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厚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弘治十五年(1502年),朝廷賜名厚焜。[1]十七年(1504年),生父荊和王朱祐橺逝世。三年後(1507年),其長兄朱厚烇襲爵成為第五代荊王,並向朝廷乞求冊封朱厚焜為都梁王,以奉祀祖父朱見溥香火。明武宗同意了朱厚烇的請求。不過朝廷還是於正德九年(1514年)五月派遣永壽伯朱德等人為正使,刑部署郎中主事馬文等人為副使,持節冊封朱厚焜為富順王。[2][3]正德十三年(1518年)六月,朝廷冊封兵馬指揮楊相女楊氏為富順王妃。[4]
朱厚烇體弱多病,嘉靖年間,朱厚烇向明世宗請求辭去俸祿,但沒有得到批准。於是朱厚烇生母劉妃就奏請朝廷令朱厚焜代替朱厚烇行使王府禮儀。等到朱厚烇之子永定王朱載墭於嘉靖十六年(1537年)成年後,才由朱載墭代行王府禮儀。而朱厚焜也立即辭去攝事一職,因此得到了時人的讚許。[5][6]
在荊王朱見潚期間,荊藩因為朱見潚殘殺族兄弟導致名聲受損。朱厚烇成為荊王后,痛定思痛,以身作則,與王府內諸郡王維持着和睦的關係。因此朱厚焜與朱厚烇沒有很深的矛盾。而朱厚焜與弟永新王朱厚熿也以能詩善畫而著稱,又交好王廷陳等文人,亦著有詩集《東蘄集》,但已經失傳。[7][8]另外,蘄州出身的醫學家李時珍也與朱厚焜有所交集,而李時珍曾幫助朱厚焜之子治好了疾病。[9]
萬曆四年(1576年),朱厚焜逝世,安葬於蘄州廣濟縣白龍潭下首嘴(今武穴市大法寺鎮白龍潭村境內)。六年後庶長子朱載垬襲爵成為第二代富順王。《明史》等典籍及墓志銘沒有記載其諡號。朱厚焜墓在清朝道光年間曾遭到盜竊,今其墓志銘已由武穴市博物館收藏。[6][8]
Remove ads
後裔
朱厚焜的子孫現今仍然居住在湖北省蘄春縣大同鎮的大桴村、柳林村一帶,其家族稱為大桴朱氏。[10]其主要支派為庶次子鎮國將軍朱載堘的子孫。清朝以來,大桴朱氏也曾經多次續修家族宗譜,補充了史書關於荊王家族記載的不足。另其後裔朱燮元曾經在光緒三年(1877年)署任四川鄰水縣知縣,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8]
- 王妃楊氏,兵馬指揮楊相女,正德十三年(1518年)六月由朝廷冊封
- 夫人吳氏、王氏
- 庶長子:富順王朱載垬
- 嫡長子:富順長孫朱翊鏸,萬曆二年(1574年)病逝,無嗣[11]
- 庶次子:輔國將軍→富順長孫→富順王朱翊鍉,萬曆三年(1575年)正月改封富順長孫,萬曆十六年(1588年)襲封富順王
- 庶次子:鎮國將軍朱載堘
- 子:輔國將軍朱翊錓
- 子:奉國將軍朱常漐,有子嗣
- 子:輔國將軍朱翊錓
- 庶三子:鎮國將軍朱載埏
- 庶四子
- 長女:安德縣主
- 次女:湘潭縣主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