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突厥第二汗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后突厥汗国
Remove ads

後突厥汗國,自稱突厥古突厥語𐱅𐰇𐰼𐰜:𐰃𐰠羅馬化:Türük el直譯「眾突厥國」[2]),又稱突厥第二汗國,是東突厥汗國滅亡半個世紀後突厥阿史那家族蒙古高原重新建立的政權,存在於682年至744年,其前身為東突厥汗國(552年至630年)及唐朝安北都護府(630年至682年)。後突厥汗國的首都鄂爾渾河上游的東突厥舊都於都斤[3]

事实速览 後突厥汗國𐱅𐰇𐰼𐰜:𐰃𐰠Türük el, 地位 ...
Thumb
蒙古歷史
蒙古高原歷史系列條目
匈奴 東胡
南匈奴 北匈奴 鮮卑
鮮卑 丁零
柔然 高車
突厥汗國 鐵勒
東突厥
薛延陀
唐朝單于都護府·安北都護府
後突厥汗國
回鶻汗國
契丹 阻卜 黠戛斯
遼朝 克烈 乃蠻
蒙兀
蒙古帝國(諸汗國
元朝嶺北等處行中書省
北元後蒙古帝國時期
韃靼(東蒙古) 瓦剌(西蒙古)
喀爾喀 四衛拉特
清朝清代蒙古)·準噶爾汗國
內屬蒙古·外藩蒙古內札薩克·外札薩克
中華民國境內盟旗
塞北四省
博克多蒙古國
外蒙古地方
蒙古人民共和國
中國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
蒙古國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泛蒙古主義

公元8世紀,在與唐朝的戰爭中,其附屬九姓烏古斯部族聯盟逐漸繼承了其地位,該聯盟後來推翻突厥統治,建立回鶻汗國[4][5]

Remove ads

興起和鼎盛

630年東突厥汗國覆滅後,數十年間突厥人的復國運動持續不斷,阿史那泥熟匐於679年被擁立為可汗,不久便反叛唐朝[6]680年,他被裴行儉擊敗。不久之後,泥熟匐又被其部下殺害。[6]泥熟匐死後,另一位宗室後裔阿史那伏念被擁立為可汗,東突厥人再次反叛唐朝統治。[7]叛亂初期,伏念取得了一些勝利。然而,他們最終再次被裴行儉擊敗。[7]根據暾欲谷的說法,反叛唐朝並擁立可汗登基的企圖是合法的。突厥人的過錯在於他們廢黜並殺害了泥熟匐,並再次臣服於唐朝。[8]

頡利可汗的族人、當時的突厥吐屯啜骨咄祿於681年糾眾七百人反抗唐朝,並在682年佔領黑沙城(今呼和浩特西北達茂旗境內),建牙帳於此,自號頡跌利施可汗,宣告突厥復國。並得謀臣阿史德元珍。在陰山山脈紮根後,骨咄祿與其弟默啜、以及其最親近的大臣暾欲谷成功贏得大多數突厥人的支持,突厥軍隊在682-687年間多次擊敗蔚州(今山西境內)等地的唐軍,連年入犯武周,勢力趨於壯大。687年,頡跌利施可汗率部離開陰山,經戈壁沙漠北上,其久經戰陣的軍隊輕易的攻占了漠北的突厥腹地(今蒙古國中部和北部)。687-691年間,原來盤據在這些地區的九姓烏古斯回鶻均被後突厥征服,他們的首領阿布思可汗也戰死沙場。後突厥汗國的中心轉移到杭愛山脈以及鄂爾渾河色楞格河土拉河一帶,建都於都斤[9]

691年,骨咄祿去世,其子年幼,其弟默啜繼承可汗位。696年,女皇武則天尋求突厥人的幫助打擊反叛的契丹人,派閻知微冊封默啜為遷善可汗,默啜幫助武周攻擊李盡忠孫萬榮,並獲勝。武則天再派閻知微持節冊默啜為特進、頡跌利施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696-697年,默啜征服了契丹,並與庫莫奚結盟,阻止了唐朝軍隊向東北推進至大興安嶺,鞏固了汗國的東部邊境。698年九月,默啜率兵侵犯趙州定州(今河北境內),掠男女八九萬,重建東到渤海灣,西到天山的突厥帝國。698-701年間,後突厥汗國的北部和西部以唐努烏拉山脈阿爾泰山脈塔爾巴哈台山為界。706-707年,突厥人擊敗拔野古部落後,佔領了從克魯倫河上游到貝加爾湖的土地。709-710年,後突厥征服了阿孜人英語Az people和奇克人,越過薩彥嶺(突厥文獻稱為Kögmen yïš),並徹底擊敗了黠戛斯人。黠戛斯統治者巴爾斯別克在戰鬥中陣亡,他的後人成為後突厥的附庸,持續數代。711年,暾欲谷率領的突厥軍隊翻越阿爾泰山,在準噶爾盆地博魯楚河(可能是今烏倫古河)與突騎施交戰,並大獲全勝。暾欲谷強行渡過錫爾河追擊撤退的突騎施軍隊,率領他的軍隊來到吐火羅斯坦邊境。然而,在撒馬爾罕附近與白衣大食(即阿拉伯帝國倭瑪亞王朝)的戰鬥中,突厥軍隊與後方的聯繫被阿拉伯人切斷,損失慘重;713-714年,他們艱難地撤回阿爾泰山。在那裡他們增援了準備圍攻別失八里(庭州)的軍隊。但圍城戰失敗,突厥人在六次小規模戰鬥中失利後,最終解除了圍城。[10]

Remove ads

危機

716年,默啜出征時被拔野古部落潰兵頡質略伏擊並被殺,默啜的兒子拓西小可汗繼立大可汗,骨咄祿的兒子、時任「左」的闕特勤不服,在得到眾多突厥家族支持後將其擊殺。闕特勤奉兄長默棘連即位,稱毗伽可汗(716-734年)。[11]

毗伽可汗登基之際,父親創立的後突厥帝國正瀕臨崩潰。西部地區徹底脫離了突厥統治,突騎施首領蘇祿自立為可汗。契丹和奚部落拒絕納貢,回鶻經常叛亂,甚至突厥部落也開始反叛。毗伽可汗感到無力控制局勢,便將王位讓給了其兄闕特勤。然而,後者不願違背法定的繼承順序。默棘連繼位後,闕特勤被任命為軍隊統帥,並任用老臣暾欲谷為謀臣,招納離散的部眾,突厥再度興盛。

720年,唐玄宗派兵進攻後突厥,但暾欲谷擊敗了唐朝的征討大軍和拔悉密援兵,突厥人還攻入河西走廊(今甘肅境內)。在重振突厥汗國之後。暾欲谷認為「唐主英武,民和年豐」,不可為敵,毗伽可汗遂在大勝之後向唐求和,「請父事天子」,暾欲谷的智慧受到了唐朝宰相張說的讚揚。通過與唐朝的朝貢貿易,他以30匹馬的「貢品」獲得了10萬匹絲綢,在和平環境下獲得突厥需要的大量物資。

727年,吐蕃約毗伽可汗合攻唐朝,被他拒絕,後突厥還將這一情報及時通知唐朝。731年,闕特勤死,唐玄宗派專使弔唁,並派畫師協助突厥立碑

Remove ads

內亂和衰落

此後突厥勢力因內亂而再次衰退,726年暾欲谷和731年闕特勤的先後去世導致毗伽可汗最優秀的顧問們紛紛離去。734年,毗伽可汗為權臣梅錄啜毒殺,在毒發之前成功復仇殺死梅錄啜。毗伽可汗的長子繼承了汗位,號伊然可汗,不過沒多久就死了,其弟登利可汗繼位。登利可汗從叔二人,分掌兵馬,號左、右。登利可汗害怕兩設專權,與其母合謀,誘斬右設,自統其眾。741年七月,左設判闕特勤發兵攻殺設登利可汗,立毗伽可汗之子為可汗;隨即被骨咄葉護所殺,改立其弟;隨後又殺其弟,骨咄葉護自立為可汗。突厥人自相殘殺,致使其統治下的各部也開始混戰。唐玄宗獲知突厥內亂,命左羽林將軍孫老奴招諭回紇葛邏祿拔悉密等部落一同出兵。742年八月,骨咄葉護可汗被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所殺,拔悉蜜酋長自立為頡跌伊施可汗,回紇、葛邏祿自為左、右葉護。突厥餘部共立判闕特勤之子為烏蘇米施可汗

滅亡

唐玄宗派人招降烏蘇米施可汗,可汗不理,唐朝於是派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聯合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進攻烏蘇米施可汗。此時的回鶻首領骨力裴羅葛邏祿人和拔悉密人的支援下,擊敗了後突厥汗國。744年八月,後突厥首都於都斤被攻佔,拔悉密人斬首了突厥烏蘇米施可汗,他的首級被骨力裴羅送往唐朝的首都長安[12]骨力裴羅於同年建立回鶻汗國,號懷仁可汗,並在幾年之內征服了內亞大部分地區,成為草原上新的統治者。

而在烏蘇米施可汗被殺後,突厥殘眾擁立其弟白眉可汗即位,此時漠北諸部內亂,回紇、葛邏祿共殺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為了消滅突厥殘餘勢力,唐玄宗再派王忠嗣領兵進攻突厥。[13]王忠嗣擊敗了由阿勒普達爾罕率領的突厥軍隊。儘管白眉可汗試圖逃跑,但他還是被回鶻人俘獲,並於745年正月像他哥哥一樣被斬首,首級也被送給唐朝朝廷。後突厥至此徹底滅亡,阿史那家族完全喪失了草原的統治權。大多數突厥人逃往拔悉蜜汗國等其他突厥部落。然而,包括毗伽可汗遺孀骨咄祿娑匐可敦和暾欲谷的女兒在內的一群人投奔了唐朝唐玄宗冊封她為公主,並任命她統領其族人。[14]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