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工人和集體農莊女莊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工人和集體農莊女莊員》(俄語:Рабо́чий и колхо́зница Rabochiy i Kolkhoznitsa)是紀念藝術的里程碑,「蘇聯時代的典範和象徵」,展現兩人將鐮刀錘頭舉過頭頂的充滿活力的群雕。雕像高24.5米(78英尺),由維拉·穆希娜以不鏽鋼為法國巴黎1937年世界博覽會製成[1],後則移至俄羅斯莫斯科。該雕像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及裝飾風藝術風格的典型。工人手舉錘子、集體農莊女莊員手舉鐮刀組成鐮刀錘頭標誌。[1]
歷史
該雕像最初位於世博會蘇聯館(鮑里斯·伊凡建造)的頂部。[1]組織者把蘇聯館和德國館安排在塞納河北岸夏樂宮主幹道上面對面的位置。[1]
穆希娜受她對François Rude為凱旋門創作的群雕《Harmodius and Aristogeiton》、《Victory of Samothrace》和《La Marseillaise》的學習所啟發,[2]來給巴黎帶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紀念意義的作品。兩個跨越東西方的形象的象徵意義,也如同由展館的布局所決定的那樣沒有被觀眾所忽略。[3]
即使如穆希娜所說,她的雕像是為「延續建築中繼承的理念,而且這個雕像是整個建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世博會過後《工人和集體農莊女莊員》重新安置在莫斯科,放在國民經濟成就展覽館的外面。
該雕像為2003年秋季的修復工作而移除,以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做準備。原計劃2005年返回原址,但由於國際展覽局沒有把舉辦權授予莫斯科而是上海,修復進程因為資金問題受到阻礙,而且重裝工作推遲。參見2007年攝製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被拆解的雕像。
該雕像最終於2009年11月28日回到全俄展覽中心的原址。[5]恢復紀念碑的展示於2009年12月4日夜進行伴隨着煙火表演。[6]修復的雕像以一座新展館為基底,使展館總高度由34.5米(舊底座為10米高)增加到60米(新展館為34.5米高,增加了雕像原有的24.5米高度)。[7]
Remove ads
媒體中的使用
蘇聯電影中,《工人和集體農莊女莊員》於1947年選中用作莫斯科電影製片廠的標誌。[8]可在電影《紅色警探》及其他由莫斯科電影製片廠自行出品的俄羅斯電影中的片頭見到。
圖集
-
《工人和集體農莊女莊員》作為20世紀藝術成果之一被2000年俄羅斯郵票紀念(與塔特林塔一起)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