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桑吉號撞船事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桑吉號撞船事故發生於2018年1月6日,當時一艘懸掛巴拿馬權宜船旗的伊朗油輪桑吉號,正從伊朗前往韓國,當時船上裝有13.6萬噸(96萬桶)天然氣凝析油,在距離中國上海160海里(300公里)的海域與懸掛香港區旗的長峰水晶號(CF Crystal)貨船相撞 。撞船後不久,桑吉號便起火;經過一周的大火和航行後,它於1月14日沉沒。[1]
桑吉號上32名船員全部遇難。[1]
Remove ads
碰撞
2018年1月6日晚,北京時間8點左右,一艘裝有136,000噸(960,000桶)從北方-南帕斯天然氣田開採的天然氣凝析油桑吉號油輪,從伊朗阿薩盧耶出發,計劃前往韓國大山邑交付給韓國石化公司韓華道達爾。桑吉號在距離中國上海的160海里(300公里)的東海海面上與香港籍貨輪長峰水晶號相撞並起火。[2][3][4]
桑吉號是蘇伊士型的雙殼油輪,隸屬於伊朗國家油輪公司,全長274.18公尺(899英尺6英寸),總噸位為85,462,載重噸位為164,154公噸(180,949短噸)。[5]油輪於2008年由現代三湖重工業在韓國靈岩郡建造。
與桑吉號發生碰撞的長峰水晶號是一艘散貨船,當時從美國卡拉馬出發,目的地是中國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船上裝載了64,000公噸(71,000短噸)的穀物。[3][6]這艘船是由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於2011年為長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所建造的,並由上海中波國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7]長峰水晶號為巴拿馬型散貨船,總噸位為41,073噸,載重噸位為71,725公噸(79,063短噸)。撞船事件發生後,長峰水晶號的21名船員全部獲救。[4]長峰水晶號於1月10日駛入舟山港口。[8]
Remove ads
大韓民國海洋警察廳和美國海軍協助中國當局搜尋失聯的桑吉號船員,儘管油輪有爆炸的危險,但搜尋仍繼續進行。[9][10]1月8日,一名桑吉號船員的屍體被發現。[11]據報道,桑吉號在1月10日開始爆炸。韓國韓國海洋水產部表示,大火可能燃燒長達四個星期。[12]
2018年1月12日,鹿兒島的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桑吉號於1月10日下午來到日本專屬經濟區。1月11日下午位於奄美大島西北300公里(186英里)。[13]
1月13日,一支中國救援隊從桑吉號上的一艘救生艇中發現了兩具屍體,並從艦橋上發現了船載航程資料記錄儀。中國派出的四人救援隊雖然配備了呼吸機,由於風向突變,為避免受到有毒煙霧傷害,四人救援隊在登上桑吉號後不到半小時就被迫離開。[14][15]
1月14日下午4:45,桑吉號油輪沉沒,30名伊朗船員和2名孟加拉國船員全部罹難。[15][16]伊朗海事機構負責人告訴美聯社:「沒有希望找到倖存者。」[17]
1月17日,中國交通運輸部宣布, 桑吉號的殘骸位於海底115公尺(377英尺)處。
Remove ads
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18],由於此次事故,一個13乘11公里(7.0乘5.9海里)大小的油污在海面上形成,並在風向影響下朝日本漂移。天然氣凝析油是一種高揮發性、劇毒的液體,對環境極為有害。[19]除海面油污外,沉船處還有剩餘的天然氣凝析油和船用燃油,威脅着海底環境。船用燃油估計有2,000公噸(2,200短噸)。[20]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進一步討論了對環境的影響,稱發生漏油的那片東海海域是魚類產卵的位置,以及鯨魚的所經之處。《紐約時報》還將桑吉號沉船事件與阿拉斯加港灣漏油事件進行了比較。[21]
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和南安普敦大學研究人員基於計算機模擬,通過在高分辨率下2006-2015年期間全球氣候模式世界洋中使用拉格朗日粒子跟蹤和回測洋流的方法繪製了潛在污染區域的地圖,並估計污染將在三個月內到達韓國沿海地區。[22]基於桑吉號沉沒位置進行模擬,同一研究人員隨後估計,由於強烈的黑潮影響,污染可能會在一個月內抵達日本。[23]研究人員推測桑吉號油污已到達奄美大島,[24]預計油污可能還會到達琉球群島,並可能影響那裡的珊瑚礁。[25]但是,中國國家海洋局在青島使用的海洋環流模型則顯示另一條污染路徑,該路徑將繞過日本的沿海水域。[26]
《紐約時報》聲稱,環境損害,包括可能的海灘污染以及對漁業的損害,可能是巨大的,將由有關方面及其保險人賠償。[27]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一份報告指出,桑吉號的油污的大小已增加到100平方公里(40平方英里)。[28]
與原油泄漏相比,天然氣凝析油的揮發性使其對環境的影響則有所不同。《自然》雜誌的一份報告指出,由於和原油存在差異,此次漏油事故最重要的一點是其對海域周圍居民的毒性作用可能是一時的,所以不必過於擔心天然氣凝析油沉積或污染海灘。[2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