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麗蒂·帕特爾

英國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丽蒂·帕特尔
Remove ads

普麗蒂·蘇希爾·帕特爾女爵士DBE(英語:Dame Priti Sushil Patel[1]1972年3月29日),是英國保守黨政治人物,自2010年英國大選後擔任英國國會威特姆選區下議院議員。她曾在2019年至2022年間擔任內政大臣,2016至2017年間任國際發展大臣,2013至2015年間任就業副大臣。她被認為是保守黨內右翼撒切爾主義者,被視為黨內強硬脫歐派人物。[2]

事实速览 非常尊敬的普麗蒂·帕特爾女爵士The Rt Hon. Dame Priti Patel 國會議員, 英國內政大臣 ...

帕特爾出生在倫敦的一個烏干達印度移民家庭。在基爾大學學習經濟學,[3]艾塞克斯大學完成了研究生課程。[4]曾加入改革黨[來源請求],後轉為保守黨。她在萬博宣偉公關顧問公司英語Weber Shandwick工作數年,為煙草和酒精行業進行遊說。2005年出馬北諾丁漢選區落敗,但進入了保守黨領袖卡梅倫視野內。2016年,她支持英國脫歐。

帕特爾有時是一個直率的人物,她因為煙草和酒精行業辯護的言論而常被政治對手批評;在她的論文《釋放不列顛:增長和繁榮的全球教訓》中,她批評英國工人過於懶惰。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帕特爾出生於1972年3月29日,[5]在倫敦西北郊的南哈羅英語South Harrow萊斯里普長大。[6]她的父母是20世紀60年代因伊迪·阿敏總統宣布驅逐烏干達印裔移民而來到英國赫特福德郡的難民。[7]來到英國後,在倫敦和東南英格蘭經營報攤[8]

帕特爾在沃特福德的文法女校受教育,[9]後考入基爾大學學習經濟學、社會學和社會人類學,又在艾塞克斯大學進行英國政府和政治的研究生教育。[10]撒切爾首相成為帕特爾的政治偶像,她認為撒切爾「有獨特的激勵人們做事的能力,不論是一個家庭還是一家企業。(她)管理經濟、平衡收支和做出決定 - 而不是購買國家買不起的東西」。[11]

約翰·梅傑任首相時,帕特爾首次加入保守黨。[7]

早期事業

畢業後,她被時任保守黨中央研究部英語Conservative Research Department主任安德魯·蘭斯利招入保守黨中央黨部。1995年1997年領導單一議題政黨「公投黨」的新聞辦公室,幫助該黨在1997年英國大選中贏得超過80萬張選票。1997年大選後,保守黨改變其歐洲和歐元政策,帕特爾遂離開了公投黨重新加入保守黨,在新任黨領袖威廉·黑格的新聞辦公室工作,[12]負責處理倫敦和東南英格蘭的媒體關係。

2003年月《金融時報》一篇文章指出,保守黨內的「種族偏見」仍然存在。[13]帕特爾隨後寫信給《金融時報》駁斥其文章的觀點,認為其存在誤解,並否認自己未能成為國會候選人英語Prospective parliamentary candidate是由於種族原因。[14]之後她離開了保守黨總部,[15]為公關公司萬博宣偉公關顧問公司英語Weber Shandwick工作,向各大公司提供諮詢。在2005年大選中,她擔任北諾丁漢選區的保守黨候選人,挑戰長期在該選區當選的工黨議員格拉漢姆·阿倫,最終得票5,671張(得票率18.7%) ,敗給得票17,842(得票率58.7%)的阿倫。[16]

在萬博宣偉期間,她為英美煙草公司開展遊說工作,來自該公司的備忘錄顯示,她「為保護黨特別關注的賬戶提供戰略意見」,每月向公司收取超過20,000英鎊的費用。2015年,英美煙草公司在法律訴訟之後發布的文件表明,她密切關注一個項目,以減輕其對緬甸投資造成的聲譽上的損害;英美煙草公司每月支付緬甸工廠工人15英鎊,帕特爾每小時支付165英鎊工資,來處理公司工資協議產生的負面影響。一名英美煙草高級管理人員抱怨萬博宣偉對一家煙草公司做這樣的工作感到不安,但指出「帕特爾(和另一名雇員)似乎很輕鬆地與我們合作」。[17]2000年11月,帕特爾是一個策略小組的成員,該小組研究英美煙草如何能影響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談判結果。[18]

2003至2007年,帕特爾進入跨國酒精飲料公司帝亞吉歐從事企業關係工作,根據《公關周刊英語PRWeek》報道,她負責謀劃「適量飲酒的全球策略」。2007年帕特爾回歸萬博宣偉,公司被告知她曾在帝亞吉歐的企業關係團隊工作,在那裡「處理與酒精在社會中的廣泛影響有關的國際公共政策問題」。[19]

Remove ads

國會議員

甘民樂內閣

Thumb
帕特爾出席2012年政策交流委員會

在2005年大選,帕特爾參選北諾丁漢選區失敗,但卻被被新一屆黨領袖卡梅倫認定為是有希望的候選人,並在保守黨前瞻性國會候選人的「A名單英語A-List (Conservative)」上獲得了一席之地。[13]2006年11月,她被安排為埃塞克斯郡新設立的威特姆選區的保守黨前瞻性國會候選人,[20][21]2010年大選她在此選區以大優勢當選。2013年10月,她進入10號政策組英語Number 10 Policy Unit[22]明年夏天晉升財政部國庫秘書。[5]

帕特爾與同年當選的「2010級」保守黨議員多米尼克·拉布克里斯·斯基德莫爾伊麗莎白·特拉斯關浩霆被稱為「新右派」。[23]2012年他們一起寫作了《釋放不列顛英語Britannia Unchained》這本書。該書對英國的工作效率水平嚴重批評,引起爭議的是「一旦進入工作場所,英國人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懶人」之一。作者們指出,要改變這種狀況,英國應該減少福利國家的規模,並試圖效仿新加坡、香港和南韓國等國家的工作條件,而不是歐洲其他國家。[24][25]

2014年10月,帕特爾批評了「學院企業信託英語Academies Enterprise Trust」計劃將新里克斯堡和馬爾科學院合併,聲稱這樣做對學校水平不利。[26]2014年,帕特爾就BBC「片面報道」即將贏得大選印度人民黨領袖納倫德拉·莫迪一事提出投訴。[27][28]2015年1月,帕特爾在印度艾哈邁達巴德獲頒了「古吉拉特邦珠寶獎」,並在這座古城的商會發表了主旨演講。[29]

在保守黨獲勝的2015年大選中,帕特爾以27,123張的票數連任,增加了4000多票。[30]在競選活動中,她批評了工黨黨競爭對手約翰·克拉克(John Clarke)把社交媒體稱為「性感的小伙子」和「村中白痴英語Village idiot」的言論;[31]他後來道歉。大選後,她晉升為工作和養老金部英語Department for Work and Pensions主管就業的副大臣,[32]列席內閣會議,並於2015年5月14日宣誓就任樞密院顧問官。2015年12月,她投票支持卡梅倫計劃在敘利亞轟炸伊斯蘭國的行動。[33]

在卡梅倫宣布對英國是否繼續留在歐盟全民公投後,帕特爾被廣泛稱為脫歐陣營的「海報女郎」。[34]聲稱歐盟「不民主,太多干擾我們的日常生活」,帕特爾公開表示,來自歐盟其他地方的移民大大超過了英國學校的資源。[35]她幫助組織了爭取英國婦女反對歐盟的運動;在他們的發布會上,她將他們的運動與艾米琳·潘克斯特婦女參政論者的運動進行了比較,她受到了潘克斯特的孫女海倫·潘克斯特的批評。[36]

隨着公投決定脫歐,卡梅倫辭職,在保守黨內舉行了領袖選舉。帕特爾公開支持特蕾莎·梅作為卡梅倫的繼任者,聲稱她擁有這項工作所需的「實力和經驗」,同時認為梅的主要對手安德烈婭·利德索姆將會在下一次大選時分裂黨。[37]

Remove ads

國際發展大臣

Thumb
2015年11月12日,帕特爾在倫敦希思羅機場歡迎訪問英國的印度總理莫迪。

文翠珊成首相後,2016年7月,任命帕特爾擔任國際發展大臣職務。儘管帕特爾曾於2013年發表聲明,表示如果取消國際發展部,並由新組建的國際貿易與發展部取而代之,自己會很開心。[38]該部的許多工作人員都對帕特爾的任命感到關切,因為她對英國脫歐的支持,以及她對國際發展和援助支出的長期懷疑。[39]

任職期間,帕特爾說,英國的國際援助有太多浪費和不適當,她將採取扎根於「保守主義核心原則」的做法,強調通過貿易而不是直接援助的國際發展事業。[40]9月份,她宣布,英國將為用於遏制瘧疾結核病艾滋病的全球援助基金捐款11億英鎊,但補充說,任何進一步的援助將包括「履約協議」,這意味着如果受援國的具體標準沒有達到,英國政府可以將援助減少10%。[41]

2016年9月,她表示反對為埃塞克斯郡東部斯坦威地區的湖泊地區發展項目建設28幢經濟適用房,將其稱為「不可接受的開放空間的損失」,並批評科爾切斯特自治市議會的批准。[42]同一個月,市議會的首席執行官阿德里安·普里查德(Adrian Pritchard)發出了對帕特爾的投訴,聲稱自己已經「不適當地」地呼籲地方政府大臣賈偉德批准開工一個被科爾切斯特市議會拒絕的園林化購物中心英語Retail park[43]同樣在9月份,有人提出改變英國國會選區邊界的建議。計劃將帕特爾的威特姆的選區將與鄰近的莫爾登選區合併。這使得帕特爾可能與前文化大臣約翰·惠廷戴爾角逐新成立的威特姆和莫爾登選區的席位。[44]

Remove ads

內政大臣

Thumb
彭黛玲與約翰遜

鮑里斯·約翰遜成為首相後,2019年7月,安排帕特爾擔任內政大臣。任內她加強了香港的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人移居英國後的權利和保障。[45]

政治思想觀念

Thumb
瑪格麗特·撒切爾是帕塔爾的政治偶像

帕特爾被認為是保守黨的右翼,[11][46]絕對政治英語Total Politics》雜誌網站注意到有人把她看作是「當代的諾曼·特比特」。[11]《衛報》經濟學評論家Aditya Chakrabortty認為她是一個沒有希望在政治上「獲得中心地位」的「徹底的右翼」。[47]帕特爾把撒切爾稱為她的政治偶像,[11]各種消息來源表明她是一個撒切爾主義者,[11][23]而《獨立報》在分析帕特爾時,作家湯姆·佩克(Tom Peck)指出,她「幾乎不是撒切爾主義者」 。[48]帕特爾在被任命為大臣之前是1922委員會委員,[49]還是保守黨以色列之友會員。[50]

她對待犯罪問題的立場比較強硬,2011年9月的英國廣播公司《問題時間》上爭取恢復死刑時,[51]登上了頭條,雖然至2016年,她不再持有這一觀點,[52]她支持剝奪罪犯投票權。她也反對允許媒體白房子農場謀殺案的兇手Jeremy Bamber對他清白的提出異議。[53]帕特爾以她的選民的意見為導向,有不同的投票紀錄,她曾支持同性婚姻[54]但最終投票反對2013年《婚姻(同性戀夫婦)條例草案英語Marriage (Same Sex Couples) Act 2013》。[55]

帕特爾由於她在煙草和酒精行業工作時的一些問題,在下議院受到批評。[56]作為議員,她一貫支持煙草行業的觀點:2010年10月,她投票決定推翻禁煙;2010年12月,她簽署了一封信,呼籲重新考慮用於捲菸的普通包裝。她還與飲料行業合作,在國會舉辦了由葡萄酒和精神飲料協會、蘇格蘭威士忌酒協會和納稅人聯盟英語TaxPayers' Alliance贊助的名為《稅務召喚時間》的招待會,以圖結束徵收酒精稅。[57]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2004年7月,帕特爾與Alex Sawyer結婚。他們育有一個兒子Freddie,出生於2008年8月。[58]她是印度教徒。[59]2023年6月9日,在英國政府釋出的由國王查理三世陛下御準的前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辭任榮譽列表中,帕特爾被授予爵級司令勳章。[6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