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長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長述(?—?),名長述以字行,因被賜姓拓王氏,又稱拓王述[1]京兆郡霸城縣(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人,西魏北周隋朝官員。

生平

王長述年少時成為孤兒,為祖父王羆所撫養。王長述年少聰明敏捷,有見識氣度。王長述虛齡八歲時,宇文泰見到王長述後稱讚王長述的奇才,說:「王羆有這個孫子,足以可以說是不朽了。」王長述以員外散騎侍郎起家官,封長安縣伯,屢次升任撫軍將軍銀靑光祿大夫太子舍人。王羆去世時,王長述守喪哀痛的超過禮節,西魏文帝詔令讚揚他。當時東魏和西魏交相對抗,戰爭已經開始,官員們遭遇喪事的,百日祭祀完畢改為早晚一哭之後,都徵召他們處理政務。王長述請求按照喪禮的時間服喪,言辭懇切符合情理。宇文泰派遣內廷的使者前往查看,了解到王長述的哀痛過度損傷了身體,於是特別批准了他的請求[2]。喪期滿後,王長述襲爵扶風郡公,食邑三千戶。王長述又出任中書舍人,修訂起居注,改封龍門郡公。西魏恭帝元年(554年),王長述跟隨于謹平定江陵有功,增加食邑五百戶。北周建立後,王長述又增加食邑總計四千七百戶,出任賓部下大夫,外任晉州刺史,轉任玉壁總管長史。王長述不久出任司憲大夫,外任廣州刺史。王長述在廣州很有威信仁德,官吏百姓非常敬服,在任數年,前來歸附的蠻夷有三萬多戶。朝議稱讚王長述,王長述兼任原職加大將軍,後來歷任襄州總管、仁州總管,都有能幹的名聲[3][4]

宣政元年(578年),信州總管、龍門公王長述招撫安慰未歸化的獠人王元殊、多質等人歸附北周,在當地建立費州[5]大象元年(579年)九月至十一月之間,韋孝寬出任行軍元帥進攻南陳的淮南地區,大將軍、龍門公王長述率領巴蜀的士兵十二萬人,從白帝城水路並進[1]。大象二年(580年),楊堅擔任丞相,王長述出任信州總管,信州轄區內還有沒臣服朝廷的夷人獠人,王長述將他們討伐平定,進位上大將軍。大象二年八月,王謙益州反叛,派遣使者送信給王長述。王長述抓住王謙的使者,向楊堅送上王謙的信,又陳述進攻王謙的策略。楊堅大喜,先後賜給王長述黃金五百兩,又任命王長述出任行軍總管,率兵討伐王謙。王長述沿着長江逆流而上,以稍伯下大夫長孫熾為前鋒,攻破王謙的一個軍鎮,平定楚、合等五州[6],王長述以軍功進位柱國。隋朝建立,王長述又進獻平定南陳的計策,王長述修造戰船,在長江上游整備軍隊。隋文帝稱許王長述的才幹,多次獎賞慰勞,送書信說:「每次閱讀您的高妙計策,深為嘉許嘆賞,出兵拜將的時候,將要用您擔任元帥。」幾年後,王長述出任行軍總管進攻南寧州,未到,在路上病逝。隋文帝非常傷感惋惜,命令使者弔唁祭祀,贈予王長述上柱國、冀州刺史,諡號,王長述的兒子王謨繼承爵位[7][4]

Remove ads

家庭

祖父

  • 王羆,西魏驃騎大將軍、侍中、開府儀同三司、扶風忠公

父親

  • 王慶遠,西魏直閣將軍

子女

  • 王謨,隋朝使持節、上儀同、海州諸軍事、海州刺史、龍門郡公
  • 王軌,隋朝東郡通守
  • 王文楷,唐朝散騎常侍、守雍州治中[8]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