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溴化鋅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性質
無色或白色晶體。易吸水。易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丙酮、四氫呋喃和氨水,微溶於液氨。水溶液顯酸性,6 mol/L 溶液的 pH 為0.3。溴化鋅的性質與氯化鋅相似,而且熔體比固體具有更高的電導性。
溴化鋅有兩種晶形。一種是六方晶系,它具有可置換的菱形晶胞,鋅在該結構中位於立方密集堆積溴原子層間的各八面體空穴中。另一種是四方晶系,它可以從75℃的水溶液中沉澱出來,鋅在此結構中為四配位。[2]目前已分離出二水和三水合物,熔點分別為37℃和−5℃。高於40℃時,無水鹽與溶液呈平衡狀態。
對電子衍射光譜和紅外光譜研究表明,溴化鋅在氣相中為線性分子,Zn-Br 鍵長 221 pm。[3]
二水合物的實際結構為 [Zn(H2O)6][Zn2Br6],陰離子 Zn2Br62− 具有類似於溴化鋁二聚體的結構,含有兩個溴作橋連原子。[4]
Remove ads
製取
2、過量的鋅加入氫溴酸和溴溶液中,然後過濾,蒸發至干,最後在溴化氫和氮氣氣流中升華提純。這種方法比第一種方法更為簡便。[1]
Remove ads
用途
有機合成中用作路易斯酸。例如從人工合成薄荷醇的反應當中,溴化鋅作爲路易斯酸地催化香茅醛發生羰基ene反應生成異蒲勒醇。
用於照相、醫藥、放射物防護以及製造人造纖維等。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