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光宇
中国画家、漫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光宇(1900年8月25日—1965年5月4日[1]),男,江蘇省無錫縣人,中國現代漫畫家、工藝美術家、設計大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2][3]
生平
1900年8月25日,張光宇生於江蘇省無錫縣(今無錫市)的一個三代為醫的中醫家庭[1]。
15歲時,張光宇在上海學習繪製舞台布景,開始創作生涯。1919年在世界畫報任編輯,創作了大量插畫。由此開始大量商業作品的創作生涯。1921年至1925年,張光宇在南洋煙草公司廣告部擔任繪畫員,後擔任公司廣告部美術室繪圖員。任職期間,除工資待遇較好外,美術學習氛圍較佳,他受到西洋美術極大的影響[1]。
他在英美煙草公司任職期間,除職業創作外,亦拓展個人事業。1927年於上海參與成立了上海漫畫會[1]。同年,擔任電影《美人計》美術顧問[4]。1934年,張光宇和友人邵洵美、葉淺予、魯少飛、黃文農、林語堂、三弟張正宇等人合作成立「時代圖書公司」[1]。
張光宇在上海期間,編輯出版了《上海漫畫》、《時代漫畫》、《獨立漫畫》等雜誌,幽默辛辣,諷刺南京國民政府的腐敗。期間還創作了大量插圖畫冊,代表作有《水滸人物列傳》系列,《二十四孝》,《神筆馬良》,《民間情歌》等。張光宇對中國歷代工藝美術和神話故事等有廣泛研究,而且很善於大量汲取西方現代美術的新鮮經驗。德國包豪斯學派、蘇俄構成主義先鋒藝術、墨西哥現代主義壁畫、以及德國表現主義等,對他都有很大影響。他曾在傳統基礎上設計現代主義家具,設計大量小說封面,插畫和電影海報等。取材廣泛,形式多樣,風格多變。
抗日戰爭期間,張光宇流寓桂林,柳州,重慶,記錄民眾艱苦,揭露重慶國民政府官僚在後方的貪腐行為。於1945年完成的故事新編類彩色連環畫西遊漫記,共分成10回,每回6幅附有文字說明的畫。內容類似章回體小說,以神話諷刺當時社會。
1946年,移居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49年底,張光宇從香港回到內地[1]。來到北京任教,繼續創作漫畫,設計雜誌封面,宣傳海報,書籍,郵票等。還曾為萬氏兄弟經典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執掌美術設計。
1960年,張光宇病重,行動、說話不便,因此長年在家養病。期間,仍堅持藝術創作。1965年5月4日,張光宇逝世[1]。
Remove ads
評價
張光宇對中國藝術史的貢獻在他逝世之後的二十年裡鮮為人知,直到1990年代才在張仃,丁聰等與他共事過的藝術家的呼籲下,得到中國公眾和設計領域重視,被認為是中國20世紀重要藝術家和設計師之一。作品曾於重慶、成都、香港、蘇州巡展。[5]
作品
家庭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