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巨山農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巨山農場,又名海淀基地,前稱香山農場,建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現屬於首農集團旗下的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地區杏石口路100號的農場[1][2][3][4]。該農場專門種植、養殖供中共中央高級領導的食品(通稱「特供」)[1][2][3][5]

事实速览 北京市巨山農場有限公司, 公司類型 ...

歷史沿革

Thumb
頤和園遠眺玉泉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中央辦公廳公安部為保證中共中央領導人飲食安全健康,決定在玉泉山規劃改造計劃中加入在附近建立一個規模適度的小型農場的計劃,以用作生產奶製品、鮮蛋、蔬菜等食物,時稱「香山農場」,開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為高級幹部服務的農產品特供制度[2][3][4][6]。1950年2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簽訂為期30年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聯派往中國的衛生專家建議以蘇聯的模式去籌建農場,時任公安部部長羅瑞卿對此傳達毛澤東意見,儘量節省建設成本[1][2][3][6]。初期農場規劃近600,農場建成後歸中央警衛局管理,產品由局屬供應科收購[1][2][3][6]。早期農場員工每月可以觀看一到兩次的專場電影,政府也有指示中央機關幹部每年須在香山農場勞動20天[1][2][3][6]

該農場初期的任務是保證「五大書記」(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等副總理級別以上領導和部分老中央委員的食品需要,並且優先供應予五大書記,其他領導只能按照「先來後到」、多則多給、少則少供來解決[1][2][3][4][6]。至1956年前後,香山農場開始擴展,中南海領導各家和總特灶的基本副食需要,就由北京巨山農場提供[1][2][3][6]。在原有香山農場的基礎上,以部隊人員為主,組建了一個常年生產班子,並被習慣稱為「玉泉山農場」[1][2][3][6]。玉泉山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在開荒期間還栽種果樹,並將果品分為一、二、三級,以蘋果為例:一級最好,專供首長,市場價每斤兩角五分;二級次之,供機關幼兒園,每斤一角五分;三級最差,供機關工作人員(包括首長孩子),每斤一角左右[1]。此外,據工作人員回憶,一次毛澤東要求在夏天吃桔子,但農場未能供應新鮮桔子,只好用罐頭產品替代,毛澤東因此發火,此後農場開始為毛澤東種植反季節蔬菜和瓜果,如苦瓜青椒木耳菜、南油菜、無籽小西瓜等等[1][2][6]

Remove ads

農場概況

組織管理

巨山農場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地區,具體地址在北辛莊村巨山生活區附近,原屬8341部隊中央警衛團),後劃撥三元集團管理,該公司下屬另有延慶基地[5]。國家標準委員會曾授予該基地「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國家高層領導也曾到此視察[7]

2002年9月,北京市農委增設直接管理特供生產的北京市特需農產品服務中心,該中心領導級別相當於正處級[7]。農場產品並不對外銷售,每天會有「軍V」帶頭車牌的軍車過來運輸食物,農場大約下午五點下班[5]

種植技術

農場的無公害蔬菜採用溫室電除霧防病促生系統種植,使用發酵的大豆做肥料,玉泉山的礦泉水灌溉,不加任何化肥和農藥,農場也有採集牛奶[5]。2006年,巨山農場種植的黃瓜、辣椒、西紅柿等9種蔬菜產品曾獲得有機認證[5]。農場種植的植物品種有10多個以上,蔬菜的種植和採摘都有嚴格的記錄,跟人口管理一樣詳細,有「採摘安全期」,安全期以外不允許採摘[5]。為保證日常管理質量,農業部會調派陝西、山東等其他省份的檢測機構到基地進行交叉檢測[7]

據報導,農場灌溉工程曾經的中標單位,是國家計劃委員會(現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申報成立的直屬單位達華工程管理(集團)有限公司[5]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