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一次張俊雄內閣
2000-2002年的中華民國內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一次張俊雄內閣組成於2000年10月6日,是由行政院院長張俊雄所領導的內閣,也是第一個由民主進步黨黨員出任行政院院長的內閣。由於核四風波,使內閣在立法院的施政舉步為艱,直至2002年新一屆立法院就職時以向立法院負責而總辭。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2月14日)  | 
成員名單
以下是組閣時內閣成員名單
-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
 民主進步黨) - 行政院副院長:賴英照
 - 行政院秘書長:邱義仁(
 民主進步黨) - 行政院副秘書長:
 - 政務委員:蔡清彥、胡錦標、張有惠、陳錦煌、黃榮村、鍾琴
 - 內政部部長:張博雅
 - 外交部部長:田弘茂
 - 國防部部長:伍世文(
 中國國民黨) - 財政部部長:顏慶章
 - 教育部部長:曾志朗
 - 法務部部長:陳定南(
 民主進步黨) - 經濟部部長:林信義
 - 交通部部長:葉菊蘭(
 民主進步黨) -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徐正光
 -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張富美(
 民主進步黨) - 新聞局局長:鍾琴
 - 主計處主計長:林全
 - 人事行政局局長:朱武獻
 - 衛生署署長:李明亮
 - 環保署署長:林俊義(
 民主進步黨)→ 郝龍斌(
 新黨,2001年3月7日接任) - 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蔡英文
 - 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博志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楊德智(
 中國國民黨) - 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郁秀(
 民主進步黨) - 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許義雄
 - 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希煌
 - 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
 民主進步黨) - 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芳玫(
 民主進步黨) -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嘉誠
 - 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翁政義
 - 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夏德鈺
 -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尤哈尼‧伊斯卡卡夫
 - 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賴英照(行政院副院長兼任)
 - 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能白
 -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
 中國國民黨) -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
 
Remove ads
概要
唐飛辭職後,由副閣揆張俊雄於2000年10月接任行政院院長,時民進黨在國會席次佔少數,在聯合內閣解組後開啟了隨後少數政府執政的局面。在唐飛請辭後接任行政院,基本人事上續用唐飛內閣的大部份閣員。
內閣變動
任內大事紀
- 2001年1月14日,希臘籍貨輪在墾丁外海發生油污外洩事件,史稱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
 - 朝野核四政爭:陳水扁堅持停建核四,強力干涉停止繼續興建核四問題。但當時的國民黨主席連戰正與總統陳水扁會談(媒體稱「扁連會」),會中連戰試圖說服陳水扁續建核四[1];但扁連會結束一小時後,行政院馬上宣佈停建,導致國民黨籍與親民黨籍立法委員提案罷免總統。[2]2001年1月15日,司法院大法官作出釋字第520號解釋文,要求行政院若欲變更國家重要政策,停止預算執行,則須向立法院報告,並獲立法院決議後始得停止執行。[3]後陳水扁又宣佈續建核四。
 - 2001年12月立委選舉,國民黨的席次因親民黨的挑戰而大幅滑落,民進黨成為立法院最大黨,完成黨內所託任務的張俊雄遂於2002年1月末,以新國會組成為由率領內閣總辭,後總統再任命時任總統府秘書長的游錫堃接任。
 
後續追蹤事項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