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拓跋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拓跋遵(?—407年6月21日至407年7月20日),鮮卑名勃兜[1],又作伏六兜[2],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壽鳩之子,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
登國十年(395年),後燕太子慕容寶在北伐北魏後撤退,九月,拓跋珪派遣陳留公拓跋虔率領五萬騎兵駐紮在黃河以東,斷絕燕軍的左路,派遣東平公拓跋儀率領十萬騎兵駐紮在黃河以北,斷絕燕軍的後路,派遣略陽公拓跋遵率領七萬騎兵斷絕燕軍南撤到中山郡的南路[5][6][7][8]。燕軍到達參合陂後,魏軍日夜兼程,於十一月乙酉(395年12月7日)夜間也抵達參合陂以西。燕軍在參合陂以東,在蟠羊山南水上設置營地。拓跋珪在夜間指揮各位將軍,偷襲後燕,命令士卒含着枚,紮緊馬口,暗中接近燕軍。十一月丙戌(395年12月8日),太陽剛升起,魏軍登上山頭,下面對着燕軍大營。燕軍將要向東時,回頭發現魏軍,燕軍士卒驚慌失措,混亂不堪。拓跋珪出兵攻擊,燕軍奔跑落水,人撞馬踩,軋死淹死的人數以萬計。略陽公拓跋遵率領軍隊在燕軍的前方攔截,燕軍士兵四五萬人立即放下武器束手就擒,逃出去的不過幾千人。慕容寶等人都是單人匹馬逃走得以倖免。魏軍殺死了後燕右僕射陳留悼王慕容紹,俘虜魯陽王慕容倭奴、桂林王慕容道成、濟陰公尹國等文武官員幾千人,繳獲的兵刃、鎧甲、糧草、輜重等為數極多[9]。
Remove ads
皇始二年八月丙寅朔(397年9月8日),魏道武帝從魯口城進軍常山郡九門縣,當時軍隊染上大瘟疫,人和牲畜很多死去,魏軍將士都想要返回,拓跋珪派遣撫軍大將軍、略陽公拓跋遵襲擊中山郡,割掉當地的禾苗和蔬菜,攻進中山的外城後返回[10][11]。
等到魏軍平定中山郡,魏道武帝擔心班師後崤山以東有變故,於是在皇始三年(398年)正月詔令左丞相、守尚書令、衛王拓跋儀鎮守中山,撫軍大將軍、略陽公拓跋遵出任尚書左僕射,加侍中,鎮守勃海郡的合口[12][13][14]。同月,拓跋珪回到平城,博陵郡、勃海郡、章武郡等地的盜賊們蜂起,拓跋遵和越騎校尉奚斤將他們討伐平定[15][16][17][18][19]。拓跋遵升任冀州牧。皇始三年三月,北魏朝廷徵召左丞相、衛王拓跋儀返回平城,略陽公拓跋遵代替拓跋儀鎮守中山[20][21][22]。當年四月壬戌(398年5月2日),拓跋遵被封為常山王[23][24]。
天興二年正月庚午(399年3月6日),魏道武帝拓跋珪向北巡視,分派各路將領大舉襲擊高車,大將軍、常山王拓跋遵等三路軍隊從東道出長川,鎮北將軍、高涼王拓跋樂真等七路軍隊從西道出牛川,魏道武帝親自統帥六路軍隊從中道自駮髯水西北進發[25][26][27]。二月丁亥朔(399年3月23日),北魏各路軍隊會師,擊敗高車各種族三十多個部落,擒獲七萬多人,馬三十多萬匹,牛羊一百四十多萬頭[28][29][30]。
天興二年(399年)六月,後秦姚興派遣齊公姚崇、鎮東將軍楊佛嵩進攻洛陽,東晉河南郡太守辛恭靖據守城池牢固設防。雍州刺史楊佺期派遣使者向常山王拓跋遵求救,拓跋遵將情況上報,魏道武帝派遣散騎侍郎張濟出任常山王從事中郎作為使者回訪楊佺期[31][32]。
天興四年十二月辛亥(402年1月30日),魏道武帝詔令征西大將軍、常山王拓跋遵等人率領五萬軍隊討伐破多蘭部首領沒弈於,材官將軍和突率領六千騎兵襲擊黜弗、素古延等各個部落[33][34]。天興五年二月癸丑(402年4月2日),拓跋遵等人推進到安定郡高平縣,沒弈於放棄自己的部眾,率領數千騎兵與劉衛辰、赫連勃勃逃到秦州,拓跋遵追擊到隴西郡的瓦亭,沒能追上而返回,收繳破多蘭部的全部物資積蓄,俘獲馬四萬多匹,駱駝和氂牛三千多頭,牛和羊九萬多頭,又把破多蘭部的百姓遷徙到平城[35][36][37][38]。
天興五年(402年)十二月,柔然可汗社侖聽說魏道武帝正在討伐後秦,從參合陂侵犯北魏邊塞,到達了豺山和善無北澤,魏道武帝詔令拓跋遵率領一萬多騎兵追擊,拓跋遵沒能追上柔然而返回[39][40][41][42]。
拓跋遵喜歡飲酒,天賜四年(407年),拓跋遵因為飲酒昏亂對太原公主失禮。五月,拓跋遵被賜令自殺[43][44][45][46],以庶人的禮儀下葬[3][4]。
家庭
- 拓跋素,北魏徵西大將軍、內都大官、常山康王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