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京馬拉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京馬拉松(日語:東京マラソン、英語:Tokyo Marathon)由日本田徑聯盟(日本陸上競技連盟)與東京都合組的常設機構一般財團法人東京馬拉松基金會(一般財団法人東京マラソン財団)主辦,2007年起每年舉行一次,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之一(其他五個分別是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紐約馬拉松和波士頓馬拉松)[1],也是世界田徑白金標牌馬拉松賽事。此賽事取代1980年至2006年舉辦的東京國際馬拉松。

Remove ads
歷史
第一屆東京馬拉松於2007年2月18日舉辦。然而,在2007年之前的幾年,東京馬拉松實際上包括了兩個馬拉松比賽——偶數年舉行的東京國際馬拉松賽和奇數年舉行的東京-紐約友誼國際馬拉松賽。在1981年,兩項馬拉松比賽都舉行了。然而,由於不可能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月同時舉辦兩場馬拉松比賽,從1982年開始,兩項比賽以交替的形式開始舉辦。
2007年的東京馬拉松也是2007年大阪世界田徑錦標賽的日本運動員選拔賽。參加者的總數被定為3萬人,其中,25000人報名參加了馬拉松,5000人報名參加了10公里跑。
肯尼亞運動員丹尼爾·恩延加和日本運動員新谷仁美分別獲得第一屆東京馬拉松的男女組冠軍。2010年,日本運動員藤原正和是第一個獲得東京馬拉松男子組冠軍的本土選手。
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2020年東京馬拉松僅限精英運動員參賽[2]。2021年東京馬拉松延期到2022年3月6日進行,而2022年東京馬拉松則不再舉辦,[3]取得2022年參賽資格的運動員可以選擇參加2021年(推遲到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其中一屆東京馬拉松參賽[4]。此外所有海外選手都被禁止參賽,參賽名額也自動延續到2023年。[5][6]
2021年東京馬拉松,來自肯尼亞的埃利烏德·基普喬蓋和布里吉德·科斯蓋分別獲得男女組冠軍,都創造了東京馬拉松最好成績。
2022年6月23日,東京馬拉松基金會宣佈2023年《東京馬拉松》正式恢復原有賽事規模,重新開放讓世界各地跑手參賽,名額也恢復疫前的38000名,舉行日期定於2023年3月5日,2022年8月29日至9月9日接受公眾報名,10月4日公佈抽籤結果。是屆的主題為「One Step Ahead」,象徵東京馬拉松走出疫情,重新面向世界,呼籲參加者繼續向前邁進。
2024年東京馬拉松,來自肯尼亞的本森·基普魯托和來自埃塞俄比亞的蘇圖梅·克貝德分別獲得男女組冠軍,刷新了東京馬拉松賽事紀錄。[7]
Remove ads
比賽路線
粗體為變更後的路線。
東京都廳舍前→(都庁通り)→都庁南交差點→(南通り)→議事堂南交差點→(議事堂通り)→議事堂北交差點→【這段賽道和2017年以來的賽道相同】→飯田橋交差點→(外堀通り)→水道橋交差點→(白山通り)→神保町交差點→【這段賽道和2017年以來的賽道相同】→須田町交差點→(中央通り)→上野広小路交差點(折り返し)→須田町交差點→【這段賽道和2017年以來的賽道相同。10公里賽道不經過上野廣小路,而是直接從須田町到日本橋。】→芝五丁目交差點→(第一京浜)→札の辻交差點付近(折返點)→【以下和2017年以來的賽道相同】
簡潔版:東京都廳舍 -> 飯田橋 -> 日本橋(10公里終點) -> 淺草 ->江東(中途點) -> 日本橋 -> 銀座 -> 芝 -> 品川 -> 日比谷公園 -> 東京站(皇居外苑)(全程馬拉松終點)
東京都廳舍前→(都庁通り)→都庁北交差點→(北通り・都道新宿副都心8號)→新都心歩道橋下交差點→(青梅街道・靖國通り・外堀通り)→飯田橋交差點→(目白通り)→飯田橋一丁目交差點→(専大通り)→西神田交差點→(専大通り)→専大前交差點→(靖國通り)→須田町交差點→(中央通り)→日本橋交差點→(永代通り)→茅場町一丁目交差點→(新大橋通り)→浜町中ノ橋交差點→(清洲橋通り)→東日本橋交差點→(清杉通り)→淺草橋南交差點→(江戸通り)→蔵前一丁目交差點→駒形橋西詰→淺草寺雷門前→吾妻橋西詰→駒形橋西詰→蔵前一丁目交差點→(蔵前橋通り)→石原一丁目交差點→(清澄通り)→門前仲町交差點→(永代通り)→富岡八幡宮前(折り返し)→(同じルートを戻る)→蔵前一丁目交差點→(江戸通り・清杉通り・清洲橋通り・新大橋通り・永代通り)→日本橋交差點→(中央通り)→銀座四丁目交差點→(晴海通り)→日比谷交差點→(日比谷通り)→芝五丁目交差點→(第一京浜)→品川駅手前(折り返し)→芝五丁目交差點→(日比谷通り)→ 日比谷交差點→(日比谷通り)→和田倉門→東京站前・行幸通りフィニッシュ (42.195km) (全馬拉松賽事的終點)(全馬拉松42.195km)
Remove ads
東京都廳舍前→(都庁通り)→都庁北交差點→(北通り・都道新宿副都心8號)→新都心歩道橋下交差點→(青梅街道・靖國通り・外堀通り)→飯田橋交差點→(目白通り)→飯田橋一丁目交差點→(専大通り)→西神田交差點→(水道橋西通り・內堀通り)→祝田橋交差點→(內堀通り)→日比谷交差點→(日比谷通り)→芝五丁目交差點→(第一京浜)→品川站手前→(第一京浜)→芝五丁目交差點→(日比谷通り)→ 日比谷交差點→(晴海通り)→銀座四丁目交差點→(中央通り)→日本橋交差點→(永代通り)→茅場町一丁目交差點→(新大橋通り・清洲橋通り・清杉通り・江戸通り)→駒形橋西詰→淺草寺雷門前→吾妻橋西詰→駒形橋西詰→日本橋交差點→銀座四丁目交差點→(晴海通り)→築地→(佃大橋・朝潮大橋・春海橋)→豐洲→東雲一丁目→(都橋通り)→東京國際展示場(江東區有明) (全馬拉松賽事的終點)(全馬拉松42.195km)
Remove ads
時間限制
- 全程馬拉松:7小時
- 10K組:1小時40分
歷屆冠軍

賽事紀錄: (以粗體顯示)
Remove ads
冠軍按國籍統計
參考
備註
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