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暮弄蝶屬
弄蝶科的一属昆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暮弄蝶屬(學名:Burara)是弄蝶科豎翅弄蝶亞科中的一個屬,包含了14個物種,在中國記錄了10種[2];台灣1種[3];香港3種[4]。分佈於東洋界和古北界。
Remove ads
種系發生
暮弄蝶屬曾視為鉤紋弄蝶屬(Bibasis)分類中一個種團級分類[5],今獨立成為一屬[6]。兩屬的演化支為姊妹群,於2400萬年前各自演化[1]。
習性
成蟲於黃昏和拂曉活動,飛行時間不到1小時,飛行迅速,飛行變向時會發出低沉的喀嚓聲。腐肉對雄蝶有引誘作用。
形態
成蟲中到大型。觸角短於前翅長的二分之一。前翅中室短於後緣,M1脈近頂端稍彎曲。後翅Cu1脈起點非常靠近M3脈起點,M2脈明顯,Rs脈起點靠近Cu2脈起點,遠距Cu1脈起點,中室短於翅寬的二分之一。雄性後足脛節有毛撮。很多種雄性有第二性徵。後翅外緣毛通常橘紅色或黃色。雄外生殖器的陽莖長。[2]
寄主
物種
圖集
腳註
- 「傘弄蝶屬」一名在台灣是指Burara(其他中華地區稱暮弄蝶屬),在其他中華地區是指Bibasis(在台灣稱鉤紋弄蝶屬)。
參考
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