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民雄鄉
臺灣嘉義縣的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民雄鄉,舊稱「打貓」[5],位於臺灣嘉義縣中心,南隔牛稠溪與嘉義市連接,為嘉義都會區的衛星城市。全境面積約為85.4969平方公里,人口約有7.0萬人[2][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818人,是嘉義縣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亦為臺灣人口第三大鄉[註 1][4]。
民雄鄉早期為隸屬平埔族的洪雅族打貓社人的活動場域[5],隨著明鄭時期實行屯田政策,清代前期大量移民陸續入墾,開發甚早[6]。戰後1970年代起因有民雄、頭橋工業區與中正大學的設立,大量商業與服務業機能進駐,使其市街區域擴大,是嘉義縣工業與教育業最為集中的地區,且大專院校數量為嘉義縣之最[7]。
Remove ads
歷史
民雄鄉舊稱「打猫」[5],源自洪雅族平埔族中樞社名,打貓一詞由來有兩派說法。其一為打猫派,臺語漢字裡頭犬字邊的「猫(bâ)」是台灣山區常見的靈貓科動物,台語稱為「果子猫(kué-tsí-bâ)」,即華語的果子貍,這派認為荷蘭文獻1636年即有記載當地的平埔族社名為「Dovaha」[8]:251(擔貍社),用臺語音譯為「打猫(Tá-bâ)」。而臺語漢字「猫(bâ)」與日文漢字「猫/ネコ neko」字形相似,但日文「猫」是指貓科動物而非台語「猫」指的靈貓科動物,[9]在日治時期逐漸混同,因而改發為「打貓」(Tá-niau)。[10]其二為打貓派,引用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的說法,認為過去台語漢字貓、猫並沒有像現今分的這麼清楚,過去識字人口也不多,不太可能因為寫錯字而導致發錯音,且地名應是口耳相傳而非靠寫字,所以認為可能古時候就已經叫「打貓」(Tá-niau),因而推論當初的打貓社名為「Taneaw」。有學者認為,台灣地名的台語「猫(bâ或vâ)」,在清治1870年代轉變為官話「貓」,可能與執行開山撫番政策的駐台官員更動有關。[註 2]正開始執行開山撫番的1875年,英國駐淡水副領事阿赫伯(Herbert J. Allen)與馬偕、李庥牧師邀約在台灣旅行,以及在廈門經商的英國人柯樂(Arthur Corner)前往台灣旅遊的遊記,各將打貓記載為「Tamao」、「Tarniou」。[12]:177,187[13]:264[14]:551879年《台灣輿圖並說》在輿圖上標示「打猫街」,[15]說略與道里卻描述為「打貓街」。[16]
日治時1898–1904年所調製的《臺灣堡圖》,其上「打猫」的臺灣語假名標為「ターニヤウ」[17](歷史假名遣ターニヤウ音為 Tā-nyō)或「ターニヨー Tā-nyō」[18],表示此時臺語已經發為「Tá-niau」。1920年前設立打猫區,隸屬嘉義廳打猫支廳,管轄打猫南堡內之打猫街、東勢湖庄、菁埔庄、蕃仔庄、雙援庄、竹仔腳庄、好收庄、崙仔頂庄、頂藔庄、新庄仔庄、田中央庄、江厝庄、牛斗山庄、鴨母坔庄、牛稠溪庄。1920年(大正9年)台灣地方改制,日本官方認為「打猫」地名不雅,在日語中「猫」被視為是「貓」的異體字,所以「打猫」兩字的發音被發為「打貓」的「Da-byō」,總督府改以日文漢字近音詞「民雄(日語訓讀たみお Tami-o)」轉譯[19],在此設置「民雄庄」,劃歸台南州嘉義郡管轄。
中華民國執政後直接沿用日文漢字「民雄」改以漢語發音,初期改為台南縣嘉義區民雄鄉,1950年(民國39年)改為嘉義縣民雄鄉至今。1953年(民國42年)村里行政區域調整,二十二村分成為二十八村;1978年(民國67年)依村里行政區劃分調整合併實施方案併分為二十六村;1994年(民國83年)興南、雙福調整分村,而成為目前之二十八村。而打貓一詞仍存在當地人口中,依《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今之發音為「Tánn-niau」。
Remove ads
地理
民雄鄉位於嘉義縣中北部,嘉南平原東北端。北毗大林鎮、溪口鄉,西臨太保市、新港鄉,東鄰竹崎、梅山兩鄉,南隔牛稠溪與嘉義市相接[20]:1。全境地勢平緩,地勢由東向西傾斜[20]:2。
內埔子水庫,又稱為虎頭崁埤或大埤,位於本鄉松山村境內。
民雄鄉的氣候為夏熱冬暖,降雨量集中在夏季[21]。年均溫約為攝氏24度,月均溫最高為7月的28度,最低為1月的16度[20]:2。年平均降雨量約在1,500至1,600毫米之間[21],全年乾濕兩季分明,雨季為每年4月至9月,當中6月至8月因熱雷雨與颱風雨盛行,降雨量充沛,約佔全年降雨量的九成;乾季為10月至3月,降雨量低於全年的一成[20]:3。
根據嘉義縣民雄戶政事務所、嘉義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4年底民雄鄉戶數約2.7萬戶,人口約7.0萬人[2][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818人,是嘉義縣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4]。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福樂村與東興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7,830人與525人[2],其中福樂村也是嘉義縣人口最多的村里[3]:人口密度最高與最低的村分別是金興村與東興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里10,038人與135人[22][2]。
Remove ads
政治
民雄鄉公所是民雄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民雄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嘉義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民雄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5個附屬機關[25]。
民雄鄉民代表會是民雄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民雄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民雄鄉民代表會共有13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4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6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3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26]。
- 民雄鄉轄下共有28村,分列如下:
- 嘉義縣警察局民雄分局
- 民雄派出所
- 民興派出所
- 北斗派出所
- 豐收派出所
- 菁埔派出所
產業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航太暨無人機院區[28](興建中)
- 民雄工業區
- 頭橋工業區
- 桂林手工包子
- 阿吉麵攤
- 南意麵
- 民雄肉包
- 旺萊山鳳梨酥
- 民雄鵝肉
- 椪皮麵(炸豬皮麵)
宗教信仰
- 縣定古蹟民雄大士爺廟(嘉義縣定古蹟),位於中樂村中樂路81號。
- 慶誠宮:創立於嘉慶十四年,主祀天上聖母,位於中樂村中樂路64號。
- 保安宮騎虎王廟:位於中樂村文化路37號。
- 雙援玄聖宮:創立於清代,重建於1983年,主祀開漳聖王,位於平和村雙援16之1號。
- 民雄保生大帝廟:創立於乾隆十九年,主祀保生大帝,位於西安村民族路54號。
- 廣安宮:創立於1736年,主祀三山國王,位於興中村江厝店12號。
- 順天宮:建廟於道光二十八年,主祀池府千歲,源自南鯤鯓代天府,位於中央村田中央77號。
- 好嘉宮:創立於1933年,主祀保生大帝,位於平和村頂店仔7之1號。
- 穀豐宮(五穀王廟):主祀五穀先帝,又稱神農大帝,同祀五府千歲、開臺聖王、司命灶君、太乙真人,位於豐收村好收38號[29]。
- 德和禪寺:初稱「德和佛堂」,原屬龍華齋教,現為佛教道場,位於東榮村中庄25號。[30]
- 海恩淨寺,位於松山村松子脚27之2號。[31]
-
頭橋教會禮拜堂及廣場
-
民雄教會禮拜堂及中庭
-
民雄教會路側看板
- 民雄鄉召會:約為1989年設立,地址設於建國路二段省道旁巷弄,另於三興村亦有大專學生中心的設置,人數約為百餘人。
- 台灣信義會雙福教會
- 民雄靈糧堂
- 傳愛浸信會
- 真耶穌教會民雄教會
- 雙福教會嘉大民雄牧區
- 小德蘭天主堂:位於文化路28-1號,教會本身有103年歷史,禮拜堂則有68年歷史。
教育
- 嘉義縣立民雄國民中學
- 嘉義縣立大吉國民中學
- 嘉義縣民雄鄉民雄國民小學
- 嘉義縣民雄鄉三興國民小學
- 嘉義縣民雄鄉東榮國民小學
- 嘉義縣民雄鄉松山國民小學
- 嘉義縣民雄鄉福樂國民小學
- 嘉義縣民雄鄉大崎國民小學
- 嘉義縣民雄鄉秀林國民小學
- 嘉義縣民雄鄉興中國民小學
- 嘉義縣民雄鄉菁埔國民小學
交通

- 嘉義縣公車處
- 102 嘉義-埤角-松仔腳
- 106 嘉義-中正大學-故宮南院-高鐵嘉義站(台灣好行故宮南院線)
嘉義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是嘉義縣政府推動的自行車租賃系統[34],2023年開始規劃建置[35][36],由微笑單車股份有限公司得標[34][37][38],2024年7月3日開始試營運,民雄鄉已於2024年7月3日啟用「YouBike公共自行車系統」[39]。資料截至2024年12月5日,YouBike 2.0系統已在民雄鄉設有21個租賃站點[40],可甲地借車、乙地還車[註 3] [39],提供民眾租借使用[41]。
觀光旅遊

圖集
-
民雄鄉立圖書館
-
2015嘉義縣民雄產業暨觀光文化季「玩樂趣民雄」
-
大士爺廟
-
慶誠宮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