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希思羅機場二號航站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希思羅機場二號航站樓(英語:Heathrow Terminal 2),別稱女王航站樓(英語:The Queen's Terminal),是位於英國希思羅機場的一座機場航站樓。新航站樓原定命名為希思羅機場東航站樓,使用舊T2和女王大樓原使用的地塊。新航站樓由路易斯·維達爾建築事務所設計,2014年6月4日開放。舊二號航站樓於1955年投運,當時名為歐羅巴航站樓(英語:Europa Building),是機場最古老的航站樓。
一號航站樓於2015年6月30日不再供旅客使用[4],而一號航站樓的行李系統的一小部分由二號航站樓繼續使用[5]。一號航站樓將被拆除以擴建二號航站樓,日期待定[6]。2015年,2號航站樓接發116861架次航班,旅客吞吐量1670萬,二號航站樓接發了希思羅機場25.2%的航班,處理了全機場22.5%的旅客,每趟航班平均載有130名旅客[7]。
Remove ads
歷史

新航站樓的設計延續了五號航站樓的「烤麵包架」設計,該布局通過將航站樓及其衛星廳垂直於跑道排列,最大限度利用機場用地[9]。與五號航站樓一樣,該建築的大部分都是在場外建設來克服在世界最繁忙國際機場在擴建期間的許多後勤限制。
航站樓分為T2A和T2B兩部分。T2A由路易斯·維達爾建築事務所設計,由費羅維亞爾-萊恩·奧羅克合資公司建造[10]。除冰島航空外,各歐洲航空公司統一使用T2A。加拿大航空和土耳其航空亦在此營運短途航線。T2B由格里姆肖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由保富集團建造[11]。各國際航空公司統一使用T2B。冰島航空是唯一一家使用T2B的歐洲航空公司。
新二號航站樓的登機口分布在T2A(1-26 號登機口)和T2B(28-49 號登機口)。
新二號航站樓的設計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舊二號航站樓低四成[12]。這一目標的二成通過能效設計技術元素實現,例如高級絕緣系統、StudioFractal設計的全面變色LED燈和大規模自然採光。屋頂上朝北的大天窗也將使建築物充滿自然光,減少人工照明需求,而不會產生過多熱量。屋頂上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將進一步減少對能源供應的依賴。餘下二成的碳減排由二號航站樓能源中心承擔,通過當地可再生資源的木片為燃料的生物質熱電聯產,將為希思羅二號航站樓和希思羅機場五號航站樓提供供暖和製冷[12]。
Remove ads

航站樓建設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於2009年開工,2014年6月竣工,包括拆除舊T2和和建造新T2A的一半,並修建長522公尺(1,713英尺)的T2B衛星廳。第二階段將在1號航站樓拆除後開始,計劃在一號航站樓遺址上完成T2A的剩餘部分。最初計劃二期工程將在2019年左右完成,但在2013年2月,希思羅機場有限公司確認該項目要到下一個十年方可完工[13]。工程完全結束後,新T2的占地面積和運營能力將與T5高度近似。
一期工程原定於2012年完工(恰逢2012年夏季奧運會),但由於動工時間過晚,項目直到2014年6月才完工[14]。
到2013年1月,T2A已完成防風雨測試,大樓的內部裝修也在順利進行。 2013年春季開始部署系統。 T2B一期工程於2009年11月竣工,其中六個登機口於2010年初投運。在二號航站樓完工前,乘客需前往1號航站樓通過臨時通道進入T2B的已建成部分[15]。
原本位於中央候機區域的舊塔台拆除工作於2013年1月開始,拆除工作於當年秋季結束,以便修建連接二號航站樓的公路。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已於2007年遷至新塔台,但舊塔台的一部分仍作辦公用途[16]。
2013年6月,二號航站樓正式定名為「2號航站樓——女王航站樓」[17]。航站樓的特色是由Richard Wilson設計的雕塑——Slipstream。它的設計與飛行中的特技飛機類似,並被認為是歐洲最長的永久性雕塑[18]。第二個雕塑名為Emergence,由西尼莫德工作室創作並懸掛在航站樓內。

第一個到達航站樓的航班是來自芝加哥奧黑爾的聯航958號航班,於2014年6月4日當地時間五時四十九分抵達[19]。2014年6月18日,加航、國航和全日空轉場到二號航站樓,伊麗莎白二世於2014年6月23日宣布二號航站樓正式投入營運[20]。
經過一段時間的分階段轉場工程[21],作為希思羅機場計劃的一部分,二號航站樓已成為星空聯盟(以及新成員印度航空)各成員公用的航站樓,該計劃旨在減少中轉時間和改善乘客體驗以最大限度提高機場運營效率[22]。新航站樓年設計吞吐量達三千萬人次[14]。
航空公司
二號航站樓是從希思羅機場起飛的各星空聯盟成員的運營基地。期2017 年1月,各星空聯盟成員始發終到希思羅機場的航班全部轉場到二號航站樓,印度航空於2017年1月25日將旗下往返希思羅的航班從四號航站樓轉場到二號航站樓[23]。航站樓內不設常規星空聯盟旅客休息室;漢莎航空在主航站樓設休息室,而加拿大航空、新加坡航空和聯合航空在衛星廳設休息室。
二號航站樓主樓另設有愛爾蘭航空旅客休息室和一個現收現付式貴賓休息室。
自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以來,兩家來自大中華區的天合聯盟成員轉場至本航站樓:中華航空——從蓋特威克轉場至此,自2022年10月轉調至三號航站樓;另一家是中國東方航空——疫前即已從T4轉場至此。雖然大部分的天合聯盟成員已於2022年6月14日轉回四號航站樓,但二者目前仍在此營運。
三個非聯盟航司也使用該航站樓:愛爾蘭航空(飛往愛爾蘭/北愛爾蘭);阿斯塔納航空(飛往哈薩克斯坦)和冰島航空(飛往冰島),北歐航空和漢莎航空等星空聯盟成員簽署有多個代碼共享和聯運協議。天津航空(運營西安咸陽機場到希思羅的航線)原定使用二號航站樓,但迫於二號航站樓的運力上限而轉場到三號航站樓。2021年8月12日,捷藍航空開始使用空客A321-LR飛機開行往返於紐約肯尼迪和希思羅間的航線。這是捷藍航空首次營運跨大西洋航班。
與T3/T4不同,二號航站樓不僅可以處理國際航班,還可以處理英國國內線和英國-愛爾蘭航線的航班(與T5類似)。
新加坡航空的空客A380在二號航站樓始發終到。 2015年夏季,新加坡航空每天飛往希思羅的的兩班航班使用A380。
泰國國際航空在2020年因2019冠狀病毒病退役所有A380前曾經使用該機型每天執飛一班英國至泰國的航班。
聯合航空此前曾在夏季旅遊旺季期間使用波音747執飛每日在舊金山和希思羅間往返的航班,但聯合航空已於2017年11月退役所有的波音747。泰國國際航空另使用一架波音747進行另一趟往返希思羅T2的航班。
舊二號航站樓


第一代二號航站樓是希思羅機場最老的航站樓。建築由弗雷德里克·吉伯德設計(亦參與女王大樓的設計),1955年投運(當時名稱為歐羅巴航站樓)。
舊T2的面積為49,654平方公尺(534,470平方英尺),運營期間累計有3.16億人次旅客使用了該航站樓。最初設計年吞吐量為120萬人次,重建前夕,舊T2最高可容納八百萬名旅客。
1984年4月20日,T2行李提取區發生炸彈爆炸,事件造成二十二人受傷(其中一人重傷)。
多年來,儘管維護人員盡最大努力,並進行了各種翻新和改造,但舊T2日趨不敷使用。舊T2最終於2009年11月23日關閉[24];飛往巴黎的法航1881號航班是從舊T2起飛的最後一班航班。舊T2於2010年拆除[25],由此產生的空地與女王大樓(2009年拆除)所在的相鄰區域成為新T2的用地。
地面運輸
二號航站樓通過地下通道與三號航站樓相連接。旅客亦可搭乘希思羅機場快線免費在T2/T4/T5間往返。倫敦地鐵亦可提供前往T4/T5的接駁服務(前者需要在哈頓十字站換乘火車),但只有持蠔卡人士可免費搭乘[26]。
此外,中央巴士站(為使用T2/T3的旅客服務)與其他航站樓間有多條擺渡車線路連接。然而鐵路運輸對於攜帶行李的旅客顯得更快,更方便。航站樓擺渡車可免費搭乘。
作為希思羅機場三座中央航站樓的一部分,二號航站樓通過M4機場支線和北跑道(09L/27R)下方的隧道與M4高速公路連接[27]。
乘坐倫敦地鐵皮卡迪利線的旅客可在希斯洛機場第2、3航廈站前往二號航站樓,旅客可搭乘地鐵列車經倫敦市中心前往卡克福斯特斯站。倫敦交通局鐵路和希思羅機場快線利用希思羅機場2號和3號航站樓火車站與二號航站樓接駁,與倫敦帕丁頓車站連接。倫敦交通局在希思羅T2/T3的鐵路服務在2022年5月24日由橫貫鐵路取而代之,行車密度從每小時兩班(大約每30分鐘一班)增加到每小時四班(大約每15分鐘一班)[27][28]。
使用二號航站樓的旅客可從希思羅中央汽車站乘坐公共汽車和長途汽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