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傑羅姆·大衛·沙林格

美國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Remove ads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英語:Jerome David Salinger,J. D. Salinger,/ˈsælɪnər/,1919年1月1日—2010年1月27日),簡稱J·D·塞林格,是一位美國作家,以著作《麥田捕手》而聞名。塞林格在紐約曼哈頓長大,於中學時期開始撰寫短篇小說。其中幾篇在20世紀40年代初於《Story英語Story (magazine)》雜誌上發表[1],接著塞林格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開始服役。1948年,他在《紐約客》雜誌上發表了備受好評的小說《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此後,該雜誌成為塞林格多數作品的發表處。2010年1月27日,塞林格在新罕布夏州科爾尼許英語Cornish, New Hampshire的家中自然死亡。[2][3][4]

事实速览 傑羅姆·D·沙林格Jerome D. Salinger, 出生 ...

塞林格的《麥田捕手》一經出版便受到了熱烈的追捧,此書以迷惘少年霍爾頓·考爾菲德英語Holden Caulfield為主角,該角色對青少年讀者的影響十分深遠。[5] 此書受到許多爭議[a],而它的成功也引發了公眾對其作者塞林格的注意。但塞林格並不喜歡這類關注,因此他開始隱居,更少發表作品。在1951年的《麥田捕手》後,塞林格出版了短篇小說集《九故事(1953)》;包含一部中篇和一部短篇小說的《弗蘭妮與祖伊(1961)》;包含兩部中篇小說的《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1963)》。塞林格發表的最後一部作品是《哈普沃茲16,1924》,該小說於1965年6月19日發表在紐約客雜誌。

塞林格十分厭惡人們對他私生活的窺探。他在20世紀80年代對傳記作家伊恩·漢密爾頓英語Ian Hamilton (critic)提起了訴訟。90年代末,有兩位親近塞林格的人(前女友喬伊斯·梅娜格英語Joyce Maynard和女兒瑪格麗特·塞林格)分別發表了關於塞林格的回憶錄。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經歷

Thumb
塞林格的童年在曼哈頓公園大道1133號度過

1919年1月1日,塞林格出生在紐約的一個猶太富商家庭,幼年時在曼哈頓西城的公立學校接受教育。[6] 1939年,他們一家搬往公園大道,因此塞林格入讀了附近的麥克伯尼學校英語McBurney School[7] 塞林格難以適應新學校的生活,他採取了一些措施迫使自己適應,例如自稱「Jerry」。[8] 他的家人叫他「Sonny」。[9] 在麥克伯尼學校就讀期間,塞林格曾組織擊劍隊,為校園報刊撰寫文章,出演戲劇。[7] 塞林格的父親認為塞林格「有內在的戲劇天賦」,但反對塞林格成為一名演員。[10]

15歲時,塞林格被父親送到賓夕法尼亞州谷堡軍事學校英語Valley Forge Military Academy and College[7] 塞林格自述在軍事學校期間,常「躲在被窩下,藉着手電筒燈光」寫小說。[11] 該校的檔案顯示他是個「平凡」的學生,他的IQ測試分數在111-115之間,略高於平均水平。[12][13]

1936年塞林格從軍事學校畢業,進入紐約大學主修特殊教育,但沒多久又放棄離校。[14] 1937年他被做火腿進口生意的父親送到奧地利維也納學做肉品生意。[15] 塞林格對生意中的屠宰場面感到噁心,於是決定選擇另一條不同的職業道路。他對肉品生意的厭惡以及對父親的拒斥很大程度上促使他後來成為了一名素食主義者[16]

塞林格在納粹統治奧地利前離開維也納,然後於1938年進入了烏爾辛納斯學院英語Ursinus College。塞林格為烏爾辛納斯學院的校園報刊寫了幾篇名為「 J.D.S.的跳過文憑」的專題文章; 從厚臉皮的觀察到電影評論,大多數包含簡短的內容。 他還曾用筆名「傑羅姆·塞林格」擔任烏爾辛納斯學院戲劇評論家。[17] 在一封1963年給烏爾辛納斯學院的信中,塞林格自稱對在此度過的學習時光感到「非常高興」。

後來塞林格轉入哥倫比亞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念夜間部寫作課程,教師是《Story英語Story (magazine)》雜誌的資深編輯惠特·伯內特英語Whit Burnett。據伯內特回憶,塞林格在課程前段表現平平,直到第二學期快結束時「突然活了過來」,並完成了三個故事。[18] 伯內特認為塞林格的故事很有技巧,並將其中一篇故事《年輕的夥伴》送到了《Story》雜誌發表。[18] 這部作品發表於《Story》雜誌1940年3-4月刊。伯內特因此成為了塞林格的導師,他們間的通信維持了許多年。[8][19]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2年,塞林格開始和名作家尤金·歐尼爾的女兒烏娜·歐尼爾交往。儘管他注意到烏娜·歐尼爾非常自戀(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小烏娜無助的愛着小烏娜」),但塞林格仍時常打電話給她,並寄出長長的情書。[20] 這段戀情終究沒能成功,之後塞林格在報上看到了烏娜和著名演員卓別林結婚的消息。[21]

1941年,塞林格也曾在加勒比的郵輪上短暫擔任活動領隊。[22] 同年,塞林格開始向《紐約客》雜誌投稿,但大多數作品都被退回,包括《三人午餐》、《兌水飲料獨白》、《我和阿道夫·希特勒一同上學》。不過在1941年12月,短篇《麥迪遜的輕度反叛英語Slight Rebellion off Madison》被雜誌接受,該小說背景設在紐約曼哈頓,講述了一位名為「霍爾頓·考爾菲德」的叛逆少年「戰前的不安」。[23] 然而當月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後,該故事被認為「不適合發表」,塞林格感到十分難過。這部短篇最終在1946年刊出。[23] 1942年春,在美國宣布參戰幾個月後,塞林格入伍,加入了美國陸軍第4步兵師第12步兵團英語12th Infantry Regiment (United States)[22] 塞林格參與了諾曼底登陸猶他海灘戰,突出部之役以及許特根森林戰役[24][8]

在從諾曼底進入德國的途中,塞林格與歐內斯特·海明威見了面,當時海明威在巴黎擔任戰地記者。[25] 塞林格驚訝於海明威友好謙遜的態度,認為他比公眾形象更「柔和」。[26] 海明威也對塞林格的寫作能力感到十分驚奇,他表示塞林格擁有驚人的天賦。[5] 兩人就此開始通信;塞林格在1946年7月寫給海明威的信中說,他們間的談話是他在戰爭中為數不多的美好回憶[26],然後他又補充說自己正在創作一部關於「考爾菲德」的劇本,他期望自己能夠親自出演這部劇本。[26]

而後塞林格被指派加入反間諜工作,加入代號為「里奇男孩」的部隊。在這份工作中,塞林格需要利用自己流利的法語和德語審問戰俘。[27] 1945年4月,塞林格被調往達豪集中營下屬的考弗林集中營英語Kaufering concentration camp complex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塞林格參與了五場戰役,並被授予上士軍銜。[28][29] 戰爭令塞林格恐懼,德國投降後,塞林格因戰鬥應激反應英語Combat stress reaction不得不入院數周。[30][31] 塞林格後來對自己的女兒說「無論你活多久,都沒法把燒焦的血肉的氣味從鼻子裡清除」。[27] 他之後寫了多本以戰爭為題材的短篇小說[32],例如以受創傷士兵為敘述者的《為埃斯米而作——既有愛也有污穢悽苦》。在軍隊服役期間,塞林格繼續寫作,他在《Collier's英語Collier's》和《星期六晚郵報》發表過數篇小說。塞林格也持續向《紐約客》投稿,但從1944-1946年間的所有投稿都被退回,包括1945年投出的15首詩。[23]

戰後生活

1946年塞林格退伍,回到紐約開始專心創作。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麥田捕手》1951年出版,獲得了很大的反響,塞林格一舉成名。塞林格之後已出版的作品包括了收錄了九篇他在紐約客等雜誌上發表過的短篇故事的《九個故事》、(1953年)《弗蘭妮與祖伊》(1961年)、《西摩簡介》(1963年),但反響都不像《麥田捕手》那麼熱烈。塞林格擅長塑造早熟、出眾的青少年的形象。

《麥田捕手》獲得成功之後,塞林格變得更孤僻。他在新罕布什爾州鄉間的河邊小山附近買下了90多英畝的土地,在山頂上建了一座小屋,過起了隱居的生活。塞林格雖然從未放棄寫作,但在1951年之後,就很少公開出版自己的作品。他後期的作品也越來越傾向於東方哲學禪宗

1999年,塞林格在34年沒有發表任何作品後終於發表了新的長篇小說《哈普沃茲16,1924》。《哈普沃茲16,1924》最早是以短篇的形式出現在1965年的《紐約客》上。塞林格將這部作品授權一個小的出版公司,但是到現在他的作品都還沒有出版。

Remove ads

去世

Thumb
塞林格去世後,美國國家肖像畫廊為其展示的肖像[33]

塞林格於2010年1月27日在新罕布夏州的家中過世,死因為自然死亡,享壽91歲。[3][34] 塞林格的文學經紀人告訴《紐約時報》,塞林格在2009年3月摔傷了髖骨,不過身體尚好,直到2010年初迅速惡化。[35] 他的第三任妻子科琳·奧尼爾·塞林格和兒子馬特·塞林格英語Matt Salinger成為了其遺產執行人。[35]

個人生活

沙林傑在歐洲期間曾經與一個女醫生結婚,但不久便離異。1953年他與一個叫克萊爾·道格拉斯(Claire Douglas)的女學生相識,兩人後來在1955年結婚,但是後來又離婚。1972年沙林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個名叫喬伊斯·梅納德(Joyce Maynard)的耶魯大學女學生的文章和照片,立即被她吸引,兩人開始通信。兩人的關係在十個月後破裂。

2000年,沙林傑與第二任妻子克萊爾·道格拉斯的女兒瑪格麗特·沙林傑出版了《夢的守望者:一本回憶錄》一書。書中她披露了很多沙林傑不為人知的秘密,像沙林傑經常喝自己的尿、很少和克萊爾做愛,禁止她走訪親友等。

作品列表

書籍

更多信息 原名, 中文譯名 ...
Remove ads

已發表的故事

更多信息 原名, 中文譯名 ...

未發表的故事

更多信息 原名, 中文譯名 ...
Remove ads

媒體形象及參考

參考資料

注釋

  1. 參見 Beidler 的《A Reader's Companion to J. D.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ISBN 978-1603810135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