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衛·麥可·戴維斯
英国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衛·麥可·戴維斯(英語:David Michael Davis,MP 1948年12月23日—)是一位英國保守黨政治人物,曾任退出歐盟事務大臣、英國下院赫坦普來斯和豪登選區議員。
他在倫敦西南的圖廳鎮議會莊園地區長大,後讀於倫敦圖廳的貝克文法學校,25歲時獲得倫敦商學院頒發的商業碩士學位,並在跨國農業公司泰萊公司開始了商務職業生涯。1987年38歲時進入國會,當選布斯費里選區選區議員。1994年至1997年,任歐洲事務副大臣,1997年成為樞密院成員。1997年大選由於選區變更,他改任赫坦普來斯和豪登選區選出的英國下議院議員,連任至今。隨即擔任保守黨主席和影子副首相職務。
2003年至2008年,他是邁克爾·霍華德和戴維·卡梅倫的影子內政大臣。戴維斯曾是2001年和2005年保守黨領袖的候選人,得票率分別排第四和第二位。2008年6月12日,戴維斯意外地宣布他打算辭去議員職務,其擔任的影子內政大臣職務立即被替換;這是為了引發他的議席強制補選,而他打算通過舉行一個特定的競選活動來尋求連任,旨在更廣泛地引起公眾對於英國公民自由受侵犯的關注。他正式辭去議員的職務後,成為保守黨候選人,並在一個月後贏得補選。
2016年7月,在大多數英國選民支持離開歐盟的全民投票之後,戴維斯被新任首相特蕾莎·梅任命為退出歐洲聯盟事務大臣,負責談判英國退出歐盟。他因不滿文翠珊對脫歐的立場,於2018年7月8日辭去退歐大臣一職。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1948年12月23日戴維斯生於約克,其母貝蒂·布朗為單身母親,[1]戴維斯最初由外祖父母撫養。他的外祖父瓦爾特·哈里森,是一位富有的拖船船主的兒子,但在加入英國共產黨後被家族剝奪了繼承權;哈里森在著名的Jarrow March運動後於倫敦發起了飢餓遊行運動,不過不允許共產黨人參加。[2]戴維斯曾在其母親過世後見過他的威爾士人親生父親一面。[1]他的母親與波蘭猶太裔印刷工羅納德·戴維斯結婚後,全家搬到倫敦定居,他們最初住在旺茲沃思的「貧民窟」中,後搬到倫敦圖廳的地方當局所屬房地產。[3]
圖廳貝克文法學校的A成績不足以確保他上大學,所以戴維斯擔任過保險推銷員,並加入本地陸軍(地方自衛隊)21特別空勤團服役,以賺錢來補考。1968年,他考取華威大學(理學士分子科學/計算機科學聯合學位1968-71)。在沃里克,他是華威大學無線電台的創始成員之一。戴維斯直接從那裡升入倫敦商學院,獲得商業碩士學位(1971-73),後又在哈佛大學研讀高級管理課程(1984-85)。
戴維斯在Tate&Lyle工作了17年,成為高級管理人員,期間參與重組陷入困境的加拿大子公司Redpath Sugar。[4]他在1988年出版的書《如何將公司扭虧為盈》中分享他的商業經驗。
Remove ads
政治事業
他在學生時代就活躍參與政治,1973年成為學生保守黨聯合會全國主席。戴維斯在1987年大選中首次當選為議會議員,成為布斯費里選區選區議員,1997年改為赫坦普來斯和豪登選區選區議員。當議會於1992年投票通過「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時,他正任政府黨鞭,他的鞭策激怒了許多本黨右翼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反對者。戴維斯在保守黨內的經營最終使他成為外交和聯邦事務部主管歐洲事務的副大臣(1994-97)。
他拒絕了時任保守黨領袖威廉·黑格提出的影子大臣職位,而選擇擔任下院公共賬目委員會主席。[5]1999年,戴維斯向下議院提交了「國會控制行政法案」,他建議在下列領域將屬於皇家特權的政府級職權轉讓給下議院:包括簽訂條約;外交上承認外國政府;歐盟立法;任命大臣、大使和冊封貴族;設立皇家委員會;頒布樞密院敕令,除非受下議院決議的規限;行使未由法規規定的行政權力;宣布緊急狀態;解散國會。根據英國憲政傳統,君主在這些領域雖享有特權,但都需要國會同意。[6]
2003年,戴維斯在他第一次作為影子內閣內政大臣的採訪中表示了自己對連環殺人犯處以死刑的支持。[7]作為影子內政大臣戴維斯引用不斷上升的成本和自由意志主義問題來調整保守黨立場,與工黨重新引進身份證計劃保持了距離。[8]他通過調整保守黨最初的憂慮和棄權的立場,讓反對意見最終占上風變得容易。戴維斯認為,必須向公眾解釋保守黨會反對這個這個成本高昂和不可靠的計劃。一些評論家也將兩位工黨政府大臣戴維·布蘭克特和Beverley Hughes的辭職歸功於戴維斯「剝皮式的聲明」。[5][9]
Remove ads
戴維斯作為影子內政大臣參加了2005年保守黨領袖選舉,他的競選主管是他的副手影子內政副大臣安德魯·米切爾。
戴維斯最初是比賽的領跑者,但在那一年的保守黨年會上發表了不佳的演講後,他的競選被認為失去了優勢。[10]然而,參考了前任黨領袖威廉·黑格的年會演講後,競選主管安德魯·米切爾說:「黑格發表了一次偉大的演講,許多人判斷比所有其他領袖候選人做得更好。我要說的是,能夠在年會上發表出彩的演講並不是領袖全部的任務,領袖還要完成其他工作。」[10]
在2005年10月18日的第一輪保守黨議員投票中,戴維斯獲得了62票。由於這不及他所宣布的支持者數量,很明顯,戴維斯失勢了。博彩公司在前財政大臣肯尼斯·克拉克出局後,將黨高層中沒有敵人的戴維·卡梅倫視為紅人。在2005年10月20日舉行的第二輪投票中,大衛·卡麥隆得90票,戴維斯得57票,利亞姆·福克斯以51票墊底出局,[11]因此戴維斯與戴維·卡梅倫進入選舉的下一階段,即全體黨員投票。
儘管在領袖選舉最後階段的BBC問題時間節目的一對一辯論中表現搶眼,戴維斯仍不能撼動他對手普遍受歡迎的程度。保守黨黨員投票選舉卡梅倫為保守黨新領袖,戴維斯以64398票比134446票落敗。卡梅倫在勝利後請戴維斯留任影子內政大臣。
2008年6月12日,戴維斯從影子內閣辭職,並宣布一同辭去議員職務,以便引發強制補選,並就公民自由被侵蝕的問題進行更廣泛的社會討論。2008年6月18日,他正式辭去了下議院議席。[12]他在隨後的補選初選中當選保守黨候選人。[13]這一決定是在國會以微弱多數通過《反恐怖主義法令》的第二天宣布的,該法令將英格蘭和威爾士境內未經指控的恐怖嫌疑犯拘留期限從28天延長到42天。
他以72%的選票贏得連任,打破了幾個英國的投票記錄;然而,工黨和自由民主黨都沒有提出候選人。正如補選中常見的,選民投票率從前一屆大選的70.1%顯著下降到34.5%。[14]
在他辭職時,工黨議員安迪·伯納姆發表了演講,被廣泛地解釋為錯誤地暗示戴維斯和當時的公民組織「自由」的主管莎米·查克蕾巴蒂(現任影子總檢察長)之間不適當的關係。伯納姆被迫在法律措施的威脅下公開道歉。[15]
作為後座議員,戴維斯繼續爭取公民自由。他參加了「現代自由公約」運動,他在運動的最後一天作了主旨發言。[16]他還在2009年的衛報乾草節上發表演講,批評工黨的「虛幻追求無法獲得安全」,受到絕大多數非保守黨人的歡迎。.[17]2009年6月15日,戴維斯與大憲章信託協會在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舉辦了2009年「大憲章」講座。[18]
戴維斯還支持公民自由運動小組「老大哥在看着你」,並在2010年1月與工黨籍前大臣托尼·本恩官方發布會上面對面交流。[19]2012年,他幫助領導反對允許警察和安全服務擴大對公眾的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通信的監控。[20]他對VICE新聞調查在倫敦部署IMSI(國際移動用戶身份)捕獲器的調查結果表示關注。[21]
2014年,戴維斯與工黨副領袖湯姆·沃特森一起對政府在法院引入《2014年數據保留和調查力法》提出了質疑。[22]儘管戴維斯是一個堅定的歐洲懷疑主義者,並批評了歐洲人權法院的記錄,他也反對撤銷法院的管轄權,因為這可能會鼓勵那些公民自由被侵犯的狀況嚴重得多的國家也這樣做。[23][24]
Remove ads
在2009年7月7日的下議院辯論期間,戴維斯指責英國政府通過非常規引渡,使恐怖分子Rangzieb Ahmed離開英國(即使政府有證據起訴Ahmed,Ahmed後來被判犯有恐怖主義罪)前往巴基斯坦,據說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將接手MI6的工作以便對Ahmed進行折磨。戴維斯進一步指責這是政府試圖塞住Ahmed的口,阻止他被繼續關押在英國後提出他的指控。
戴維斯說,「有人要求Ahmed放棄他受酷刑的指控:如果他這樣做,就可以減刑,還能得到一些錢。如果這個要求是真的,坦率地說是駭人聽聞的。這至少是政府競爭策略導致的權力和資金的犯罪性濫用,更嚴重的是破壞了司法程序。」[25]
2010年5月大選之後,出現了一個懸置國會,因此戴維·卡梅倫想邀請戴維斯和其他黨內重量級人物,如邁克爾·霍華德和伊恩·鄧肯·史密斯到他的保守黨 - 自由民主黨聯合內閣任職。[29]然而,戴維斯拒絕加入政府並且仍然批評政府對學費的立場。[30]他於2012年3月在英國廣播公司的採訪中對聯合政府作出批判性評論。[31]根據喬治·奧斯本在2014年的預算案,戴維斯在保守黨女性網站刊文,呼籲向單親家庭增加津貼。[32][33]
在特蕾莎·梅稱為首相之後,2016年7月13日,戴維斯被任命為退出歐盟大臣,為梅內閣最先公布的成員。[34]。他隨後在保守黨之家網站發表了他對於脫歐進程的初步想法。[35]作為退出歐盟大臣,戴維斯宣布,國會將採取行動,將歐盟法律轉化為英國法律,作為英國退歐進程的一部分。[36]2017年9月6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歐盟首席英國脫歐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爾在七月份與戴維斯的首輪談判的會議紀要。[37]巴尼爾對戴維斯關於談判的承諾表示擔憂(戴維斯去布魯塞爾參加每輪談判的開始和結束,但並沒有在那裡多做停留)。[38]
戴維斯在2017年11月承認,與歐盟的談判是困難的,但他呼籲歐洲國家不要「把政治置於繁榮之上」,還暗示像德國這樣的國家會損害其本國經濟。[39]他責備德國和法國阻撓貿易談判。[40]戴維斯還認為,英國和歐盟應該達成比「任何之前歐盟同意的」更全面的自由貿易協議。[41]
一些政治人物憤怒於戴維斯提交給英國下議院脫歐專責委員會遞交的英國脫歐對58個經濟部門的潛在影響的報告,該報告在提交之前進行了嚴格刪訂。他們堅持戴維斯——而且暗示特雷莎·梅政府——選擇無視國會議員們有約束力要求全面提供信息的一致投票。[42]戴維斯發表了似乎與他早先將會進行影響分析的保證相矛盾的言論,他曾表示,政府並沒有對英國離開歐盟後會發生什麼事情作出任何經濟預測。[43]
戴維斯在2017年12月表示,他不需要「非常聰明」或「非常了解」就可以勝任英國退歐大臣的工作。[44]許多英國民眾認為這一點在其任職的18個月裡已經十分明顯了,因此需要澄清。[45]
Remove ads
私人生活
戴維斯與他的妻子多琳相識於華威大學。他們育有三個孩子。[46]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