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法伯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伯病
Remove ads

法伯病(英語:Farber disease),又名法伯脂肪肉芽腫病神經酰胺酶缺乏症纖維細胞性異常粘多糖病脂肪肉芽腫病[2]:545,是一種極為罕見的(迄今為止全球已報道80例[3])常染色體隱性溶小體儲積症,其特徵為神經酰胺酶英語ceramidase缺乏,導致脂肪物質鞘脂積累,進而導致關節、肝、喉、組織及中樞神經系統異常。正常情況下,神經酰胺酶英語ceramidase可分解人體細胞中的脂肪,而法伯病患者體內負責產生此酶的基因發生突變,因此脂肪物質不能分解,積聚在人體各個部位。

事实速览 法伯病, 異名 ...
Remove ads

命名

法伯病以美國兒科病理學家西德尼·法伯的姓氏命名[4][5]

遺傳病學

法伯病被認為與ASAH1英語ASAH1基因缺陷有關[6]

診斷

法伯病通常於新生兒出生後幾週即會發作,也可能於晚年發生。帶有法伯病之經典型態的孩子通常會在出生後幾週即有症狀。症狀可能包含中度生理能力困難以及吞嚥困難。 患者的肝、腎、心臟也可能受到感染。隨著病程發展,其他症狀可能包含嘔吐、關節炎、(淋巴結)腫脹、關節腫脹、關節攣縮(關節附近之肌肉或肌腱慢性流失)、聲音沙啞、關節附近之黃瘤增厚。 有呼吸困難之患者可能需要插管。

治療

目前沒有針對法伯病的特定治療方法。 可能會開立皮質類固醇來緩解疼痛。 骨髓移植可能有助於改善肺部或神經系統併發症較少或沒有的患者的肉芽腫(發炎組織的小腫塊)。 年長患者則可透過手術縮小或移除肉芽腫

預測

多數法伯病患兒2歲便死於肺病。最嚴重者出生後不久便診斷出肝脾大英語hepatosplenomegaly,後者通常6個月內死亡。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