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打必祿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打必禄县
Remove ads

打必祿(英語:Tebedu馬來語Tebedu)是砂拉越西連省下轄的一個縣,總面積有277.49 平方公里,人口約有1.1萬(2010數據)[1],其中比達友族占了96%,及少數主要從事商業活動的華人。打必祿縣,亦稱為砂拉越的珍珠鎮,也是位於馬來西亞砂拉越和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之間的邊境小鎮,因此其中一個砂拉越-印尼關卡就坐落在此。

事实速览 打必祿, 州屬 ...
Thumb
打必祿縣
Remove ads

歷史

相傳,在1380年有一群來自印尼布嘎(Bugau)的比達友人經淡巴旺魯冬(Tembawang Rutoi)來到了現今的砂拉越境內。他們在淡巴旺魯冬定居了下來,傳了12代,之後搬遷到甘榜古左瑪旺(Kampung Kujong Mawang)附近的一個地區叫都左(Tujog)。1897年又再遷移到一個聚落叫巴都必祿(Batu Bedu),便是如今的甘榜打必祿(Kampung Tebedu)。[2]

打必祿縣副縣在1955年,成為西連縣的副縣。20世紀60年代時,爆發了印馬對抗。印尼軍隊也曾攻擊縣裡的一個警察局,離砂拉越-印尼邊界只有5公里。[2]

2015年,西連省成立,打必祿縣也從副縣升格為縣。

打必祿關卡

建自1990年,打必祿移民、關稅、檢疫及安全站(ICQS)是砂印邊界的第一個陸路關卡。在2018年,馬來西亞政府也宣布將撥款1000萬令吉作為提升打必祿移民、關稅、檢疫及安全站(ICQS)的基礎建設,以達到可以與鄰國恩帝貢關卡相等⽔平,為⼈民提供⼀流服務。[3]

經濟活動

旅遊業

建於2018年,郭乃武苑(KLB Gard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個集合農業、自然生態和迷你動物園的旅遊休閒地,也是打必祿的第一個主要的旅遊景點[4]。郭乃武苑的建設旨於推廣本土旅遊業和經濟發展,是適合一家大小相聚參觀的景點,也是想要深入了解打必祿和婆羅洲內陸文化的遊客們的最佳目的地。郭乃武苑內也提供了各種活動,如餵養動物,共騎腳車,划船和游泳等等。自開幕以來,郭乃武苑也在多家本地媒體如Astro Awani[5]和國際媒體如亞太旅遊協會(PATA)[6]中受到關注,為推動本土可持續旅遊業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作出貢獻。[7]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