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猛可丞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猛可丞相(?—1476年),即鄂爾多斯的猛可蒙古語Ордосын Мөнх),是15世紀後半葉東部蒙古鄂爾多斯部的領主。他以丞相身份效力於孛羅忽,後被癿加思蘭等人殺害。

生平

1460年代後半葉,東蒙古勢力強大的毛里孩摩倫汗被殺後,蒙古陷入缺少強權人物的汗位空位期。在此背景下,躲過也先對孛兒只斤氏殺戮的孛羅忽,渡過黃河進入鄂爾多斯地區,與當地勢力強大的阿羅出少師結成同盟[1]。孛羅忽麾下的猛可丞相也渡過黃河進攻大同西部,明朝視此為威脅,加強了大同西部的防禦[2]

1470年代,蒙古勢力在孛羅忽、滿都魯、癿加思蘭三位權貴的主導下重新整合。明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孛羅忽、滿都魯、癿加思蘭聯合猛可丞相向明朝派遣使者,可見猛可為蒙古重要領主[3]。成化年間,進入鄂爾多斯地區(河套)的孛羅忽、滿都魯、癿加思蘭、阿羅出及猛可丞相等人頻繁侵擾明朝,鄰近鄂爾多斯的榆林等地受害加劇。勢力壯大的孛羅忽與猛可丞相計劃誅殺阿羅出少師以完全掌控鄂爾多斯,但鄂羅出提前察覺並逃脫[4]

隨後勢力擴張的癿加思蘭試圖擁立孛羅忽為汗,遭其拒絕後,滿都魯在癿加思蘭支持下即位。因滿都魯無子嗣,孛羅忽想要成為他的繼承人。成化十二年(1476年),滿都魯與癿加思蘭突襲並誅殺孛羅忽及其重臣猛可丞相、滿都知院,吞併了他們的勢力[5]

蒙古編年史《黃金史綱》中記載,「鄂爾多斯的猛可」與哈答不花二人向摩倫汗與毛里孩進獻假情報,導致雙方互相殘殺。摩倫汗被毛里孩殺死後,摩倫汗之妻悲歌痛斥弒逆之禍源於猛可與哈答不花。此記載中的 「鄂爾多斯的猛可(Ordos-yin Möngke)」 與明朝史料中 「猛可丞相」 的活動時期、所屬部族(鄂爾多斯部)一致,被認為是同一人物。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