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桂枝二麻黃一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桂枝二麻黃一湯,顧名思義是由桂枝湯二份及麻黃湯一份相合而組成的方劑,為太陽症處方,辛溫解表輕劑。用於治療服用桂枝湯後汗出太過所產生的病症。其產生的症狀有如瘧疾一般。

事实速览 桂枝二麻黃一湯, 源自 ...

出處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1]

功用

祛癢,治出汗感冒、濕疹、蕁麻疹。

辨症要點

  • 發熱惡寒,且熱多寒少:代表病人抵抗力仍佳。
  • 服用發汗解表藥(桂枝湯)後得大汗出,但不見口渴。感覺忽冷忽熱如得瘧疾,但一日二次以內。
  • 桂枝麻黃各半湯不同點在於,桂枝麻黃各半湯用於尚未發汗,而桂枝二麻黃一湯則是用於已發汗的情況,而且前者發熱惡寒如瘧的狀況是一天發作次數較多,熱多寒少;而後者一日最多發作二次。除此之外,此二方的表症皆為熱多寒少。[2]
  • 若脈微弱者,不可用此方,要改用桂枝二越婢一湯[3]
  • 身癢:病邪不能從汗排出(當汗不汗或汗出不澈),尚停留在皮膚下方,所以一定發癢;(若病邪至經筋則痛)[4]

方劑組成(漢制)

桂枝一兩十七株、芍藥一兩六株、麻黃十六株,去節、生薑一兩六株,切、杏仁十六個,去皮尖、甘草一兩二株,炙、大棗五枚,擘。[1]

方義

  • 麻黃湯、桂枝湯,前者用於無汗之太陽症,後者則用於有汗,兩者本來界限分明,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張仲景又將兩個方子合在一起用。[3]本方桂枝湯的劑量比麻黃湯多出一倍,亦可推知該方劑應用於有汗之症。
  • 麻黃宣肺,杏仁潤肺,二者合用可以預防麻黃讓肺中津液流失太過。
  • 桂枝解肌強心,讓肌肉鬆弛,亦方便將表皮的病邪從汗排出。[5]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