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秋浦河
安徽省河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秋浦河,又名秋浦江、雲溪河、貴池江,是中國安徽省境內的一條河流,系長江下游支流。發源於安徽省祁門縣境內,流經池州市石台縣和貴池區,在貴池城區池口內河碼頭流入長江。幹流全長150公里[註 1],流域面積約2235平方公里。
Remove ads
名稱
西漢時,今殷匯鎮以下為長江分岔支流形成的沼澤地,當地土著居民山越人稱之為「秋浦」。[2]傳說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封邑石城(今貴池區殷匯鎮石城村),垂釣於秋浦河邊[5],因喜食鱖魚,又名該水為貴池[5]。五代十國時,楊吳政權將秋浦縣更名為貴池縣[6][5],即源於此。
地理
秋浦河源流有兩支:
其一稱為鴻凌河[1],發源於安徽省祁門縣北部的大洪嶺,於石台縣蘭關鄉納璉溪、管溪,於橫渡鎮香口村附近與公信河相匯,稱秋浦河;
其二稱為公信河[1],發源於仙寓山北麓,在石台縣大演鄉納考坑溪、竹溪、利源溪、彭溪、木卑坑溪、湘源溪、大剡溪、小剡溪、莊門坑溪,於石台縣橫渡鎮香口村附近注入秋浦河。而後蜿蜒曲折,轉向東北,在貴池池口港口匯入長江[1][3][7]。

秋浦河流域大部分為山區[1][2],年降雨量都在1300毫米以上[3],降雨多集中於春夏兩季[2],4至7月為多雨季節,上游易發生泥石流和落石;雨季水位上漲,主要年份最高水位出現於4至7月[2]。

秋浦河及其支流多漫灘,枯水時期,河灘高出水面,洪水期均被淹沒,長江江水倒灌至殷匯鎮。[2]洪水一來,河水暴漲成災,經常淹沒周邊鄉鎮[2][3]。1983[8][9]、1991[9][10][11]、1996[9][12]、1998[9][13]、1999[9]、2016[14]、2020年[15],秋浦河河水暴漲,淹沒周邊鄉鎮,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生態
秋浦河已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6]當地盛產傳統的青、草、鰱、鱅、鯉、鯽、魴等魚類。[17]1990年以來,相繼引進異育銀鯽、大阪鯽、羅非魚、牛蛙等優質水產品,原有的鱖魚、烏魚、鯰魚、黃顙魚、甲魚、淡水珍珠等優質水產品得到深度開發。[17]
秋浦河生產的秋浦花鱖是池州特產,也是黃山臭桂魚的原料之一。[16]據說早在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喜歡吃秋浦河裡的鱖魚,贊曰「水好魚美」,稱這條河為「貴池」,貴池區由此得名[5]。秋浦河所產鱖魚不僅個體大、生長速度快,而且肉質豐腴細嫩,味道鮮美可口,其體形體色近似於海水中的名貴魚類石斑魚,故有「淡水石斑魚」之稱。[17]長期以來,秋浦花鱖長期依靠天然捕撈,所以產量很低[17],直到1995年4月,貴池市人民政府水產局從廣東台山引進技術人員,使用秋浦河野生鱖魚作親本在白沙湖進行人工繁殖試驗,1996年5月成功培養,分別在秋浦河和白沙湖繁殖。[17]2000年11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貴池區人民政府水產局註冊「秋浦花鱖」商標,統一負責秋浦河和白沙湖的鱖魚養殖和銷售工作。2004年,秋浦花鱖被認定為「綠色食品」。[18]
2018年2月12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秋浦花鱖開始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保護範圍為貴池區全境。[19]2021年11月20日,經中國漁業協會批准,池州市被授予「中國鱖魚之鄉」稱號。
Remove ads
秋浦河河底蘊藏着大量的黃砂,自古以來就有採砂活動。砂質耐酸性強,抗壓力大,達到國家二級標準。[20]因砂質好,黃砂除供應本地市場外,多數銷往蘇、浙、滬等省市。[21]1960至1970年代,採砂活動均以手工進行,用木帆船和機動帆船運載。[21]1985年以後,改用吸砂泵、卷揚機採砂,使用中型鐵殼機動船運輸,採砂活動改屬貴池建材工業公司管理。[20]1990年以後,隨着內河黃砂資源漸趨枯竭,貴池建材工業公司開始轉采江砂。1992年以後,秋浦河黃砂產量迅速下降[21],同時貴池建材工業公司逐漸走向破產,2000年以後,秋浦河大規模的採砂活動趨於停止。[20]然而,截至2018年,秋浦河任然存在零星採砂現象。為進一步禁止採砂,2018年3月30日,安徽省人大常委會通過《池州市河道採砂管理條例》,並於當年5月1日正式施行。[22]
1970年以前,秋浦河污染輕微。[23]1970年之後,由於工業化進程加速,秋浦河污染日趨嚴重。[23]隨着池州燒鹼廠、農藥廠、造紙廠、化肥廠的建成,產生廢水排入當地自來水廠取水點上游白洋河的秋浦河,取水點距最近的污水排放口只有2000米,秋浦河自1983年起多次出現氨、氮超標[12]。
1987年,安徽省環保部門調查,該河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鎘化合物、六價鉻化合物、砷化合物、鉛、酸類、氰化物等。[23]1988年6月,安慶地區環保部門對秋浦河水質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秋浦河池州鎮段,受到上游桃坡鄉貴池鋼廠和上海後方地方廠礦以及下游的貴池縣化肥廠、池州農藥廠、池州燒鹼廠、池州造紙廠等工礦廢水的污染,重金屬、氰、酚檢出率達20~30%,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PH值均偏高,當地水質勉強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面水環境質量III級標準的要求。[23]1990年池州地區環保部門調查,秋浦河城區附近接納池州酒廠、貴池市食品廠、豆腐坊的污水,和貴池城區生活污水,水體受大量有機物污染,高度富營養化。不能養殖,有時水質變黑髮臭,孑孓叢生,直接影響居民生活。[24]
1989年2月19日,池州鉛鋅冶煉廠排放含有重金屬的廢水污染了貴池市池州鎮城北村永紅組和紅星組[註 2]小圩50畝的秋浦河水面,導致7000隻蚌、3500斤魚中毒死亡。貴池市環保局會同市水產局等有關單位現場取樣檢測,分析事故原因,確認事故責任,核定賠償損失68,000元。[25]1992年5月5日,銅陵市銅山鎮銅礦廢水排放造成貴池市木閘鄉萬子村[註 3]飲用水源被污染,萬子村民聯名寫信上訴到安徽省城建環保廳,要求銅山礦拆遷排污口,並解決村民飲用水問題。貴池市環保局立即派人取水樣化驗,經鑑定廢水中銅離子超標排放。在市環保局協調下,礦方同意給萬子村沿河村民組打水井,解決該村飲用水問題。[25]1997年,貴池市環保部門檢測,秋浦河河口附近,由於受池州鉛鋅冶煉廠排放污水影響,秋浦河貴池城區段的水體有毒污染物嚴重超標,水質下降到IV級標準,水中僅存活的少量魚類無法使用,水體已失去使用價值。[24]2012年10月26日,貴池區杏花村街道杜塢大橋附近的秋浦河建國排灌站突然出現大量死魚。10月31日,當地記者採訪,秋浦河河面烏黑髮臭,當地漁民稱共有大約25,000千克魚死亡,污染範圍蔓延至下游兩公里。[26]
交通

秋浦河可通航河段為86公里。[27]光緒廿七年(公元1901年)以前,貴池縣水上客運無專營機構,秋浦河內船隻均為私營散船,以運貨為主,有時也攜帶旅客。[28]
1956年7月6日,貴池縣航管站開闢秋浦河殷匯至池口段的客運航線,全程40.5公里,票價0.61元,沿途停靠桂家灘、木閘、大農。每日一班,隨船售票。該航線僅在汛期營運,不超過4個月。[28]1958年,因公路客運恢復正常,乘船的旅客數量減少而停辦。[28]1982年,阮橋、高嶺、木閘、駐駕先後開辦了至池口的客運業務,由掛機船往返營運,隨船售票,無固定停泊點。[28]其中,殷匯鎮到池口段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存在幾艘小渡船從事短途客運[29]。因池州境內公路網臻於完善,1996年以後,客船運載量急劇下降[29];至2000年,上述客船已不再運作[29]。
1997年5月至1998年1月,安徽省航運部門開始對航道劃分等級[27][30]:
2002年10月28日至2003年9月1日,安徽省航運部門再次對秋浦河進行航道分級,如下表[27]:
Remove ads
坐落在秋浦河河口的池州港是國家一級港口,肩負着當地礦產品原料出口的任務。[7]
下列列出橫跨秋浦河的400米以上或具有重要交通地位的橋梁。
- 1983年貴池縣沉船事故:1983年8月12日下午1時30分,在貴池縣灌口公社星火大隊[註 4]的一個渡口處,河水深6米,當地渡工讓其15歲的小兒子去擺渡。該船核定載人20名,但由於嚴重超載,第二次擺渡時,前艙已嚴重滲水;第三次擺渡時,船上載有47人和2頭牛,因此造成渡船擱淺。乘船人年幼,無法維持秩序,把船撐入深水,船首艙縫開裂,中艙漏水,在離岸14.5米時,船頭下沉,水漫中艙,導致船體失去平衡而翻沉,48人全部落水。後經搶救,25人倖免,23人遇難。[37]
- 1988年貴池縣沉船事故:1988年9月24日上午4時15分,在貴池市高脊嶺鄉中河村[註 5]洋船石渡口附近,當地村民帶着茭白等農副產品來到該渡口,先後擠上「貴池掛060號」渡船準備,過渡到對岸池州城區紅光菜市場趕早市。該渡船是一艘4馬力,核定載客20人的木質掛槳機船,載有乘客33人,茭白等農副產品約2000多斤(約合1125千克)。由於嚴重超載,加之當時偏北風3級左右,船首鐵質跳板鏟水,渡船前艙進水,乘客驚慌,船體失去平衡,渡船在駛離對岸143米處沉沒。船上包括一名渡工在內,34人及茭白等物全部落水。[38]
水利開發
- 楊家田大堰,位於石台縣境內[42]
水電開發
旅遊開發
秋浦河兩岸旅遊景點眾多。在貴池區殷匯鎮石城村境內有西漢丹陽郡石城縣遺址。三國孫吳政權封韓當為侯於此,又任黃蓋為縣長[5]。隋開皇十九年(599年),改置秋浦縣,因秋浦河「溪流澄碧長秋」[6][5]故名。對岸又有昭明太子釣台(琅山崖),是中國十大釣台之一[5],位於殷匯鎮境內的琅山崖下。貴池西南部民間傳說,古時春夏之交,當月明之夜,常有人見「白鵝從潭中躍出,光耀如月」[45]。附近的牌樓鎮穿山村又有大王洞,乃中國東部地區最大的喀斯特溶洞。[5] 在秋浦河和白洋河交匯處又有杏花村文化旅遊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石台縣境內有安徽省首個省級作家創作基地秋浦漁村[5][46],還有怪潭漂流,被稱為中國東部地區最驚險的漂流[47]。

流行文化
因為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在秋浦河邊著《昭明文選》,唐朝詩人李白曾到訪此河寫下《秋浦歌十七首》,該河又被池州市民稱作「詩河」[48]。同時,池州市貴池區主城區的秋浦街道辦事處、秋浦路都因秋浦河而得名。
注釋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