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擬舵鰹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擬舵鰹屬(學名:Pseudauxides)是已滅絕的鯖科海洋輻鰭魚類,該科包含了現生鯖魚和金槍魚。[3] [4]該屬只包含華美擬舵鰹一個物種,由古生物學家肯尼斯·A·蒙施(Kenneth A. Monsch)在2006年描述。[1]
Remove ads
發現與年代確定
擬舵鰹屬僅發現於意大利威尼托大區的著名的古生物學遺蹟——蒙特波卡化石庫(Monte Bolca Lagerstätte) 。華美擬舵鰹生活在下始新世(伊普雷斯期)的地中海前身——特提斯洋的熱帶海域中,年代大約在49至48.5百萬年前。[5] [6]蒙特波卡的始新世環礁帶既受海岸影響,也受開闊海域影響。在這種環境下,化石保存於層狀石灰岩沉積物中,沉積於缺氧的凹陷處。
目前已知至少有三種其它種類的鯖魚生存於同時期的蒙特波卡地區:[1]
- 波卡似鮪鯖 Thunnoscomberoides bolcensis
- 矛形戈氏鯖 Godsilia lanceolata
- 原翼仿舵鰹 Auxides propterygius
描述
擬舵鰹屬的體長約為三十厘米,與現在的鯖魚相當,體表覆蓋着中等大小的鱗片。擬舵鰹屬的頭骨具有由額骨上的無數溝壑組成的裝飾物,非常鋒利的牙齒呈較薄的圓錐形,排列得並不緊密,其口吻部比頭骨的其餘部分短。擬舵鰹屬有大約三十個椎骨,背外側和腹外側都有凹陷。擬舵鰹屬的背鰭彼此靠近,第一個和第二個背鰭融合在一起,第三和第四個也是如此;而第一根鰭棘則變厚並摺疊,尾鰭正中間的鱗片狀突起增大,它們之間間距適中。
分類
擬舵鰹屬的第一批化石是由意大利古生物學家喬瓦尼·塞拉菲諾·沃爾塔(Giovanni Serafino Volta)於1796年在他寫的第一本關於蒙特波卡魚類化石的專著中描述的,他將這些化石命名為華麗鯖(Scomber speciosus)。[7] 後來,路易士·阿格西在1835年將這些化石描述為Cybium speciosum,[2]而法國古生物學家卡米耶·阿朗堡(Camille Arambourg)則在1967年將它們歸為馬鮫屬。[8]
肯尼斯·A·蒙施在2006年對發現於蒙特波卡化石庫的鯖形目魚類化石進行的研究表明,擬舵鰹屬與現生的鯖屬、金帶花鯖屬以及已滅絕的仿舵鰹屬密切相關,而擬舵鰹屬是這四者中最原始的分類群。[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