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蒙·洛佩斯·貝拉爾德
墨西哥诗人(1888—192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拉蒙·洛佩斯·貝拉爾德(西班牙語:Ramón López Velarde,1888年6月15日—1921年6月19日),本名拉蒙·莫德斯托·洛佩斯-貝拉爾德·貝魯門(Ramón Modesto López-Velarde Berumen),墨西哥詩人。生於薩卡特卡斯州,卒於墨西哥城。他是墨西哥現代詩歌、拉丁美洲前衛文學的先驅之一,代表作為詩歌《可愛的祖國》。儘管在世時作品沒有受到廣泛認可,逝世後被公認為墨西哥現代詩歌之父和墨西哥民族詩人。
Remove ads
生平
拉蒙·洛佩斯·貝拉爾德於1888年出生在薩卡特卡斯州赫雷斯市鎮的一個職員家庭,為家中九個子女中的長子。父親是何塞·瓜達盧佩·洛佩斯·貝拉爾德(José Guadalupe López Velarde)在哈利斯科州擔任律師,母親特立尼達·貝魯門·亞馬斯(Trinidad Berumen Llamas)來自當地的地主家族[1]。由於事業不理想,父親何塞·瓜達盧佩在家鄉赫雷斯創辦了莫雷洛斯天主教學校(Colegio Morelos),年幼的拉蒙便在此接受了初級教育[2]。隨着鐵路的開通和礦業投資的到來,鄰近的阿瓜斯卡連特斯市逐漸繁榮,就業機會增加,他的父親何塞·瓜達盧佩便前往阿瓜斯卡連特斯擔任公證人,而拉蒙·洛佩斯·貝拉爾德本人也隨父親來到阿瓜斯卡連特斯,並在當地完成了小學教育[3]。
1902年,貝拉爾德回到薩卡特卡斯,在公理神學院學習神學。兩年後,他轉入阿瓜斯卡連特斯的瓜達盧佩聖瑪麗亞公理神學院。在神學院度過的這些年裡,貝拉爾德在赫雷斯度過了他的假期。在一次旅行中,他結識了比他大八歲的遠親何塞法·德洛斯里奧斯(Josefa de los Ríos),她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其啟發的貝拉爾德開始以她為原型創作了多首詩歌,兩人甚至試圖發展戀情,但遭到了神父的阻止,無疾而終[3][4]:3。
1906年,對於文學創作興趣濃厚的貝拉爾德離開神學院,進入阿瓜斯卡連特斯科學學院,完成了法學預科課程[5],在此期間,他與同學恩里克·費爾南德斯·萊德斯馬,並以筆名合作撰寫了文學評論《波西米奧》,他們的文學評論引起了另一位作家愛德華多·J·科雷亞的注意,科雷亞曾邀請他們共同出版作品,並參與有關第二代《藍色》雜誌的文藝爭論,在爭論中,貝拉爾德的文風也轉向現代主義[3]。
1908年1月,貝拉爾德開始在聖路易斯波托西科學與文學學院(今聖路易斯波托西自治大學)的法學部求學[6],1909年,他結識了政治家弗朗西斯科·馬德羅,並加入了馬德羅創建的反對連選連任俱樂部,協助馬德羅在聖路易斯波托西建立了黨部。1910年,馬德羅推翻波菲里奧·迪亞斯,自任總統,1911年10月,貝拉爾德以法學學士身份畢業後,在家鄉擔任過法官,並曾是馬德羅的堅定支持者,但他最終辭職並與馬德羅分道揚鑣。1912年,他重新與愛德華多·J·科雷亞合作,成為科雷亞創辦的《民族報》的專欄作者,寫了一些政論文章,又在家鄉代表全國天主教黨參加了當年的大選,但並沒有當選[3]。
1914年1月,由於聖路易斯波托西等地局勢不穩,貝拉爾德前往首都墨西哥城謀生,在政府部門從事教育工作的同時進行文學創作[3]。在人生的最後三年,他住在墨西哥城夸烏特莫克,直到1921年6月19日因支氣管肺炎逝世[4]:6,而他在夸烏特莫克的住家則在1981年後以「詩人洛佩斯·貝拉爾德之家」之名被墨西哥國家文物總局列為國定歷史藝術古蹟[7]。
Remove ads
作品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墨西哥文壇深受現代主義影響,在阿馬多·內爾沃、安德烈斯·岡薩雷斯-布蘭科、恩里克·岡薩雷斯·馬丁內斯等人的影響下,洛佩斯·貝拉爾德早年也追隨現代主義潮流,這一階段的詩歌具有形式精美、形象豐富以及情調憂傷的特點,1915年以後,在何塞·胡安·塔布拉達、胡利奧·埃雷拉·雷西格、路易斯·卡洛斯·洛佩斯等人的影響下,其作品風格逐漸轉向先鋒派[3]。貝拉爾德的作品以詩歌為主,他在世時出版了《虔誠的血》(La sangre devota)、《憂慮》(Zozobra),在逝世後還出版有詩集《心聲》(El son del corazón)、《雄獅與處女》,散文集《分針》(El minutero)和《二月的禮物》(El don de febrero y otras prosas)等。其詩歌多以愛情、外省市[註 1]寧靜生活為主題,具有風格樸實無華、感情真摯、比喻大膽新奇、詩句散文化的特點,其詩歌也反映了墨西哥詩壇由現代主義轉向後現代主義、先鋒派的趨勢,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更稱貝拉爾德是「將墨西哥引向了當代詩壇門口」的詩人[9]。
貝拉爾德的代表作有《虔誠的血》、《可愛的祖國》,《虔誠的血》是其早年的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心目中貞潔的理想女性富恩桑塔(Fuensanta)之間的戀情,語言親密真實[4]:4。詩歌《可愛的祖國》(La suave patria),收錄於詩集《心聲》中,一般認為是其在墨西哥獨立一百周年創作的頌詩,其由十一音節詩句組成[9],在貝拉爾德逝世後,其友人、同時也是墨西哥公共教育部長的何塞·巴斯孔塞洛斯主持印刷了60,000冊《可愛的祖國》,用以向民眾宣傳愛國主義,儘管作家胡安·維略羅認為貝拉爾德在此詩歌中對天主教的影射頗多,並非試圖透過這部作品歌頌國家榮耀[10]。但《可愛的祖國》仍以充滿柔情的詩句受到了後世評論家的肯定,其被視為墨西哥精神財富中的典範,一些評論家亦指出該作品與墨西哥壁畫有異曲同工之美[9][11]。
Remove ads
引用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