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國人民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国人民党
Remove ads

德國人民黨(德語:Deutsche Volkspartei, DVP),魏瑪共和國時期以實業家為中心得到支持,在政治立場上是中間偏右派的政黨。

事实速览 德國人民黨, 領袖 ...

其最著名的黨員是192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人們普遍認為該黨代表了德國實業家的利益。但是大部分議員都是大企業和銀行董事會和監事組織的理事,在政黨政治上,大企業和銀行具有一定的自立性。它的政綱強調了基督教家庭價值觀、世俗教育、低關稅、反對福利支出和土地補貼,以及對「馬克思主義」(即共產黨社會民主黨)的敵意。另外,人民黨雖然沒有明確反對魏瑪共和國,但它只是勉強接受了共和國,因此最初是魏瑪聯盟的「國民反對派」的一部分。

Remove ads

黨史

在1919年1月的國民議會選舉中,德國人民黨獲得的議席只有19席。作為第一在野黨的社會民主黨、第二黨的中央黨、第三黨民主黨組成的聯合政權「魏瑪聯盟德語Weimarer Koalition」形成,人民黨成為在野黨。同年7月,對魏瑪憲法的投票投了反對票。

1920年6月國會選舉後,約瑟夫·魏爾斯辭職,威廉·庫諾組成新內閣,並成立了一個主要由無黨派經濟學家和德國人民黨、德國民主黨德國中央黨巴伐利亞人民黨成員組成的聯合政府。

1923年1月,法國和比利時軍隊占領魯爾,庫諾採取消極抵抗政策。導致德國經濟崩潰,為了償還債務,政府大量印刷貨幣,導致通貨膨脹達到頂點,8月12日庫諾和他的內閣辭職。

之後,施特雷澤曼從1923年到1929年,在威廉·馬克思的6個內閣中,一直擔任德國外長。

1929年,施特雷澤曼逝世後,人民黨逐漸傾向於右翼。

1930年,德國人民黨與德國社會民主黨就失業救濟金問題發生爭執,推翻了赫爾曼·穆勒政府。

在1932年7月的選舉中,該黨得票率進一步減少,只剩下7個席位,在政界影響力迅速下降。為了拯救該黨,主席Eduard Dingeldey與最大的保守黨德國國家人民黨達成協議,並在1932年11月的選舉中提出了聯合名單。它只增加了4個席位,幾乎所有剩下的自由主義者都辭職了。

1933年授權法通過後,人民黨受到越來越多的威脅,納粹黨於1933年7月4日解散了該黨。

二戰後,德國人民黨的成員參與了自由民主黨的創立。

Remove ads

國會選舉結果

更多信息 選舉日, 得票 ...
Remove ad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