島港集裝箱吞吐量1002萬TEU標准箱(2008年度),居中國內地海港的第五位,是世界15大集裝箱港口之一,同時煙臺港列國內第十二位。青島港有前往日本下關港的渡輪航行。煙臺港則由煙臺中韓輪渡有限公司運營煙臺-仁川國際輪渡航線。威海有威海-大連威海-仁川龍眼港-平澤石島-仁川客貨滾裝航綫。

地方財政

青島市自1986年成為計劃單列市財政不歸山東省人民政府管轄,而是與國務院對接。山東的經濟規模雖然長年排全國第三,但自2016年出現財政虧損,不再向中央政府提供財政盈餘,需要中央政府財政轉移支付以維持財政平衡[6]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