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棹

中国当代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林棹(1984年5月),中國當代作家,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新南方寫作」派作家,代表作有《流溪》、《潮汐圖》等。

事实速览 林棹, 出生 ...

生平

1984年5月,林棹出生於廣東深圳。大學就讀於西南民族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她從事過賣花等工作,並未投身於寫作。2018年,林棹因病在家休養,母親偶然找出一個硬盤,裡面存儲着她13年前創作的小說《阿維農》初稿,這成為其長篇處女作《流溪》的雛形,這次意外的發現促使林棹重新當起了作家。[1][2]

筆名

林棹拒絕公開自己的本名,她自述是因為在媒體上看到她自己的原名會難受。她的本名用普通話念像某種素食,用粵語念起來像某種肉食。林棹筆名中的「棹」字既指槳和船,又同「桌」。在廣東沿海沿江地區,船過去是重要交通工具,隨着時代變遷而退隱。林棹認為這個字與故鄉、往昔緊密相連,有親近感,也象徵自己在文學創作道路上的探索。[1][3]

寫作風格

在創作風格上,林棹不斷探索,拒絕被定義。她認為自己經驗尚淺,現階段首要任務是認真寫作,將自己的創作路徑應多樣化。她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粵語,如《潮汐圖》前中部用粵語口語、民歌唱段營造珠江畔生活氛圍,如在作品中添加「咁」「乜」「冇」「乸」等口語字詞語。[1][4]

主要作品

  • 《流溪》,小說講述名為張棗兒的女孩在廣東沿海小城的成長經歷。張棗兒身處暴力家庭關係中,周旋於浪蕩情人、破碎母親、暴戾父親之間,最終走向極端成為兇手。小說中讀者可以看到美國小說家納博科夫對於林棹的影響,林棹自述前後讀了二十遍《洛麗塔》,是那種「願意隨時隨地向納博科夫致敬的讀者」。[1]
  • 《潮汐圖》,小說以卡夫卡式設定,主角是一隻19世紀的雌蛙,帶領讀者穿越回19世紀珠三角。雌蛙從珠江水上人家,到廣州十三行,再到澳門奇珍園,最終回歸海洋,親歷世間悲喜。《潮汐圖》創作契機源於2017年,林棹翻畫冊時偶遇的一幅水彩花蝶。該作品獲得第五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首獎。[1][5]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