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梨形鞭毛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梨形鞭毛蟲病(giardiasis)又稱藍氏賈第鞭毛蟲病,簡稱賈第蟲病[3][4],北美俗稱「河狸熱」(beaver fever)[5],是由藍氏賈第鞭毛蟲寄生於多種哺乳動物(含人類)的小腸及膽囊引起的原蟲病(寄生蟲病)[6],為流行性腹瀉及旅行者腹瀉的常見病因,水是主要的傳播媒介。
感染賈第蟲後,約有一成的患者毫無症狀 ,大多患者可能的症狀為腹瀉、腹痛及體重減輕 。嘔吐,糞便有血或發燒則相對少見[1],通常症狀始於接觸鞭毛蟲後 1~3 週,如不接受治療,最久會在六週後發病[2]。
賈第蟲散佈的方式是,含有賈第鞭毛蟲囊腫的糞便污染了食物或飲水後被人吃或喝下肚.,也可能在人與人之間或從動物傳到人類身上。風險因子有生食、換尿布、飼養犬類或到發展中國家旅遊。賈第鞭毛蟲囊腫可在冷水中存活將近三個月;確診方法是做糞便檢驗[1]。
典型的預防方式是促進環境衛生,沒有症狀的患者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若症狀顯現,往往會使用梯尼達諾或甲硝唑。感染後的患者可能會暫時出現乳糖不耐的情形,此時則會建議避免飲用奶類幾週 ;也可能對服用的藥物產生抗生素抗藥性[1]。
賈第蟲是全球最常見的人類寄生蟲之一。2013 年,全球約有 28 億患者罹患此症並顯現症狀[6]。,已開發國家約佔 7%,但在發展中國家卻高達 30%;世界衛生組織將此症列為被忽視熱帶病 [1]。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