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熊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熊膽(bear gallbladder[1],bear bile[2])是一種傳統中藥,最早指取自亞洲黑熊的乾燥膽囊,其後亦指黑熊、馬來熊或棕熊的乾燥膽汁[3][4]。
![]() | 此條目的語調或風格或許不適合百科全書。 (2018年2月7日) |


唐代《新修本草》已經記載了熊膽的藥用價值[5]。古代取熊膽必須殺熊,後來改用活取熊膽的技術,但仍對熊造成很大的痛苦。近年來,由於技術的進步,人們採用微創造瘺技術,可以做到一次造瘺,長期使用,故可以做到多次有限收集熊膽汁,也即在採取熊膽汁的過程中並沒有傳統技術帶給熊的痛苦;此種圈養取膽汁的熊,稱為「膽汁熊」(bile bear)。但此活體收集方式,仍然受到道德層面上嚴重的考驗。[來源請求]
成分
熊膽主含膽汁酸類之鹼金屬鹽,另含有膽脂醇及膽汁色素。膽汁酸之主要成分為牛磺熊脫氧膽酸(tauro-ursodesoxycholic acid,市面上營養補充劑市場常使用縮寫TUDCA),水解後能生成牛磺酸(taurine)與熊脫氧膽酸(ursodesoxycholic acid)。此外,並又含有鵝脫氧膽酸(chenodesoxycholic acid)、膽酸(cholic acid)等。[6]
熊膽中的膽汁酸類成份和其他膽汁酸一樣,都可以增加膽固醇在膽汁中的溶解度,從而避免結晶。現在已有從熊膽以外的來源製作的熊脫氧膽酸,在現代醫學上用來溶解膽結石、膽泥。[7][8]
功用
傳統認為:清熱、鎮痙、明目藥。治熱黃、暑瀉、小兒驚癇、疳疾、疔痔惡瘡。[9]
現代醫學證明熊膽主要有治療膽結石的作用。其藥理有效成分為熊去氧膽酸。此物質在脊椎動物膽汁中廣泛存在,但黑熊較高。口服熊去氧膽酸對溶解某些類型的膽結石有一定的效果,此外,1980年代以來,國際醫學界又開始研究熊去氧膽酸在治療肝臟疾病方面的應用,例如用於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丙型肝炎,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的唯一用於治療這種疾病的藥物。[10]熊去氧膽酸在1950年代已經人工合成成功,相關藥物1990年代初在意大利初次上市。
取法
取熊膽的方式有:[11]
中國政府1994年宣布不會再批准新的熊膽農場。[15]中國1996年立法禁止向膽汁熊體內植入物體,號稱是為了保護熊,但反而是造成熊膽場只能使用感染風險很高的造瘺法。[14][13]2006年又推行了「保證無痛、衛生」的《黑熊繁育利用技術規範》,[16] 但亞洲動物基金的獸醫在2007年發現規範完全沒有實行,並且不插管的熊經常需要用金屬棒捅瘺防止長回,還有些則是偷偷在膽囊中裝了塑料管。[12]
美國1980年代末開始有公園管理員發現只缺少膽囊和熊掌的熊屍體。最初,管理員以為是偶爾單獨出現的獵人所為,但調查發現大型商業組織正在從事偷獵和走私活動。在1999年結束的為期三年的SOUP行動中,弗吉尼亞州逮捕了52人,繳獲了300個熊膽。俄勒岡州的另一項調查導致警方對一個組織提起有組織非法盈利指控,該組織十年來每年偷獵約50至100頭熊。[13][17]據2008年估計,北美每年有40,000頭美洲黑熊被非法獵殺,以獲取其膽囊和掌。[13]
2008年,韓國仍然允許以取膽為目的,獵殺滿十年齡的亞洲黑熊。[13]
熊膽替代品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