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泉大津市

日本大阪府的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泉大津市
Remove ads

泉大津市(日語:泉大津市いずみおおつし Izumiōtsu shi */?)是位於日本大阪府中南部(泉北地域)的行政區劃,西臨大阪灣,沿海區域屬於堺泉北臨海工業地帶日語堺泉北臨海工業地帯,主要以物流業倉庫為主。此外由於過去本地為和泉棉花的集散地,後逐漸發展出纖維相關工業,現本地出要產業為被子

事实速览 泉大津市 泉大津市, 日文轉寫 ...

「泉大津」之名來自於過去這裡是和泉國國府的外港(國津)。[2]

Remove ads

人口

Thumb
泉大津市人口分布圖
泉大津市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布比較圖
(2005年資料)
泉大津市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布圖
(2005年資料)
紫色是泉大津市
綠色是全國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泉大津市人口變化
1970年 59,437人
1975年 66,250人
1980年 67,474人
1985年 67,755人
1990年 67,035人
1995年 68,842人
2000年 75,091人
2005年 77,673人
2010年 77,548人
2015年 75,897人
2020年 74,412人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日語統計センター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歷史

過去本地屬於和泉國和泉郡,「大津」的地名最早出現於奈良時代鎌倉時代在此曾建有大津城(眞鍋城)。

江戶時代在和泉國曾大規模的栽種綿花,由於本地為當時和全國主要的港口,和泉國的棉花都會運往此在以船隻送往大坂,也由於成為棉花的集散地,開始發展出棉花相關加工產業,在江戶時代就曾生產真田紐日語真田紐明治時代後則開始生產被子

現在的轄區在江戶時代大多為一橋德川家的領地,明治維新後被劃入堺縣,1881年隨著堺縣被併入大阪府。1889年實施町村制時,分屬大津村穴師村日語穴師村上條村日語上条村 (大阪府)三個行政區劃[2];大津村於1915年改制為大津町,1931年併入穴師村和上條村,再於1942年改制為市[2],但因為當時在滋賀縣已經有大津市,在市級行政區劃名稱不重複的原則下,決定冠上和泉國的「泉」,成為泉大津市

改制為市時的轄區面積僅8.2平方公里,但隨著沿海地區不斷填海造陸作為工業區使用,現面積已擴張至13.49平方公里。[2]

Remove ads

變遷表

更多信息 1889年4月1日, 1889年 - 1926年 ...

交通

南海本線泉大津車站自轄區中間以南北向通過,市區內主要車站為南海電氣鐵道西日本旅客鐵道阪和線也從轄區東側和和泉市交界處通過,雖然未在轄內設有車站,但由於位於和泉市境內的和泉府中車站距離泉大津市僅有200公尺,也成為市內主要使用的鐵路車站之一。

鐵路

姊妹、友好城市

日本

海外

本地出身之名人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