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斑暮弄蝶

弄蝶科暮弄蝶属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斑暮弄蝶
Remove ads

黑斑暮弄蝶(學名:Burara oedipodea,英文俗名:Branded Orange Awlet,別名:痣弄蝶、黑龐傘弄蝶)是屬於弄蝶科的一種蝴蝶,是暮弄蝶屬的一種。分佈於東洋界。模式產地為印尼爪哇島[1]。成蟲身體和翅膀腹面呈橙色,翅膀背面呈深褐色,基部和身體有金屬藍色長毛。雄蝶前翅背面中央有一個暗斑狀性標。黑斑傘弄蝶多在樹林內出現,在黃昏和陰天較為活躍。飛行快速,喜歡訪花[2]。幼蟲的寄主植物為風箏果闊葉風車子[3]

事实速览 黑斑暮弄蝶,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分佈

中國海南廣西雲南香港)、印度緬甸越南泰國斯里蘭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3]

形態

觸角桿部褐色,棒部黑色,逐漸變粗變細,端突長而彎曲。[3]

雄蝶前翅背面暗褐色,有白色模糊的中斑帶,兩邊彌散,界限不清,基半部有1大塊深黑色圓形性斑,前緣基半部有1披針形赤褐色條紋;腹面深褐色,無斑紋,後半部1/3呈灰白色。後翅正面黑褐色,無斑紋;腹面深褐色,基部有1黑色小圓點,有很多細的黃色條紋,中域有界限模糊的橘紅色斑紋;後翅外緣毛赤褐色。[3]

雌成蟲前翅正面褐色,基部下方有藍色斑。後翅黑褐色,後方基部2/3呈灰白色,基部與近基部有藍色斑。[3]

習性

散產於寄主葉下面。孵化後的幼蟲先取食卵殼,繼而取食嫩來。幼蟲獨居,會從葉邊緣向中脈方向切開一小部份,並將切開部份向內摺,形成幼蟲居住的葉包,除外出取食外,都會在葉包內避敵。化過程亦在葉包內發生,越冬幼蟲可能會有多於五個齡,有飼養紀錄曾出現七齡幼蟲。[4]

幼蟲的寄主植物為黃褥花科風箏果(風車藤、飛鳶果、瑪飛鳶果)及使君子科闊葉風車子[3][4]

亞種

  • B. o. oedipodea
- 指名亞種[5],分佈於泰國馬來西亞婆羅洲蘇門答臘尼亞斯島爪哇島峇里島龍目島巴拉望島
  • B. o. excellens (Hopffer, 1874)
- 分佈於印尼蘇拉威西島[6]
  • B. o. belesis (Mabille, 1876)
- 印度亞種,分佈於中國海南廣西雲南香港)、印度緬甸越南泰國[3][7]

參考

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