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拔刀隊 (軍歌)
日本军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拔刀隊(日語:抜刀隊〔拔刀隊〕/ばっとうたい battōtai ?),是一首在日本西南戰爭時流行於警視隊拔刀隊中的軍歌。
背景
在西南戰爭最大的激戰地田原坂中,出現了政府方面預料以外的戰鬥,即為發生白刃戰。官軍方面多為沒有白刃戰經驗的徵兵。另一方面,舊士族所編成的西鄉軍是以揮舞白刃進行斬殺的,而薩摩的劍術亦為有名之示現流的驚人太刀,其一斬並非輕易可抵擋。為了與此對抗,於戰場上動員聚集了舊士族的警察,臨時編成拔刀隊,展開了驚人的死鬥。
拔刀隊之歌[1],是由於拔刀隊活躍而得名,於明治18年(1885年)發表。由外山正一作詞,法國人查爾斯・勒胡作曲,為日本最初的西洋式音樂。在完成後於平民之間被廣泛愛好及唱歌,其後編曲成進行曲(陸軍分列行進曲)成為大日本帝國陸軍正式進行曲使用,亦為現在的陸上自衛隊,及包含了與拔刀隊有所淵源的警視廳警察所使用。而使用了該曲的進行曲,是使用了同為查爾斯·勒胡所作之《扶桑歌》旋律作為前奏及間奏,《拔刀隊》則取其前半部分,而後半部分編曲因配合騎兵於閱兵式中行進的襲步而合成(其部分的旋律不是「拔刀隊」的關係)「閱兵式進行曲(觀兵式行進曲)」。
樂曲中很多使用轉調,在當時的日本人覺得很難唱,據說有出現不滿之聲。而關於開始的部分,有意見指出與喬治·比才的歌劇『卡門』第1幕『阿爾卡拉龍騎兵』類似[2]。
再者,該曲正確來說不是描寫軍人而是講述警官隊活躍的歌曲,陸軍分列行進曲亦是經常被使用的樂曲,有少數意見指出『拔刀隊』單體嚴格來說不算是軍歌。
在防衛大學校中,到2002年左右的課業行進、觀閱式的時候也被使用,後來因「法國人作曲的聲部」「學徒出陣之際使用的樂曲,令人想起軍國主義」為理由,改為使用新規的作曲「飛翔(2002年)」「光輝紋章(輝く紋章、2003年以後)」。而現在,「拔刀隊」與「軍艦行進曲」及「空之精鋭(空の精鋭)」同樣被根深蒂固地使用。
Remove ads
樂譜

歌詞
总结
视角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