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楊箕站

廣州地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箕站map
Remove ads

楊箕站[註 1]是廣州地鐵1號線5號線的換乘車站,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一路梅東路口的地底。車站於1999年2月16日隨1號線全線通車而正式啟用,2009年12月28日隨地鐵5號線通車成為換乘車站。

事实速览 楊箕Yangji, 位置 ...
Remove ads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楊箕站目前分為兩個站體:位於中山一路的1號線車站、以及位於梅東路中山一路口南側的5號線車站。兩線站體大致成倒「L」字型,兩線站廳通過付費區換乘通道連接。車站周邊為中山一路、內環路高架橋以及附近建築。

1號線樓層

1號線車站共設有兩層。地下一層為站廳及換乘通道;地下二層為1號線月台。

地下一層 1號線站廳 售票機、客服中心、商店、警務室、安檢設施
換乘通道 前往客流集散廳及 5號線
地下二層 2 站台 1號線 西塱方向(下站:東山口
島式站台
1 站台 1號線 廣州東站方向(下站:體育西路

5號線樓層

5號線車站共設有三層。地下一層為站廳,客流集散廳及換乘通道;地下二層為設備區;地下三層為5號線月台。

地下一層 客流集散廳 A出入口專用站廳、售票機、客服中心、安檢設施
前往 1號線
5號線站廳 售票機、客服中心、商店、警務室、安檢設施
地下二層 設備區 車站設備
地下三層 4 站台 5號線 滘口方向(下站:動物園
島式站台
3 站台 5號線 黃埔新港方向(下站:五羊邨

站廳

Thumb
1號線站廳
Thumb
5號線站廳
Thumb
A出入口站廳
Thumb
換乘通道

楊箕站共設有三個站廳:1號線站廳、5號線站廳以及連接兩線站廳的客流集散廳。楊箕站的收費區設於1號線站廳的西南側、5號線月台的東側,以及聯絡三個站廳的通道。由於三個站廳之間只通過換乘通道連接,各站廳在非付費區並不相通。1號線和5號線站廳的收費區各自設有多組扶手電梯、樓梯以及1台專用電梯供乘客前往月台。

楊箕站的1號線站廳層和5號線站廳層均設有商店,包括便利店。此外本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售賣機、自動售卡充值機以及智能寄存櫃等。

換乘

楊箕站與東山口站、黃沙站一樣,均採用連接各個站廳的通道換乘模式。如1號線換乘5號線為例:先從1號線站台上1號線站廳,經原來A出入口改造後的換乘通道至客流集散廳,然後到達5號線站廳後下樓梯即可換乘5號線。由於換乘路線較長並且迂迴,乘客需要步行5至7分鐘左右方可完成換乘;而且由原A出口改造而成的換乘通道過於狹窄,形成瓶頸造成擁堵,同時在高峰時段需增派大量人手進行引導。該換乘方式為不少乘客所詬病,亦令部分市民懷疑廣州地鐵的設計有缺陷[1]

從1號線接出的換乘通道與客流集散廳相接處由於有樓梯接駁,因此在樓梯處設有供殘障人士使用的輪椅升降台。該通道由於沒有安裝中央空調,比較悶熱,在換乘通道周圍設置了3個櫃式空調機以緩解換乘通道的悶熱環境[2]

月台

Thumb
5號線4站台

楊箕站設有兩個島式月台,其中1號線月台設於中山一路地底,5號線月台設於梅東路中山一路口南側,兩線月台大致成「L」型。

兩線月台上的書法字也有所區別,1號線採用的是華文新魏電腦書法字,5號線採用由葉根友製作的電腦書法字。

Thumb
1號月台全景圖(1號線廣州東站方向)
Thumb
3號月台全景圖(5號線黃埔新港方向)

出入口

楊箕站總共設置了7個出入口,分別分布於1號線站廳,5號線站廳以及客流集散廳。

本站的A出入口位置原來在1號線站廳直接引出,後來該出口為配合5號線建設而改為換乘通道,換乘通道原前往該出口的位置已被封閉。新的A出口現重置於客流集散廳。

另外,本站的D和E1兩個出入口在地面上分別位於梅東路兩側,但兩者卻分別接入了車站的1號線和5號線站廳,在非付費區範圍內互不相通。因此兩個出入口無法供行人橫過梅東路,而需要使用地面的斑馬線。

而E2出入口是其附近樓盤開發商跟地鐵公司申請的合建口,以方便該樓盤小區居民就近使用地鐵車站。不過當時由於周圍環境不符合規範,且該地段仍有在建的建築物,因此該出入口一直無法投入使用[3],直至2016年4月8日,E2出入口才正式啟用[4]

更多信息 編號, 設施 ...
Remove ads

接駁交通

楊箕站周邊設有楊箕村巴士中途站,方便乘客接駁巴士前往其它周邊地區。

更多信息 接駁交通列表, 編號 ...
Remove ads

利用情況

楊箕站周圍以住宅區為主,同時有少數辦公寫字樓,所以本站每天有不少乘客進出此站。

五號線通車後,楊箕站成為1號線和5號線的換乘站,客流量激增。由於換乘通道過於狹窄,且兩線月台尤其是5號線月台空間過於狹小,在高峰時間,擁擠程度更嚴重,車站不得不實施客流管制,並利用活動鐵馬分開不同方向的人流[5]

歷史

1號線

1987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準備進行地鐵建設,當時共出現的四個地鐵建設方案。在方案1中,1號線在現時中山一立交附近設楊箕村站,同時在東山口楊箕村之間亦設有梅花村站。在徵求市民意見後,最終形成了「十字線網」的規劃,當中楊箕村站與梅花村站合併,移至梅花路口附近,成為現時的楊箕站

1993年12月28日,1號綫正式開工興建。1999年2月16日,楊箕站隨一號線全線通車而啟用。

2004年,地鐵公司因考慮月台乘客安全和節省能源,決定為營運中的1號線全線加裝月台幕門或半高式安全門,並展開月台風道及管線改造工程[6]。2008年3月,本站一號線屏蔽門系統開始啟用[7]

5號線

在1997年的《廣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研究(最終報告)》中,當時的3號線將在東山口站與1號綫換乘。2003年方案中,3號線成為現時5號線,同時改在本站與1號線換乘,本站正式成為換乘車站[8]

2004年5月28日,5號綫正式開工興建。2009年12月28日,5號線正式通車,本站成為1號線和5號線的換乘車站[9]

空調冷卻塔改造

為改善楊箕站空調不足的情況,本站的空調冷卻塔改造項目於2013年3月28日完成。地鐵公司表示,該工程現建於某地產公司物業上,並改造為下沉式冷卻塔,最大限度降低對環境的影響[10]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