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頸鼬

哺乳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頸鼬
Remove ads

非洲條紋鼬(學名Poecilogale albinucha),屬於食肉目鼬科的一屬,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體型類似非洲艾虎

事实速览 白頸鼬,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分類及演化

Thumb
發表於 1864 年的一項研究中的非洲條紋鼬插圖,該研究首次描述了該物種,並將其標記為「Zorilla albinucha

白頸鼬於1864年首次被描述,當時英國動物學家約翰·愛德華·格雷研究了一張十年前被大英博物館購得的白頸鼬皮,這張皮被標記為「非洲艾虎」(Zorilla)。他發現這張皮與鼬科其他已知成員的皮不同,並認定它代表了一個新物種,將其學名定為「Zorilla albinucha」。[4]種加詞結合了拉丁語單詞 albi(意為「白色」)和 nucha(意為「頸背」)。[2] 五年後,格雷出版了大英博物館部分哺乳動物標本的目錄,其中他將該物種移入鼬屬,將學名改為 「Mustela albinucha」,並說它只具有非洲艾虎的顏色。[5] 1883年,另一位英國動物學家奧德菲爾德·托馬斯注意到該物種的頭骨與任何已知的鼬科動物都有顯著差異。因此,他建立了一個新的屬——斑鼬屬(Poecilogale),並將白頸鼬的學名重定為「Poecilogale albinucha」。該屬名源於古希臘語poikilos(ποικίλος),意為「雜色」或「狡猾」,以及galē(γαλῆ),意為「鼬」。托馬斯的研究基於五個白頸鼬標本,其中四個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剩下的一個保存在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3]

1865年,德國博物學家威廉·彼得斯報告了在安哥拉上戈隆戈發現的兩份鼬科動物標本。他將其中一份描述為新物種,將學名定為「Zorilla africana」,並認為另一份也應被視為該物種的一個變種。然而,奧地利探險家弗里德里希·韋爾維奇告訴他後者是一年前被命名為白頸鼬(Zorilla albinucha)的物種。韋爾維奇認為這兩個物種始終存在差異,甚至當地土著居民也用不同的名稱來稱呼它們。[6] 同年,葡萄牙動物學家 José Vicente Barbosa du Bocage 研究了來自安哥拉卡蘭杜拉的兩張白頸鼬皮和一具骨架,並建議將該動物的學名改為「Zorilla flavistriata」。[7]Zorilla albinucha」和「Zorilla flavistriata」不再被視為有效名稱,現在被視為 「Poecilogale albinucha」的次異名[2]

Remove ads

亞種

20世紀,人們提出了多個白頸鼬亞種,但其中有多少個是有效的仍存在爭議。一些作者認為該物種是單型的,所有提出的亞種都應被視為無效。[2][8] 2005 年出版的《世界哺乳動物物種》第三版確認了以下五個亞種:[9]

更多信息 亞種, 作者 ...
Remove ads

演化

白頸鼬是白頸鼬屬(Poecilogale)中唯一的物種,該屬隸屬於鼬科中的非洲艾虎亞科(Ictonychinae)。非洲艾虎亞科又分為兩個:非洲艾虎族(Ictonychini)和草原鼬族(Lyncodontini)。白頸鼬與非洲艾虎北非斑紋鼬虎鼬同屬非洲艾虎族。基因分析表明,白頸鼬現存的最近親是非洲艾虎,多項研究發現兩者是姊妹群[14][15][16]2008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這兩個物種的譜系在 270 萬至 220 萬年前出現分化,而 2012 年的一項研究則提出了更早的分化日期,即 430 萬至 340 萬年前。[14][15] 下面的支序圖顯示了根據 一項於2022 年發表的研究,非洲條紋鼬在其現存最近親屬中的位置:[16]

非洲艾虎亞科

大巢鼬 Galictis vittata

虎鼬 Vormela peregusna

北非斑紋鼬 Ictonyx libycus

非洲艾虎 Ictonyx striatus

白頸鼬 Poecilogale albinucha

Ictonychinae

一種名為原白頸鼬Propoecilogale bolti)的化石物種最初被命名為非洲艾虎屬的成員,但自 1987 年起被歸入單獨的屬。它的頭骨和牙齒表現出介於非洲艾虎和白頸鼬之間的特徵,並被認為是白頸鼬的祖先。[17] 原白頸鼬的化石標本發現於南非上新世晚期和更新世早期的洞穴沉積物,表明這種動物存在於 260 萬至 140 萬年前。[18][19]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