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建築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建築群(維吾爾語:شىنجاڭ تېببىي ئۇنىۋېرسىتېتى1-تارماق دوختۇرخانىسى ئىمارەتلەر توپى)是1954年修建的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築群,由3棟建築構成。該建築群設計建設工程為156項重點工程,由蘇聯設計並監督施工,中方(中國大陸)出資和施工。建築群設計參考自列寧格勒第一醫學院(今聖彼得堡巴甫洛夫國立第一醫科大學)的多處建築,建築群均為蘇式建築風格建築。新疆醫科大學行政樓建築群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新市區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內,部分建築與新疆醫科大學相接。
2015年,新疆醫科大學行政樓建築群被列為烏魯木齊市文物保護單位。
Remove ads
歷史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根據《中蘇貿易協定》簽訂建設新疆醫學中心區(即之後的新疆醫學院、新疆醫科大學)工程的合同,該工程作為156項重點工程之一得以上馬,項目既包括培養醫學人才的醫學教學部分,也包括治病救人的醫療援建部分。[書 1][書 2][刊 1]
合同簽訂後,蘇聯保健部派出包括蘇聯保健部國家保健工程設計局副局長多農茨、總工程師赫魯斯特洛夫在內的蘇聯專家前往迪化(即烏魯木齊市)指導勘查,新疆醫學中心區選擇在了本是一片戈壁灘的鯉魚山腳下。隨後兩年,蘇聯保健部國家保健工程設計局參考列寧格勒第一醫學院(今聖彼得堡巴甫洛夫國立第一醫科大學),完成醫學中心區的設計並通過審定。開始施工後,多農茨、赫魯斯特洛夫等至現場指導施工。中方則負責建設資金,並派出施工力量。1954年7月,建設工程正式開工,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建築群的建築於此時開工建設。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新疆省人民政府領導人王恩茂、賽福鼎·艾則孜、高錦純出席開工典禮。在新疆醫學中心區基礎上成立的新疆醫學院於1956年10月正式成立,成立時學校及附屬醫院、護士學校初步完成建設。[書 3][刊 1]
2015年8月,第六批烏魯木齊市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建築群位列其中。[新 1]2014年,中國俄羅斯友好協會等組織將新疆醫科大學的文化遺產列入《「156項工程」工業遺產保護倡議書》附錄。[網 1]2024年,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印發《公布烏魯木齊市3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劃定了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建築群的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網 2]
Remove ads
建築
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建築群由占地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3棟建築組成。3棟建築均為受到斯大林式建築風格影響的蘇式建築,建築結構均為兩層磚木結構建築,屋頂皆為綠色鐵皮坡頂,屋頂存老虎窗及煙囪。木挑檐,屋頂結構為木梁架結構。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建築群各建築基本保持原有布局和規模,主體結構基本維持原貌。建築內外牆、門窗、欄杆有所改動和裝修。[書 4]
新疆醫科大學一附院建築群中位於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側、與新疆醫科大學校園相接的建築(校史館)坐南朝北,平面呈「凹」字形。屋頂為多面坡頂。建筑北側和南側正中分別開有正門和後門,正面樓頂立面呈三角形。二樓窗戶上有阿拉伯數字「1954」字樣。北側中部與兩側相夾部分有半封閉走廊,走廊有拱形門洞及欄杆。位於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側的建築(大學生心理干預中心樓)坐東朝西,平面呈「凹」字形,屋頂為雙坡頂,西面正中開正門,其上二層的房間存涼台,建筑西側中部、東側中部屋頂為三角形。位於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側的建築(行政樓),坐東朝西,平面呈「山」字形。屋頂為雙坡頂。建築東側、西側中部突出,中間開門,西門上房間存涼台,屋頂立面為三角形。建筑北面西側有邊門。[書 4]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