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瀏陽八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八景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的地名並稱,通常是對某個特定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和文化景觀的集稱,一般以四字命名[1];時常配以詩詞與水墨畫作品。八景文化起源於魏晉時期,在兩宋趨於成熟並流傳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至明清時期,八景文化已經在中國廣布[2]。
瀏陽八景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瀏陽市8個具有代表性的名勝景點的統稱,其最早見於清朝乾隆時期文人周忠信《浪淘沙》詞內,以後又被同治時期的《瀏陽縣志》一書所登載;但因為時過境遷,八景中的部分景觀已經湮滅[3],出於促進地方旅遊產業發展的需要,2014年7月,瀏陽市旅遊局重新評選了「瀏陽新八景」[4]。
同治《瀏陽縣志》版瀏陽八景
更多信息 名稱, 地點 ...
名稱 | 地點 | 圖片 | 備註 |
---|---|---|---|
中州風月 | 瀏陽河中的狀元洲 | ![]() |
中洲又名狀元洲,位在荷花街道和淮川街道分界的瀏陽河中,蜿蜒伸展達1公里,以清風明月著稱;1979年因位在中洲下游的大栗坪水電站閘壩建成,導致瀏陽河水位抬升而沉沒[5]。 |
巨湖煙雨 | 西湖山28.1372946°N 113.6098722°E / 28.1372946; 113.6098722 (巨湖煙雨) | ![]() |
一作「大湖煙雨」[6],巨湖為民間傳說中位在瀏陽淮川街道城西社區西湖山間的湖泊,緊挨瀏陽河岸,西湖山也因此別名巨湖山;「巨湖煙雨」是指春夏之交的西湖山頂雲霧繚繞的景象,因霧若雨下而被稱為「煙雨」[7][8]。 |
相台春色 | 天馬山裴休的事蹟 | ![]() |
「相台」即隱相台,為位在瀏陽市南隅荷花街道天馬山(猿啼山)上的亭台,相傳唐朝宰相裴休青年時期曾在猿啼山隱居讀書,其居所被稱為「隱相台」,因此有「相台春色」一說,景色妍麗;裴休讀書時,因嫌惡蛙鳴聲,而投擲硯台入池塘,自此青蛙不再鳴叫,水有墨痕,因此又有「啞蛙池」一古蹟,今已皆不存[9]:754[6]。 |
吾山雪霽 | 冬季的道吾山28.2062335°N 113.568564°E / 28.2062335; 113.568564 (吾山雪霽) | ![]() |
「吾山」即瀏陽市北隅的道吾山,距瀏陽市區6公里,山脈方圓為15平方公里,層巒聳翠、溝谷縱橫、林木茂密,風光獨特,其中主峰五老峰海拔為784.4米,冬季降雪後,白雪皚皚,宛如燭光一樣明亮[6];道吾山蓮花峰內有始建於唐朝的佛教建築興華大禪院,對中國及日本的佛教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力[10][11]。 |
藥橋泉石 | 藥王升沖觀、洗藥橋及洗藥井28.1486353°N 113.6334412°E / 28.1486353; 113.6334412 (藥橋泉石) | ![]() |
「藥橋」即洗藥橋,位於瀏陽市區東隅的孫隱山下,橋因曾在瀏陽河支流濟川河畔洗藥煉丹的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而得名;洗藥橋原址已於清代倒塌。旁有祭祀孫氏及道教三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靈寶天尊的藥王升沖觀,遺存至今[12][13]。 |
楓浦漁樵 | 瀏陽河杜甫的事蹟28.1322819°N 113.6180812°E / 28.1322819; 113.6180812 (楓浦漁樵) | ![]() |
「楓浦」即雙楓浦、浦子港,為蒲梓港與瀏陽河交匯處的傳統地域名稱;據《瀏陽文物志》記載,蒲梓港河口曾有兩株大楓樹矗立兩岸,因此別名為「雙楓浦」,有「楓浦漁樵」之美稱,為當時勝景,唐朝詩人杜甫亦曾遊歷於此,並在此著詩《雙楓浦》[6][14],另一位唐朝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亦對雙楓浦有所提及[15],今已不存,僅存斷橋殘跡[9]:754。 |
鷃亭芳草 | 舊瀏陽縣署西側的飛亭 | 「鷃亭」即飛鷃亭,其原址位於瀏陽市舊體育館右側,宋哲宗時由瀏陽縣令楊時主持修建,相傳飛鷃亭附近的圍圃之中一塊長方形的草地,生有蔓草,經秋冬而不枯萎,因而著稱;今已不存[9]:754[16]。 | |
鴻閣斜陽 | 舊瀏陽縣署縣署側的飛鴻閣 | 「鴻閣」即飛鴻閣,一作歸鴻樓,宋哲宗時由瀏陽縣令楊時主持修建,名稱取「目送歸鴻」之義,原址位於瀏陽市舊體育館右側,今已不存[9]:754[16]。 |
关闭
Remove ads
2014年選出的瀏陽八景
更多信息 名稱, 地點 ...
名稱 | 地點 | 圖片 | 備註 |
---|---|---|---|
圍山花海 | 大圍山的杜鵑花 | ![]() |
大圍山位在瀏陽東北部湘贛二省交界處,主峰七星峰海拔1607.9米,為瀏陽市最高點,在唐朝時期的《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就有記載,並被稱為「三十六洞天」之一[17];大圍山間擁有大規模的原生態野生杜鵑花群落,杜鵑花種類達39種,常於每年4月底至5月初綻放[18];1992年成為國家森林公園[19]。 |
彩虹臥波 | 瀏陽河流經瀏陽城區 | ![]() |
瀏陽河為瀏陽市內主要的河流,瀏陽市因之得名;其源流大溪河與小溪河發源於市東隅的大圍山,並在瀏陽市東郊的高坪鎮雙江口相匯,始稱瀏陽河[9]:677;河流自東向西流經瀏陽市、長沙縣等縣市,最終在長沙市開福區馬廠以南注入湘江[14]。 |
象形汲水 | 達滸鎮的象形山 | 象形山為位於瀏陽市東隅達滸鎮象形村的一座山峰,屬連雲山脈,因形似巨象而得名,該山峰以紫紅沙礫經自然雕塑形成的丹霞地貌景觀而著稱,素有「湘東小桂林」之美稱[20]。2009年,象形山獲瀏陽市人民政府確定為自然保護區[21]。 | |
蒼坊清蓮 | 中和鎮的胡耀邦故居28.0846493°N 113.8794653°E / 28.0846493; 113.8794653 (胡耀邦故居) | ![]() |
胡耀邦故居為1980年代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之故居。坐落在瀏陽市南隅中和鎮蒼坊村敏溪河畔,始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占地面積約45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共計19間;2013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 |
石霜聽梵 | 石霜寺 | ![]() |
石霜寺是一座漢傳佛教禪宗臨濟宗寺院,位在瀏陽市南隅的金剛鎮石霜村,始建於唐朝時期[23]。石霜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孕育了楊岐派及黃龍派等佛教支派,也對日本的臨濟宗等佛教派系的建立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4][25]。 |
文華旗展 | 文家市鎮的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28.0467915°N 113.9244496°E / 28.0467915; 113.9244496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 | ![]() |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是1927年以毛澤東為首領導的湘贛邊區秋收起義軍進攻中心城市失利之後,各路部隊會師的地點。位於今瀏陽市南隅的文家市鎮,196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該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2020年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宣布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晉升國家二級博物館[27]。 |
周洛飛瀑 | 社港鎮的周洛風景區 | ![]() |
周洛位於瀏陽市西北隅連雲山脈石柱峰周邊,為撈刀河發源地[28]。現今,奇峰險峻、瀑布密集、波濤洶湧的周洛風景區已經成為長沙市民眾盛夏避暑的重要目的地之一[29]。 |
奎文書香 | 瀏陽文廟28.1465882°N 113.6278291°E / 28.1465882; 113.6278291 (瀏陽文廟) | ![]() |
瀏陽文廟位於瀏陽市城區圭齋路81號瀏陽市第一中學校內,由縣令楊時始建於北宋時期[30];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遷址,歷代皆有修葺[31],現存完整,南北朝向,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該建築群屬仿曲阜孔廟的宮殿式古建築群,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32]。瀏陽文廟的祭孔古樂更於2008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登入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33][34]。 |
关闭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