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意大利重巡洋艦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意大利重巡洋艦列表收錄所有由意大利皇家海軍所建造的重巡洋艦。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意大利皇家海軍使用當時國際海軍條約分配給意大利的巡洋艦噸位建造了一系列重型巡洋艦,作為海軍現代化計劃的一部分。總共有三個艦級共7艘艦隻被設計並建造完成:2艘特倫托級重巡洋艦[a]、4艘扎拉級重巡洋艦[b],以及作為特倫托級改良版的「博爾扎諾」號重巡洋艦[c]。意大利皇家海軍最初打算建造六艘巡洋艦,並以這些巡洋艦組建成兩支三艘艦組成的艦隊。其中,扎拉級的「波拉」號[d]作為艦隊旗艦。然而由於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e]正在回船塢改裝中,為彌補戰力不足而追加訂購了一艘。這7艘艦隻代表了海軍最高指揮部內部的分歧,其中一派傾向於以犧牲裝甲保護為代價換取較高的航速(即特倫托級和「博爾扎諾」號),另一派傾向於犧牲航速以換取重裝甲防護(即扎拉級)。這一時期各海上強國所有的艦隻都按照《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的限制公開建造,即標準排水量限制為10,000長噸(10,000公噸),而主炮口徑則不得超過203公釐(8.0英寸)。然而最終建成時,這些巡洋艦的排水量都超過了條約限制。

所有的七艘重巡洋艦在二戰期間都曾在地中海服役,在那裡她們多次與英國皇家海軍艦隊交戰。1940年至1943年間,意大利的重巡洋艦隊參加了卡拉布里亞海戰[f]、塔蘭托戰役、斯巴提芬托角戰役、馬塔潘角戰役、蘇爾特第一和第二戰役。1941年,「扎拉」號[g]、「阜姆」號[h]和「波拉」號在馬塔潘角海戰與英國戰列艦的近距離夜間作戰中沉沒;1942年6月,「特倫托」號[a]被英軍魚雷擊沉;1942年8月,「博爾扎諾」號被英國潛艇重創,使其再沒能返回戰場。1943年4月,美國重型轟炸機襲擊了拉馬達萊娜,擊沉了「的里雅斯特」號[a]的同時也重創了「戈里西亞」號[i];後者與「博爾扎諾」號在1944年德國占領意大利期間遭到意、英國聯軍突擊隊的襲擊以阻止德軍修理和重新啟用。戰後,這些艦隻都被打撈起並報廢。
Remove ads
特倫托級

為應對法國同年開建的杜肯級重巡洋艦,意大利海軍於1924年下令建造特倫托級重巡洋艦。最高指揮部要求擬議中的重巡洋艦具有36節(67公里每小時;41英里每小時)的高航速。而1922年通過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將新建巡洋艦但標準排水量限制在10,000長噸(10,160公噸),主炮限定在203公釐(8英寸)。為了在達到最高指揮部要求的速度的同時將設計保持在限值之內,設計人員被迫大幅減少艦體裝甲防護的規模。然而最終在實戰中,該級艦隻薄弱的裝甲導致帝國海軍軍官強烈要求為之後新造的巡洋艦提供更好裝甲保護。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特倫托」號和「的里雅斯特」號只能在較低排水量的情況下才能達到與扎拉級相當的31節(57公里每小時;36英里每小時)航速。[9][10]
意大利於1940年6月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倫托」號和「的里雅斯特」號廣泛的參與了在地中海針對英國軍隊的軍事行動,其中包括1940年7月和11月卡拉布里亞、斯巴提芬托角以及1941年3月馬塔潘角的戰鬥[11][12]。1941年11月,「的里雅斯特」號被英國潛艇「極限」號[k]擊傷,此後一直在船廠維修[13]。與此同時,「特倫托」號也先後參加了蘇爾特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1942年6月意軍艦隊出發攔截英軍「魚叉行動」[l]護航編隊。在途中,「特倫托」號先是被英軍艦載蒲福式魚雷轟炸機[m]擊中癱瘓,之後於6月15日被潛艇「暗影」號[m]擊中彈藥庫沉沒[12]。「的里雅斯特」號被轉移到撒丁島的拉馬達萊娜,後來於1943年4月10日被美國重型轟炸機炸沉[15]。
Remove ads
扎拉級

特倫托級在設計建造中犧牲裝甲的保護能力以獲取較高的航速。在特倫托級還在建造中的時候,意大利海軍司令部的一些成員開始懷疑這種設計思路的有效性。這些人提倡一種更加平衡的設計,結合更加全面的裝甲,同時保留8門203毫米口徑艦炮和至少32節(59公里每小時;37英里每小時)的航速。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意大利軍方最高指揮部允許設計師超過10,000噸的限制,並指示他們採取儘可能多的減輕重量的變化。這些措施包括使用輕型推進系統,從設計中移除魚雷發射管,以及放棄特倫托級上使用的平甲板而採用逐級下降的主甲板[18][19]。在1945年美國的得梅因級重巡洋艦下水之前,扎拉級因其裝備的重型裝甲成為諸國海軍中防護能力最好的巡洋艦[20]。
本級全部四艘重巡洋艦都參加了卡拉布里亞、斯巴提芬托角和馬塔潘角戰役。在馬塔潘角戰役中,「波拉」號被英國航空母艦「可畏」號[q]艦載劍魚魚雷轟炸機的魚雷擊中癱瘓,之後被「賈維斯」號[r]與「努比亞人」號[s]合力用魚雷擊沉[14]。「扎拉」號和「阜姆」號脫離艦隊保護「波拉」號。最終這兩艘重巡洋艦以及另外兩艘驅逐艦在與英軍戰列艦「巴勒姆」號[t]、「剛勇」號[t]以及「厭戰」號[t]的近距離夜間交戰中被擊沉。「戈里西亞」號是該級唯一倖存的艦隻,曾分別於1941年12月和1942年3月參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蘇爾特戰役。1943年4月10日,當該艦停泊在拉馬達萊娜時,美國陸軍航空隊重型轟炸機投下的三枚炸彈擊中了「戈里西亞」號,將其重傷。同年9月意大利向盟軍投降時,該艦仍在拉斯佩齊亞進行維修。當德軍占領意大利大部分地區時,該艦也被德軍俘獲。1944年6月22日,為確保被俘軍艦不被德軍修復後再次使用,意大利蛙人使用人操魚雷進入港口發動攻擊。儘管「戈里西亞」號在是次襲擊中倖存下來,但最終還是未能徹底修復,於1949年被作為廢品出售。[23][24]
Remove ads
「博爾扎諾」號

1928年,由於意大利海軍開始對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改造。在建中的「波拉」號的艦橋被擴建,以暫時作為艦隊旗艦。因此,「波拉」號無法參與計劃中的三艦巡洋艦隊的組建。意大利海軍於是下令建造第七艘重巡洋艦以取代「波拉」號的空缺。由於海軍高級領導人堅持認為航速比防護更為重要,新艦的設計思路又回到了特倫托級的設計要求。新造艦對特倫托級的基本設計進行了一系列改動,包括使用扎拉級的53倍徑艦炮、新型鍋爐以及傾斜上升的艏樓甲板。[25][26]
和其他的意大利重巡洋艦一樣,在地中海戰役的頭兩年,「博爾扎諾」號參加了主要的艦隊行動。本艦在卡拉布里亞海戰中受到輕微損傷,在斯帕蒂文托角與英國戰列巡洋艦「聲望」號[ab]交戰,但兩艦各自都沒有命中目標。1941年8月,「博爾扎諾」號試圖攔截一支英國護航艦隊,但未能成功。在返回途中被英國潛艇「凱旋」號以魚雷擊中。同年11月該艦完成修復,但是1942年8月又被「不破」號潛艇魚雷擊中,造成嚴重損壞。當意大利於1943年9月3日向盟軍投降時,該艦仍然停泊在拉斯佩齊亞等待修理。同年9月8日至9日,德國軍隊占領了拉斯佩齊亞。1944年6月21日至22日夜間,一支由英國和意大利蛙人組成的隊伍——意大利此時站在同盟國一邊重新加入了戰爭——進入拉斯佩齊亞,用人操魚雷攻擊停泊在港內的「博爾扎諾」號和「戈里西亞」號,以防止德國人將其用作封鎖船。他們成功地擊沉了「博爾扎諾」號,但「戈里西亞「號仍然漂浮在海上。 最終「博爾扎諾」號在1949年被打撈起並拆解。[30][31]
另見
腳註
參考資料
期刊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