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法國海外部分
法国治下之所有海外集体及领地的集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法國海外部分(法語:France d'outre-mer 或 les Outre-mer),又稱海外省及大區與海外集體(法語:départements et régions d'outre-mer et collectivités d'outre-mer,DROM-COM)或海外省與海外領土(法語:départements d'outre-mer et territoires d'outre-mer, DOM-TOM),是除歐洲法國本土外的法蘭西共和國領土。這一部分繼承自原先的法蘭西殖民帝國,分布於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以及印度洋,實行着和本土不相同的政治和司法制度。
各海外部分在法國國民議會及法國參議院中都有自己的代表。所有海外部分的居民皆爲法國公民,因此有權選舉法國總統,以及參與歐洲議會選舉(2019年前,所有法國海外部分組成法國海外領土選區,但2019年之後,法國決定合併所有選區並以單一法國選區參加歐盟議會選舉)。
幾乎所有法國海外部分分別屬於法國海外省或海外集體。兩者在行政及法律上的差別巨大。海外省的地位與法國本土的省份地位一樣,唯一的差別只是海外省的地理位置不在歐洲。而根據法國憲法,所有在法國本土適用的法律,同時亦適用於海外省,除非有另外聲明,因此海外省並無權立法。但海外集體卻保留一定程度的立法權,除了某些方面爲法國中央政府負責(例如國防,國際關係,貿易與貨幣政策,司法及行政法等)。海外集體由法國海外部所負責,海外集體可建立當地議會,與法國議會及法國政府一共施政。(新喀里多尼亞既不是海外省,亦不是海外集體,而根據努美阿協定保持特殊地位。)
法國海外部分面積共119,396平方公里,佔法蘭西共和國面積的18%。[1]海外部分有專屬經濟區 9,825,538 平方公里,佔全法國專屬經濟區面積的96.7%。[2] (以上數據均不包括法國南部和南極領地的阿黛利地。該島位於南極洲,而根據1959年南極洲條約,各國對南極洲的主權宣稱皆不被承認)
Remove ads
各海外部分不同的憲制地位
海外集體爲法國2003年3月28日憲法改革中新創造的行政單元。各海外集體皆有權爲地區立法。
- 法屬玻里尼西亞:1946年-2003年爲法國海外領土。2003年後爲海外集體。2004年被賦予「法蘭西共和國內部的海外國家」(法文:pays d'outre-mer)地位,並設立波利尼西亞總督一職爲政府元首(法文中該頭銜爲 Président),但非國家元首。法國憲法委員會解釋稱,該職設立並不產生新的行政單元。
-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1976年-1985年爲海外省;1985年-2003年爲特殊地位海外領土;2003年後爲海外集體。雖被定義爲海外集體,但其法文全稱爲「聖皮埃爾和密克隆領土集體」。
- 瓦利斯和富圖納:1961年-2003年爲海外領土;2003年開始成爲海外集體。但在法文語境依然經常被稱爲「領土」(Territoire des îles Wallis et Futuna——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領土)
- 法屬聖馬丁和聖巴泰勒米:2003年,兩地通過公投脫離瓜德羅普。[3]2007年2月7日,法國議會通過法令給予兩地海外集體地位。[4]根據里斯本條約,法屬聖馬丁仍屬歐盟。[5]
在法國議會的席位
2018年,所有法國海外部分的人口約有2,790,000人,佔整個共和國人口的4.1%。[7]所有海外部分在法國議會(國民議會及參議院)皆有各自的代表。
海外部分在國民議會中有27個席位,佔所有577席位中的4.7%。
- 留尼汪:7席
- 瓜德羅普:4席
- 馬提尼克:4席
- 法屬波利尼西亞:3席
- 法屬圭亞那:2席
- 馬約特:2席
- 新喀里多尼亞:2席
- 法屬聖馬丁及聖巴泰勒米:1席
-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1席
- 瓦利斯和富圖納:1席
海外部分在參議院中佔席21席,佔所有348席中的6.0%。
- 留尼汪:4席
- 瓜德羅普:3席
- 馬提尼克:2席
- 法屬波利尼西亞:2席
- 法屬圭亞那:2席
- 馬約特:2席
- 新喀里多尼亞:2席
- 法屬聖馬丁:1席
- 聖巴泰勒米:1席
-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1席
- 瓦利斯和富圖納:1席
列表
- 新喀里多尼亞、法屬玻里尼西亞、法屬南方和南極洲領地為正式旗幟。其他地區為非正式旗幟。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