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淡水風景
陳澄波油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淡水風景》是臺灣畫家陳澄波在1935年期間所完成的油畫作品,該作品內容主要描繪淡水鎮的特殊風貌,原件現屬國立臺灣美術館收藏[1]。並被登錄為中華民國重要古物。[2][3]
歷史
1933年,陳澄波返回臺灣,與楊三郎、李石樵、顏水龍、李梅樹等8位畫家合組「臺陽美術協會」,並致力於將臺灣各地名勝畫入畫布中,其中《淡水夕照》則是此階段所繪製之《淡水系列》作品之一,因應美術協會成立,陳澄波多次北上與楊三郎等人進行討論,並趁空閒時和相約前往淡水寫生,在1935至1936年期間舉辦的臺展期間,陳澄波也分別以淡水風景畫作作為主題參展。[4]1936年,《淡水風景》於臺北市臺灣教育會館舉辦之第二回臺陽美術展首度展出。
2015年5月7日,《淡水風景》與《嘉義遊園地》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登錄為中華民國重要古物。
2018年,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與新北市文化局合作下,由淡水區公所在淡水禮拜堂前舉辦「陳澄波戶外美術館」揭牌典禮,展示《淡水風景》複製品等12幅畫作的陳列。[5]2019年,臺美館使用《淡水風景》裝設畫作立體觸摸輔具,以提供視障者解讀及觀賞。[6][7]
臺灣畫家蔣勳曾評言:
“ | ……此幅以山水為背景,勾劃出河港城鎮閩南式的聚落房舍。畫家濃郁的土地情感、對生活的熱烈關懷,山巒起伏,白雲悠悠,是淡水風景,也是畫家最申的心事。[8] | ” |
作品內容
《淡水風景》是陳澄波淡水系列中最具代表性之件品,主要呈現著當時淡水西側方向景觀,全圖以俯視遠望的視角描繪淡水景貌,該畫作主要繪製順著山形水勢而上之淡水鎮之房屋,村落後方山路由此轉向後方,與右後方淡水河相接。屋舍的土洋雜陳、色彩採用的紅綠並置,與構圖上的山水並陳形成對比的和諧。其畫面右側紅磚建築為淡水紅樓(今尚存),下側建築則為淡水木下靜涯舊居(今新北市歷史建築)、以及淡水白樓(已拆除)等代表性建築。[9]

《淡水風景(二)》為與《淡水風景》同期繪製之作品,該繪畫尺寸約為72.5×91公分,現屬私人收藏。該幅畫作則是以白樓作為重心主題,2014年,《淡水風景(二)》出借於「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於鄭成功文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等地區公開展覽。[10]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