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洋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洋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印度洋長期以來一直是歐洲列強與其在東非阿拉伯半島英屬印度印度支那東印度群島(今印度尼西亞)以及澳大利亞等殖民地之間的重要海上貿易路線。戰爭爆發之初,海上力量主要由英國皇家海軍東方艦隊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所主導,荷蘭皇家海軍的大部分艦艇則在荷屬東印度行動,而義大利皇家海軍紅海分艦隊則以馬薩瓦為基地行動。

事实速览 印度洋戰役, 日期 ...
Thumb
袖珍戰艦施佩伯爵將軍號裝甲艦於1939年將二戰帶入印度洋。
Thumb
「亞特蘭蒂斯」號是印度洋上第一艘偽裝商船襲擊艦。
Thumb
「伽利略·伽利雷」號是八艘駐紮於馬薩瓦的義大利潛艦之一,此處為被英國皇家海軍俘獲時的情景。
Thumb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在戰爭初期擔任護航任務。
Thumb
義大利商船襲擊艦「蘭布一號」沉沒。
Thumb
可畏號航空母艦起飛的青花魚式魚雷轟炸機轟炸馬薩瓦
Thumb
義大利驅逐艦「潘特拉」號在同盟國攻佔義屬東非殖民地時被擊沉。
Thumb
德國商船襲擊艦「柯摩朗」號正在補給U艇。
Thumb
澳洲皇家海軍雪梨號是唯一被商船襲擊艦擊沉的巡洋艦。
Thumb
蘭利號航空母艦在爪哇南部遭到空襲。
Thumb
澳洲皇家海軍雅拉號(HMAS Yarra )在爪哇南部被日本艦隊擊沉。
Thumb
康沃爾號多塞特郡號在1942年4月5日遭日軍俯衝轟炸機攻擊。
Thumb
康沃爾號遭空襲後沉沒。
Thumb
印度號,1942年停泊於阿恰布港。
Thumb
伊號第十潛艦,1942年於檳城巡航印度洋期間。
Thumb
皇家空軍第60中隊布倫海姆轟炸機,1942年10月11日低空攻擊緬甸阿恰布沿岸的日本運輸船。
Thumb
日本商船襲擊艦「報國丸」。
Thumb
皇家海軍阿倫塔號撤離日本占領下帝汶島的部隊。
Thumb
O-21號安達曼海巡邏。
Thumb
美國陸軍第十航空隊B-24解放者轟炸機在安達曼海擊沉多艘船隻。
Thumb
德國潛水艇U-511是第一艘到達印度洋東部的德國潛艦,後贈與日本,改名為「伊號第500潛艦」。
Thumb
塔利霍號是多艘在麻六甲海峽巡邏的英國T級潛艦之一。
Thumb
光輝號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一同在印度洋發動空襲。
Thumb
赫迪夫號是多艘在印度洋服役的護航航空母艦之一。
Thumb
火蠅式戰鬥轟炸機不倦號航空母艦返回,剛完成「扁豆行動」空襲。
Thumb
戰艦勇敢號「黎希留」號在「主教行動」期間。
Thumb
德古拉行動是印度洋最後一次大型兩棲登陸作戰。
Thumb
U-532是最後返回歐洲的季風小組潛艦之一,此處為德國投降後抵達利物浦時。
Thumb
「羽黑」號在撤離布萊爾港的日軍時被擊沉。

軸心國海軍部隊高度重視破壞同盟國在印度洋的貿易。最初的不受限制的潛艇戰以及秘密的武裝商船襲擊艦行動,逐步擴展至航空母艦發動的空襲,以及大日本帝國海軍巡洋艦的突襲。隨著波斯走廊成為向蘇聯運送軍事補給的重要航線,德國海軍的「季風小組U艇開始自印度洋東部展開行動。

Remove ads

戰事經過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 4月-德國U-124號等潛艦開始在大西洋南部活動,並計劃進入印度洋。
  • 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正式將戰火擴展至東南亞與印度洋。

1942年

  • 3月-日本派出翔鶴號瑞鶴號航空母艦等艦隊進入印度洋,發動印度洋突襲
  • 5月-日本潛艇部隊開始在馬達加斯加東非外海活動,威脅同盟國航運。
  • 8月-同盟國成功於馬達加斯加進行兩棲登陸作戰(鐵甲行動),切斷日德潛艦可能利用的補給港口。

1943年

  • 1月-同盟國加強印度洋護航體系,英國印度澳大利亞的護航艦艇投入護航編隊。
  • 5月-德國U-511號U-183號等潛艦進入印度洋,與大日本帝國海軍協同作戰。
  • 9月-隨著義屬東非戰役結束,軸心國在紅海的威脅消失。

1944年

  • 3月-日本潛艦伊-27擊沉多艘同盟國商船,但隨後遭英國護航艦特倫特號擊沉。
  • 6月-同盟國發動鐵砧行動,加強印度洋制海權,確保盟軍後勤線暢通。
  • 7月-德國U-181號U-198號等在印度洋與莫三比克海峽活躍,但損失逐漸加重。
  • 8月-同盟國於馬達加斯加北方殲滅U-198號,德國潛艦勢力衰退。
  • 10月-德國派遣最後一批潛艦進入印度洋,但因補給困難,多數作戰有限。

1945年

  • 1月3日-閃電行動:同盟國兩棲部隊登陸阿恰布[1]
  • 1月4日-扁豆行動皇家海軍勝利號不可一世號不屈號航空母艦空襲蘇門答臘煉油廠。[2]
  • 1月12日-同盟國在米耶邦地區登陸。[3]
  • 1月22日-鬥牛犬行動:同盟國攻占坎高[4]
  • 1月24日-子午線行動:皇家海軍光輝號、勝利號、不可一世號與不屈號航空母艦空襲蘇門答臘煉油廠。[5]
  • 2月6日-德國U-862號澳大利亞西方擊沉彼得·西爾維斯特號自由輪[6]
  • 2月7日-英國潛艦細微號擊沉南榮丸[7]
  • 3月17日-英國驅逐艦索馬雷茲號迅捷號勇氣號炮轟錫格里[8]
  • 3月19日-同一艦隊炮轟布萊爾港[9]
  • 4月11日-太陽魚行動:皇家海軍哈迪夫號皇帝號航空母艦空襲布萊爾港。[10] 同日,英國皇家空軍第203中隊B-24轟炸機擊沉阿賀多丸[11]
  • 4月30日-吸血鬼行動:皇家海軍摧毀一支9艘大日本帝國海軍運輸船護航船團。[12]
  • 5月1日-吸血鬼行動:同盟國兩棲部隊登陸仰光近郊。[13]
  • 5月6日-主教行動: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黎塞留號炮轟布萊爾港。[14]
  • 5月16日-馬六甲海峽海戰:皇家海軍第26驅逐艦隊擊沉羽黑號[15]
  • 6月20日-香膏行動:皇家海軍追擊者號、哈迪夫號與阿米爾號航空母艦空襲蘇門答臘北部。[16]
  • 7月5日-皇家海軍阿米爾號與皇帝號航空母艦再度空襲蘇門答臘,以掩護牧犬行動掃雷作戰。[17]
  • 7月26日-舷側行動:印度洋首次神風攻擊,擊沉英國掃雷艦「維斯塔爾號」,並擊傷阿米爾號。[18]
  • 8月-隨著日本投降,印度洋戰事正式結束。
Remove ads

重要戰役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4年

1945年

年表

1939年

1940年

當義大利於1940年6月10日宣戰後,義大利海軍駐紮在馬薩瓦紅海分艦隊成為印度洋海軍行動的焦點;然而,自5月以來,德國商船襲擊艦的印度洋巡邏行動已迫使同盟國巡洋艦分散防禦。

  • 1940年3月23日:英國皇家海軍成立「馬來亞部隊」,由巡洋艦、驅逐艦潛艦組成,以阻止德國商船離開荷屬東印度。[20]
  • 1940年5月11日:德國商船襲擊艦「亞特蘭提斯號」自南大西洋進入印度洋。[21]
  • 1940年6月7日:義大利軍艦開始在馬薩瓦與阿薩布外海布雷。[22]
  • 1940年6月10日:八艘義大利潛艦自馬薩瓦展開印度洋巡邏。[23] 其中一些潛艦因氯甲烷冷氣製冷劑洩漏,導致艇員出現中樞神經系統中毒而損失。[24]
  • 1940年6月10日:「亞特蘭提斯號」在中印度洋俘獲貨船「提朗那號」。[21]
  • 1940年6月16日:義大利潛艦「伽利略·伽利萊號」擊沉油輪「詹姆士·斯托夫號」。[23]
  • 1940年6月19日:「伽利略·伽利萊號」遭英國「月石號」俘獲。[23]
  • 1940年6月23日:義大利潛艦「托里切利號」擊沉「喀土穆號」後遭隨行驅逐艦擊沉。[23]
  • 1940年6月24日:義大利潛艦「加爾瓦尼號」擊沉印度海軍巡防艦「帕坦號」,隨後遭「法爾茅斯號」擊沉。[23]
  • 1940年7月11日:「亞特蘭提斯號」在印度南方擊沉貨船「巴格達市號」。[21]
  • 1940年7月13日:「亞特蘭提斯號」在印度南方擊沉貨船「凱門丁號」。[21]
  • 1940年8月2日:「亞特蘭提斯號」在中印度洋擊沉貨船「塔利蘭號」。[21]
  • 1940年8月18日:英國皇家海軍與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巡洋艦與驅逐艦掩護英軍自英屬索馬利蘭撤退至亞丁[25]
  • 1940年8月24日:「亞特蘭提斯號」在中印度洋擊沉貨船「金城號」。[21]
  • 1940年8月26日:德國商船襲擊艦「企鵝號」在馬達加斯加以南擊沉油輪「菲勒費爾號」。[26]
  • 1940年8月27日:「企鵝號」在馬達加斯加以南擊沉油輪「英國指揮官號」與貨船「莫維肯號」。[26]
  • 1940年9月6日:義大利潛艦「古列爾莫蒂號」在紅海擊沉油輪「阿特拉斯號」。[27]
  • 1940年9月9日:「亞特蘭提斯號」在中印度洋擊沉油輪「阿塞爾金號」。[21]
  • 1940年9月10日:「亞特蘭提斯號」在中印度洋擊沉貨船「貝納蒂號」。[21]
  • 1940年9月12日:「企鵝號」在馬達加斯加以東擊沉貨船「貝納文號」。[26]
  • 1940年9月16日:「企鵝號」在中印度洋俘獲貨船「諾爾德瓦德號」。[26]
  • 1940年9月20日:「亞特蘭提斯號」在蘇門答臘以西擊沉客輪「拉梅爾專員號」[21]
  • 1940年10月7日:「企鵝號」在爪哇以南俘獲油輪「斯托爾斯塔號」。[26]
  • 1940年10月21日:「弗朗切斯科·努洛號」孟買蘇伊士運河BN 7 護航戰鬥中被擊沉。[28]
  • 1940年10月22日:「亞特蘭提斯號」在蘇門答臘以西俘獲貨船「杜爾米托爾號」。[21]
  • 1940年11月9日:「亞特蘭提斯號」在蘇門答臘以西擊沉貨船「泰迪號」。[21]
  • 1940年11月10日:「亞特蘭提斯號」在蘇門答臘以西俘獲油輪「奧勒·雅各布號」。[21]
  • 1940年11月11日:「亞特蘭提斯號」在蘇門答臘以西擊沉貨船「奧托梅登號」[21]
  • 1940年11月18日:「多塞特郡號」炮轟義屬索馬利蘭[29]
  • 1940年11月18日:「企鵝號」在澳大利亞以西擊沉貨船「諾舍拉號」。[26]
  • 1940年11月20日:「企鵝號」在澳大利亞以西擊沉貨船「邁奧馬號」。[26]
  • 1940年11月21日:「企鵝號」在澳大利亞以西擊沉貨船「布里斯本港號」。[26]
  • 1940年11月30日:「企鵝號」在中印度洋擊沉貨船「威靈頓港號」。[26]

1941年

早期的焦點是同盟國對「義大利皇家海軍」在非洲的海軍基地進行中立化與奪取,隨後在4月入侵伊拉克及8月入侵伊朗,以推翻親軸心國的政府。後期同盟國則集中於殲滅「納粹德國海軍」的通商破壞艦,並運送部隊防禦日本在東南亞的擴張。

  • 1941年1月24日:德國商船襲擊艦「亞特蘭提斯號」馬達加斯加以北擊沉貨輪「Mandasor」。[21]
  • 1941年1月31日:「亞特蘭提斯號」在馬達加斯加以北俘獲貨輪「Speybank」[21]
  • 1941年2月2日:可畏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對摩加迪休實施破口行動[30] 「亞特蘭提斯號」在馬達加斯加以北俘獲油輪「Ketty Brövig」。[21]
  • 1941年2月3日:德國袖珍戰艦「舍爾海軍上將號」自南大西洋進入印度洋。[31]
  • 1941年2月10日:「什羅普郡號」「赫米士號」「霍金斯號」「開普敦號」「西瑞斯號」「坎德哈號」組成T部隊,支援從肯尼亞義屬索馬利蘭的同盟國攻勢。[32]
  • 1941年2月13日:十四架劍魚式從「可畏號」起飛,於組成行動中擊沉在馬薩瓦的義大利船「Monacalieri」。[32]
  • 1941年2月20日:「舍爾海軍上將號」在馬達加斯加以北擊沉貨輪「Grigorios C」,並俘獲油輪「British Advocate」。[32]
  • 1941年2月21日:七架劍魚式從「可畏號」空襲馬薩瓦。「舍爾海軍上將號」在馬達加斯加以北擊沉貨輪「Canadian Cruiser」。[32]
  • 1941年2月22日:「舍爾海軍上將號」在馬達加斯加以北擊沉貨輪「Rantaupandjang」。[32]
  • 1941年2月27日:1941年2月27日海戰英語Action of 27 February 1941「利安德號」馬爾地夫以西擊沉義大利襲擊艦「蘭布一世號」。[32]
  • 1941年3月1日:五架劍魚式從「可畏號」空襲馬薩瓦。[32]
  • 1941年3月3日:「舍爾海軍上將號」為躲避同盟國艦艇而返回南大西洋。[32]
  • 1941年3月4日:四艘倖存的義大利潛艦放棄馬薩瓦基地並逃往南大西洋。[33] 德國補給艦「Coburg」與戰利品「Ketty Brövig」在被「坎培拉號」與「利安德號」截停於馬達加斯加以北時自沉。[32]
  • 1941年3月16日:由皇家海軍D部隊入侵柏貝拉[34]
  • 1941年3月23日:德國海軍「奧得號」(SS Oder)在亞丁灣「肖勒姆號」截停後自沉。[34]
  • 1941年4月1日:德國黨衛軍「伯特蘭·瑞克默斯號」(Bertrand Rickmers)在遭「坎德哈號」截停後自沉。[34]
  • 1941年4月8日:同盟軍攻陷馬薩瓦時,六艘義大利驅逐艦及17艘軸心國商船被擊沉或自沉。[35] 「亞特蘭提斯號」經南大西洋離開印度洋。[36]
  • 1941年4月19日:英軍入侵巴士拉,為英伊戰爭的前奏。[37]
  • 1941年4月25日:德國襲擊艦「企鵝號」阿拉伯海擊沉貨輪「Empire Light」。[26]
  • 1941年4月28日:「企鵝號」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輪「Clan Buchanan」。[26]
  • 1941年5月7日:「企鵝號」在阿拉伯海擊沉油輪「British Emperor」。[26]
  • 1941年5月8日:「康沃爾號」1941年5月8日海戰中擊沉「企鵝號」於阿拉伯海。[38]
  • 1941年6月10日:英軍發動計時器行動入侵阿薩布[39]
  • 1941年6月26日:德國襲擊艦「科莫朗號」孟加拉灣擊沉貨輪「Velebit」及「馬里巴號」[40]
  • 1941年8月25日:皇家海軍支援英蘇聯合入侵伊朗[41]
  • 1941年9月7日:軸心國飛機在紅海擊沉貨輪「Steel Seafarer」。[42]
  • 1941年9月24日:「科莫朗號」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輪「Stamatios G. Embiricos」。[40]
  • 1941年11月19日:在澳大利亞以西發生交戰「雪梨號」與「科莫朗號」同歸於盡。[43]
  • 1941年11月30日:自由法國部隊於留尼旺戰役中取代維琪法國統治。[44]
  • 1941年12月2日:BM 9A船隊自可倫坡抵達新加坡[45]
  • 1941年12月17日:麻雀部隊將650名荷蘭及澳大利亞士兵送抵帝汶[46]
  • 1941年12月27日:WS 24船隊自哈利法克斯港出發,將2萬名士兵運抵孟買[47]

1942年

荷屬東印度戰役期間,日本潛艦巡洋艦開始在印度洋巡邏。珍珠港事件後,「機動部隊」快速航空母艦特遣艦隊襲擊達爾文以掩護對帝汶的入侵,並襲擊錫蘭以掩護日軍運輸部隊前往仰光。德國「納粹德國海軍」的商船襲擊艦較難避開同盟國的巡邏;然而,大西洋戰役也波及印度洋,因為德國九型潛艦開始在非洲東岸與阿古拉斯角一帶巡邏。

  • 1942年1月4日:伊-156在爪哇以南擊沉貨船「廣東號」。[48]
  • 1942年1月8日:「伊-156」在爪哇以南擊沉客輪「范·里斯號」與「范·里比克號」。[48]
  • 1942年1月11日:日本潛艦「伊-166」在爪哇以南擊沉貨船「自由號」。[48]
  • 1942年1月14日:伊-165在蘇門答臘以西擊沉貨船「加拉拉然號」。[48]
  • 1942年1月17日:木星號巽他海峽擊沉伊-60[49]
  • 1942年1月19日:日本飛機在蘇門答臘以西擊沉客輪「范·伊姆霍夫號」。[48]
  • 1942年1月20日:埃德索爾號與澳大利亞掃雷艦在達爾文外海擊沉伊-124[50] 日本潛艦「伊-159」在聖誕島外海擊沉貨船「埃茲沃爾號」。[48]
  • 1942年1月21日:「伊-166」在仰光外海擊沉貨船「諾德號」。[48]
  • 1942年1月22日:日本潛艦「伊-64」在蘇門答臘以西擊沉客輪「范·奧弗斯特拉滕號」。[48]
  • 1942年1月27日:不可戰勝號起飛48架霍克颶風戰鬥機以支援爪哇防禦。[50]
  • 1942年1月30日:「伊-64」在孟加拉灣擊沉貨船「佛羅倫斯·盧肯巴赫號」、「賈拉帕拉卡號」與「賈拉特朗號」。[48]
  • 1942年2月15日:「伊-165」在錫蘭外海擊沉貨船「約翰娜·尤斯特森號」。[48]
  • 1942年2月16日:同盟國由達爾文開往帝汶的運輸船隊遭日本空襲而折返。[51]
  • 1942年2月19日:日軍入侵峇里島達爾文空襲中,「機動部隊」擊沉皮亞里號、油輪「英國汽車號」、貨船「冒納羅亞號」、以及客輪「尼普圖納號」與「西蘭迪亞號」。[51]
  • 1942年2月20日:日軍入侵帝汶。[51] 「伊-165」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船「比馬號」。[48]
  • 1942年2月25日:伊-58在爪哇以南擊沉貨船「布羅號」。[48]
  • 1942年2月27日:日本飛機在芝拉扎普外海擊沉蘭利號[52]
  • 1942年2月28日:伊-53在蘇門答臘以西擊沉貨船「曼徹斯特市號」,[53] 而「伊-4」在爪哇以南擊沉貨船「班和關號」。[48]
  • 1942年3月1日:日本戰艦比叡號霧島號擊沉「埃德索爾號」、皮科斯號與貨船「托莫洪號」;日本巡洋艦足柄號在爪哇以南擊沉皮爾斯伯里號[54] 日本潛艦「伊-2」擊沉貨船「帕里吉號」,「伊-59」在蘇門答臘以西擊沉客輪「羅斯布姆號」,而伊-154在爪哇以南擊沉貨船「莫傑克托號」。[48]
  • 1942年3月2日:日本軍艦在芝拉扎普外海擊沉貨船「普羅米南特號」,而早潮號俘獲貨船「西格利號」。[48]
  • 1942年3月3日:日本軍艦在爪哇以南擊沉阿什維爾號[54] 日本潛艦「伊-1」在芝拉扎普外海擊沉貨船「西安塔爾號」,日本飛機則在帝汶海擊沉客輪「庫拉馬號」。[48]
  • 1942年3月4日:日本軍艦在爪哇以南擊沉壯志號雅拉號與油輪「法蘭科爾號」。[54] 日本潛艦「伊-62」在芝拉扎普外海擊沉貨船「梅爾庫斯號」,「伊-7」擊沉客輪「勒梅爾號」。[48]
  • 1942年3月5日:「機動部隊」艦載機在襲擊芝拉扎普時擊沉貨船「馬尼皮號」、「托希提號」、「羅坎號」、「奇杜爾號」、「普勞布拉斯號」與「達亞克號」,其中「普勞布拉斯號」的救生艇遭到攻擊。[55]
  • 1942年3月7日:同盟國艦隊掩護同盟軍自仰光撤退。[56] 日本戰艦金剛號榛名號在炮轟聖誕島時擊沉貨船「伍爾格號」。[57]
  • 1942年3月8日:日軍佔領仰光。[56]
  • 1942年3月9日:日軍佔領爪哇。[55]
  • 1942年3月11日:日本潛艦「伊-2」在蘇門答臘以西擊沉貨船「奇爾卡號」。[48]
  • 1942年3月12日:日軍入侵棉蘭[58]
  • 1942年3月13日:日本潛艦「伊-64」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船「馬貝拉號」。[48]
  • 1942年3月23日:日軍於「D作戰」中入侵並佔領安達曼-尼科巴群島[59]
  • 1942年3月25日:日軍運輸船隊將日本陸軍第56師團送抵仰光,作為「U作戰」的一環。[60]
  • 1942年3月26日:「機動部隊」自荷屬東印度群島出航,執行C作戰[61]
  • 1942年3月31日:X作戰——日本入侵並發動聖誕島戰役[62]
  • 1942年4月1日:海狼號在聖誕島外海魚雷擊中那珂號特魯恩特號麻六甲海峽擊沉「八重丸」與「春生丸」。[63]
  • 1942年4月5日:日本航母艦載機在復活節星期日空襲中擊沉康沃爾號多塞特郡號[64]
  • 1942年4月6日:日本巡洋艦於C作戰在孟加拉灣擊沉客輪「達達奴斯」與貨輪「錫爾克斯沃思」、「奧托呂庫斯」、「馬爾達」、「新光」、「甘達拉」、「因多拉」、「比安維爾」、「塞爾馬城」、「恆河」、「班由旺宜」、「巴達維亞」、「塔克桑」、「新彊」、「埃克斯穆爾」及「范德卡佩倫」。日本潛艦「伊-5」擊沉貨輪「華盛頓尼安」。[65] 日本飛機在實兌外海擊沉印德斯號[66]
  • 1942年4月7日:一支運兵船隊將日本陸軍第18師團送抵仰光,為U作戰。[65]
  • 1942年4月9日:日本艦載機在亭可馬里外海擊沉赫密士號吸血鬼號霍利霍克號以及輔助艦「阿瑟爾斯坦」與「英國中士」。[65]
  • 1942年5月5日:英國發動入侵迪戈蘇亞雷斯[67]
  • 1942年5月8日:錫蘭士兵在科科斯群島發動兵變
  • 1942年5月10日:德國襲擊艦托爾號在澳洲西方俘獲客輪「南京」。[68]
  • 1942年5月31日:日本袖珍潛艇在迪戈蘇亞雷斯魚雷擊中拉米利斯號與油輪「不列顛忠誠號」。[69]
  • 1942年6月2日:「興福丸」在仰光外海觸雷。[70]
  • 1942年6月6日:伊-10擊沉自由輪「梅爾文·H·貝克號」。[71]
  • 1942年6月16日:「托爾號」在澳洲西方擊沉油輪「奧利維亞號」。[68]
  • 1942年6月19日:「托爾號」在澳洲西方俘獲油輪「赫爾博格號」。[68]
  • 1942年6月30日:「伊-10」擊沉貨輪「快車號」。[72]
  • 1942年7月4日:「托爾號」在澳洲西方俘獲貨輪「馬德羅諾號」。[68]
  • 1942年7月20日:「托爾號」在澳洲西方擊沉貨輪「印度斯號」。[68]
  • 1942年8月1日:誘敵作戰開始,為英國東方艦隊的佯動行動。
  • 1942年9月10日:馬達加斯加向英軍投降。[69]
  • 1942年9月22日:伊-29擊沉貨輪「保羅·盧肯巴赫號」。[73]
  • 1942年9月24日:伊-165擊沉貨輪「洛斯馬爾號」。[74]
  • 1942年10月17日:U-504在南非以南擊沉貨輪「帝國喬瑟號」。[75]
  • 1942年10月23日:「U-504」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約翰尼斯堡城號」。[75]
  • 1942年10月26日:「U-504」在南非以東擊沉自由輪安妮·哈欽森號」。[76]
  • 1942年10月29日:U-159在南非以南擊沉貨輪「羅斯號」與「拉普拉斯號」。[75]
  • 1942年10月31日:「U-504」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雷諾茲號」與「帝國吉東號」。[75]
  • 1942年11月1日:U-178在南非以東擊沉運輸船「門多薩號」。[75]
  • 1942年11月3日:「U-504」在南非以南擊沉貨輪「阿雷格里港號」。[75]
  • 1942年11月4日:「U-178」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海興號」與「特雷基夫號」。[75]
  • 1942年11月7日:「U-159」在南非以南擊沉貨輪「拉薩爾號」。[75]
  • 1942年11月8日:U-181在南非以南擊沉貨輪「普勞迪特號」。[75]
  • 1942年11月9日:義大利潛艦李奧納多·達文西號擊沉自由輪「馬庫斯·惠特曼號」。[77]
  • 1942年11月10日:「U-181」在南非以南擊沉貨輪「K.G.梅爾達爾號」。[75]
  • 1942年11月11日:日本商船襲擊艦「報國丸」遭油輪「昂迪納號」及其護航艦孟加拉號擊沉[78]
  • 1942年11月13日:「U-178」擊沉貨輪「路易絲·穆勒號」,[75] 「U-181」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埃克塞洛號」。[79]
  • 1942年11月19日:U-177擊沉貨輪「蘇格蘭酋長號」,「U-181」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君達號」。[75]
  • 1942年11月20日:「U-177」擊沉自由輪「皮爾斯·巴特勒號」,[80] 「U-181」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科林西亞科斯號」。[75]
  • 1942年11月21日:「U-181」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阿爾科亞探路者號」。[80]
  • 1942年11月24日:「U-181」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赫爾莫斯山號」與「多林頓宮號」。[75]
  • 1942年11月26日:德國突圍船「拉美西斯號」遭OW 1船隊護航艦攔截後自沉。[81]
  • 1942年11月27日:「U-178」在南非以南擊沉自由輪「傑里邁亞·華茲華斯號」。[75]
  • 1942年11月28日:「U-177」擊沉運輸船新斯科舍號,造成750人溺斃;「U-181」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伊凡提亞號」。[75]
  • 1942年11月30日:德國襲擊艦米歇爾號擊沉貨輪「薩沃克拉號」,[82] 「U-177」在南非以東擊沉運輸船「蘭達夫城堡號」,「U-181」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輪「克林西斯號」。[75]
  • 1942年12月1日:澳洲皇家海軍阿米代爾號在撤離帝汶人員時遭日軍飛機擊沉。[81]
  • 1942年12月2日:「U-181」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阿瑪律斯號」。[75]
  • 1942年12月7日:「米歇爾號」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尤金妮·利沃諾斯號」,[82] 「U-177」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輪「薩羅尼科斯號」。[75]
  • 1942年12月12日:「U-177」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帝國海鷗號」。[75]
  • 1942年12月14日:「U-177」在南非以東擊沉貨輪「沙瓦倫托號」。[75]

1943年

軸心國印度洋的潛艇巡邏擴展,並在檳城設立了「納粹德國海軍」基地,因為同盟國在大西洋的反潛巡邏變得越來越有效。同盟國潛艇與飛機開始在馬六甲海峽安達曼海巡邏,以攔截支援日軍在緬甸的航運。

  • 1943年1月10日:阿倫塔號撤離313名駐帝汶的士兵和平民。[83]
  • 1943年1月15日:第十航空隊的B-24解放者轟炸機在安達曼海擊沉「日明丸」,造成五百名盟軍戰俘溺斃。[84]
  • 1943年2月11日:U-516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海鷗號」。[85]
  • 1943年2月17日:U-182擊沉貨船拉納什號,而「U-516」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鹿舍號」。[85]
  • 1943年2月18日:代號「先知」的船隊將澳洲第9師的3萬名士兵自非洲運回澳洲。[86]
  • 1943年2月26日:「京丸三號」在仰光外海觸雷。[87]
  • 1943年2月27日:第十航空隊B-24擊沉安達曼海的「淺草山丸」。[87] 「U-516」在南非東方擊沉荷蘭潛艇母艦「哥倫比亞號」。[85]
  • 1943年3月3日:U-160擊沉自由輪「哈維·W·史考特號」[88],並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尼普拉號」。[85]
  • 1943年3月4日:「U-160」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瑪麗埃塔號」與「帝國馬希爾號」。[85]
  • 1943年3月7日:U-506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薩博號」。[85]
  • 1943年3月8日:「U-160」在南非東方擊沉自由輪「詹姆斯·B·史蒂芬斯號」。[89]
  • 1943年3月9日:德國貨船「龍岩號」、「榮岩號」、「褐岩號」在果阿自沉。[90] 同日,「U-506」在南非南方擊沉挪威貨船「塔博號」。[85]
  • 1943年3月11日:「U-160」擊沉貨船「艾布林號」,[85] 而「U-182」在南非東方擊沉自由輪「理查德·D·史派特號」。[91]
  • 1943年3月13日:荷蘭O-21潛艇擊沉「春日丸二號」。[91]
  • 1943年3月20日:伊-27在印度外海擊沉貨船「曼福德堡號」。[85]
  • 1943年4月5日:「U-182」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蘆薈號」。[85]
  • 1943年4月18日:U-180在南非東方擊沉油輪「科爾比斯號」。[85]
  • 1943年4月21日:義大利潛艦達芬奇號擊沉自由輪「約翰·德雷頓號」。[92]
  • 1943年5月11日:「U-181」擊沉貨船「天鳳號」,而U-196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奈爾西亞草地號」。[93]
  • 1943年5月17日:U-198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北摩爾號」。[93]
  • 1943年5月27日:「U-181」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西西里亞號」。[93]
  • 1943年5月29日:「U-198」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霍普頓號」。[93]
  • 1943年6月1日:「U-175」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薩拉邦卡號」。[93]
  • 1943年6月3日:「伊-27」擊沉貨船「蒙塔南號」。[94]
  • 1943年6月5日:「U-198」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杜姆拉號」。[93]
  • 1943年6月6日:「U-198」在南非東方擊沉自由輪「威廉·金號」。[94]
  • 1943年6月7日:「U-181」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鷂鷹號」。[93]
  • 1943年6月19日:伊-37擊沉自由輪「亨利·諾克斯號」。[95]
  • 1943年6月27日:U-511馬達加斯加南方擊沉自由輪「賽巴斯汀·塞梅諾號」。[95]
  • 1943年7月2日:「U-181」在馬達加斯加東方擊沉客輪「海口號」。[93]
  • 1943年7月4日:「U-178」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布雷維肯號」與「麥可·李瓦諾斯號」。[93]
  • 1943年7月5日:「伊-27」擊傷貨船「阿爾科亞探勘者號」。[96]
  • 1943年7月6日:「U-177」擊沉貨船賈斯珀公園號,「U-198」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海德拉伊俄斯號」。[93]
  • 1943年7月7日:「U-198」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利安娜號」。[93]
  • 1943年7月9日:「U-511」在印度洋中部擊沉自由輪「塞繆爾·海因茨曼號」。[97]
  • 1943年7月10日:「U-177」在馬達加斯加南方擊沉自由輪「愛麗絲·F·帕爾默號「。[97]
  • 1943年7月11日:「U-178」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瑪麗·李瓦諾斯號」。[93]
  • 1943年7月14日:「U-178」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自由輪「羅伯特·培根號」。[98]
  • 1943年7月15日:「U-181」在馬達加斯加東方擊沉貨船「帝國湖號」。[93]
  • 1943年7月16日:「U-181」在馬達加斯加東方擊沉貨船「富蘭克林堡號」。[93]
  • 1943年7月17日:「U-178」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廣州城號」。[93]
  • 1943年7月24日:U-197在南非東方擊沉油輪「天馬號」。[93]
  • 1943年7月28日:第十航空隊B-24在安達曼海擊沉「田島丸」。[99]
  • 1943年7月29日:「U-178」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康沃爾郡城號」。[93]
  • 1943年8月1日:「U-198」在南非東方擊沉貨船「曼卡利哈特號」。[93]
  • 1943年8月3日:「U-196」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奧蘭城號」。[93]
  • 1943年8月4日:「U-181」在馬達加斯加東方擊沉貨船「達爾夫蘭號」。[93]
  • 1943年8月5日:「U-178」在馬達加斯加東方擊沉貨船「艾夫塔利亞·瑪麗號」。[93]
  • 1943年8月7日:「U-181」在馬達加斯加東方擊沉貨船「烏姆武馬號」。[93]
  • 1943年8月12日:「U-181」在馬達加斯加南方擊沉貨船「克蘭·麥克亞瑟號」。[93]
  • 1943年8月17日:「U-197」在馬達加斯加南方擊沉貨船「帝國史丹利號」。[93]
  • 1943年8月20日:「U-197」在南非東方遭第259中隊 RAF第265中隊 RAF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擊沉。[93]
  • 1943年8月23日:第十航空隊B-24在安達曼海擊沉「屏東丸」。[100]
  • 1943年8月27日:德國在檳城建立U艇基地。[101]
  • 1943年9月19日:U-532在馬達加斯加東方擊沉貨船「隆吉伊堡號」。[102]
  • 1943年9月20日:季風集團的義大利潛艦卡尼上將號德班投降(義大利停戰後)。[101]
  • 1943年9月21日:U-188在馬達加斯加北方擊沉自由輪「科妮莉亞·P·史賓塞號」。[103]
  • 1943年9月24日:伊-10擊沉自由輪「伊利亞斯·豪號」。[104]
  • 1943年9月29日:「U-532」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船「班夫郡號」。[102]
  • 1943年10月1日:「U-532」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船「塔希尼亞號」。[102]
  • 1943年10月2日:U-168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船「海清號」。[102]
  • 1943年10月11日:「U-532」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船「賈拉巴拉號」。[102]
  • 1943年10月16日:第244中隊 RAF布里斯托·布倫海姆轟炸機波斯灣擊沉U-533[83]
  • 1943年11月13日:金牛座號在馬六甲海峽擊沉伊-34[105]
  • 1943年12月3日:盟軍飛機在仰光附近擊沉汽船「阿薩姆號」。[106]
  • 1943年12月5日:日軍飛機轟炸加爾各答港。[106]
  • 1943年12月7日:拉契特行動——同盟國在緬甸雷古溪登陸。[106]
  • 1943年12月27日:「U-178」在阿拉伯海擊沉自由輪「荷西·納瓦羅號」。[107]
  • 1943年12月28日:伊-26擊沉自由輪「羅伯特·F·霍克號」。[107]

1944年

隨著超級密電情報(Ultra)情資的運用,協助同盟國潛艇在印度洋成功攔截補給的次數逐漸增加,並削弱了軸心國的補給機會。隨著義大利皇家海軍投降與德國海軍戰艦遭摧毀,英國皇家海軍得以調度航空母艦前往安達曼海發動突襲。

  • 1944年1月2日:伊-26擊沉自由輪「艾伯特·加拉廷號」。[108]
  • 1944年1月11日:塔里霍號潛艦馬六甲海峽擊沉日本巡洋艦「球磨號」。[109]
  • 1944年1月15日:「塔里霍號」在馬六甲海峽擊沉「龍光丸」。[110]
  • 1944年1月20日:德國潛艇「U-188」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輪「巴金漢堡號」。[111]
  • 1944年1月23日:第十航空隊的B-24轟炸機在安達曼海擊沉「青海丸」。[112]
  • 1944年1月25日:「U-188」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輪「拉蒙尼堡號」。[111]
  • 1944年1月26日:「U-532」在阿拉伯海擊沉自由輪「華特·坎普號」;同日「U-188」擊沉客輪「須良田號」及貨輪「三盛號」。[111]
  • 1944年1月29日:「U-188」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輪「奧爾加·E·恩比利科斯號」。[111]
  • 1944年2月3日:「U-188」在阿拉伯海擊沉自由輪「中正號」。[111]
  • 1944年2月9日:「U-188」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輪「維瓦號」。[111]
  • 1944年2月12日:德國補給油船「夏洛特·施利曼號」因Ultra情報遭不懈號驅逐艦截獲後自沉。[111] 同日,伊-27擊沉運輸船「凱迪夫·伊斯梅爾號」,造成1,279人死亡;隨後彼塔德號驅逐艦擊沉「伊-27」。[113]
  • 1944年2月14日:「塔里霍號」在馬六甲海峽擊沉德國潛艦「UIT-23」。[109] 德國潛艇「U-168」在印度南方擊沉拖船「薩維金號」。[111]
  • 1944年2月15日:「U-168」在印度南方擊沉貨輪「伊帕米農達斯·C·恩比利科斯號」。[111]
  • 1944年2月18日:越界者號潛艦在緬甸近海擊沉「榮福丸」。[114]
  • 1944年2月22日:「U-510」在亞丁灣擊沉PA 69船隊中的油輪「聖阿爾瓦羅號」、「埃林·布羅維格號」與「E.G.紹伯特號」。[115]
  • 1944年2月29日:「U-183」在錫蘭以南擊沉貨輪「帕爾馬號」。[111]
  • 1944年3月7日:「U-510」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輪「塔里法號」。[115]
  • 1944年3月9日:日本巡洋艦「利根號」在印度洋突襲中擊沉商船「貝哈號」。[116] 同日「U-183」在馬爾地夫擊沉油輪「英國忠誠號」。[111]
  • 1944年3月10日:伊普斯維奇號護衛艦朗塞斯頓號護衛艦朱姆納號護衛艦在孟加拉灣擊沉日本潛艦「呂-110」。[117]
  • 1944年3月13日:德國補給油船「布雷克號」因Ultra情報遭戰鬥者號護航航空母艦艦載機發現後自沉;同日「伊-26」擊沉油輪「H.D.考利爾號」。[111][117]
  • 1944年3月19日:「U-510」在阿拉伯海擊沉自由輪「約翰·A·普爾號」。[118]
  • 1944年3月27日:「U-510」在拉卡代夫海擊沉皇家海軍拖網漁船「馬洛伊號」;[119] 同日「U-532」在印度洋中部擊沉貨輪「圖拉吉號」。[120]
  • 1944年3月29日:「伊-26」擊沉自由輪「理查·霍維號」。[121]
  • 1944年4月19日:雞冠行動中,光輝號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對蘇門答臘北部的沙璜發動空襲。[122]
  • 1944年5月2日:德國潛艇「U-852」在索馬利亞外海遭第8中隊第621中隊的維克斯惠靈頓轟炸機擊沉。[111]
  • 1944年5月3日:坦塔魯斯號潛艦在布萊爾港外海擊沉「天城丸」。[123]
  • 1944年5月17日:橫斷行動中,「光輝號」與「薩拉托加號」對泗水發動空襲。[124]
  • 1944年6月5日:U-183在印度洋中部擊沉貨船「Helen Moller」。[111]
  • 1944年6月19日:踏板行動,由光輝號雅特林號空襲布萊爾港。[125] U-181在馬達加斯加東方擊沉貨船「Garoet」。[111]
  • 1944年7月9日:U-196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船「Shahzada」。[111]
  • 1944年7月15日:「U-181」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船「Tanda」,U-198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Director」。[111]
  • 1944年7月17日:忒勒馬科斯號在馬六甲海峽擊沉日本海大型潛艇「伊166」。[126]
  • 1944年7月19日:「U-181」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船「King Frederick」。[111]
  • 1944年7月23日:風暴號擊沉「Kiso Maru」。[127]
  • 1944年7月25日:深紅行動,由光輝號與勝利號空襲蘇門答臘北部。[128]
  • 1944年8月6日:「U-198」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Empire City」。[111]
  • 1944年8月7日:「U-198」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Empire Day」。[111]
  • 1944年8月12日:盟軍飛機與軍艦在馬達加斯加北方擊沉U-198號。[126]
  • 1944年8月13日:U-862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Radbury」。[129]
  • 1944年8月16日:「U-862」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Empire Lancer」。[130]
  • 1944年8月18日:「U-862」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Nairung」。[131]
  • 1944年8月19日:「U-862」在莫三比克海峽擊沉貨船「Wayfarer」。[132]
  • 1944年8月20日:U-861在南非東部擊沉貨船「Berwickshire」。[111]
  • 1944年8月22日:怨恨號炮擊聖誕島[133]
  • 1944年8月24日:宴會行動,由不可征服號與勝利號空襲巴東[134]
  • 1944年8月28日:U-859在阿拉伯海擊沉自由輪「John Barry」。[135]
  • 1944年9月1日:「U-859」在阿拉伯海擊沉貨船「Troilus」。[111]
  • 1944年9月5日:「U-861」在馬達加斯加北方擊沉貨船「Toannis Fafalios」。[111]
  • 1944年9月10日:英國皇家空軍比福戰鬥機在安達曼海擊沉「Misago Maru」。[136]
  • 1944年9月23日:沉重號在檳城外海擊沉U-859。[111]
  • 1944年10月17日:小米勒行動,由不可征服號與勝利號空襲布萊爾港。[137]
  • 1944年11月2日:夏利馬爾號炮擊布萊爾港。[138] U-181在印度洋中部擊沉油輪「Fort Lee」,同日盟軍飛機在安達曼海擊沉「Tatayama Maru」。[139]
  • 1944年11月18日:迂迴行動,由不可征服號與光輝號空襲蘇門答臘北部。[140]
  • 1944年11月22日:謀略號在馬六甲海峽被日本驅逐艦擊沉。[138]
  • 1944年12月17日:羅布森行動,由不可征服號與光輝號空襲蘇門答臘德利攝政區[141]
  • 1944年12月31日:莎士比亞號在布萊爾港外海擊沉「Unryu Maru」。[142]

1945年

同盟國的重點是沿著緬甸海岸、安達曼海的兩棲作戰。軸心國的潛艇作戰受到燃料短缺和維修困難的限制。

  • 1945年1月3日:閃電行動,同盟國登陸阿恰布[143]
  • 1月4日:扁豆行動勝利號不可戰勝號堅忍號蘇門答臘油廠進行空襲。[144]
  • 1月12日:同盟國於緬甸米耶蓬附近登陸。[145]
  • 1月22日:猛虎行動,盟軍入侵坎高。[146]
  • 1月24日:子午線行動光輝號、勝利號、不可戰勝號與堅忍號對蘇門答臘油廠進行空襲。[147]
  • 1月26日:桑基行動,同盟國登陸切都巴島[146]
  • 1月30日:鱷魚行動,同盟國登陸薩古島[146]
  • 2月6日:U-862在澳洲西方擊沉自由輪「彼得·西爾維斯特號」。[148]
  • 2月7日:蘇特號在安達曼海擊沉「南榮丸」。[149]
  • 2月11日:探路者號於阿恰布外海被日軍飛機擊傷而退出作戰。[150]
  • 2月16日:盟軍入侵緬甸魯伊瓦。[150]
  • 2月22日:同盟國在米耶蓬河展開兩棲登陸。[151]
  • 2月24日:史黛西行動埃米爾號女皇號對安達曼海航運展開空襲。[151]
  • 3月8日:第十航空隊B-24轟炸機在安達曼海擊沉「北洋丸」。[152]
  • 3月17日:索馬雷茲號拉皮德號沃里奇號炮轟錫利[153]
  • 3月19日:索馬雷茲號、拉皮德號與沃里奇號炮轟布萊爾港[153]
  • 3月26日:英國皇家海軍第26驅逐艦分隊在安達曼海擊沉「利水丸」與「天鹽丸」。[154]
  • 4月11日:太陽魚行動哈提夫號皇帝號空襲布萊爾港,掩護北蘇門答臘的炮擊。同日,第203中隊B-24在安達曼海擊沉「阿賀多丸」。[155][156]
  • 4月30日:德古拉行動掩護艦隊途中殲滅一支9艘日軍船隻的護航船隊。[157]
  • 5月1日:德古拉行動,同盟國在仰光附近登陸。[157]
  • 5月6日:伊莉莎白女王號黎塞留號在主教行動中炮轟布萊爾港。[157]
  • 5月16日:英國皇家海軍第26驅逐艦分隊在馬六甲海峽海戰擊沉羽黑號[158]
  • 5月19日:海龜號在與日軍護航艦交戰中受損。[159]
  • 6月5日:英國皇家海軍第10驅逐艦分隊擊沉自布萊爾港撤退的「黑潮丸」。[159]
  • 6月20日:香膏行動跟隨者號、埃米爾號與哈提夫號空襲北蘇門答臘。[160]
  • 7月5日:跟隨者號與皇帝號空襲北蘇門答臘,掩護柯里行動安達曼與尼科巴群島的掃雷行動。[161]
  • 7月26日:印度洋首次神風特攻隊攻擊,在利弗里行動中擊沉維斯塔號並擊傷跟隨者號。[162]

分戰場與戰役列表

澳洲
英國
  • 科科斯群島兵變
法國
德國
日本
  • 日本占領安達曼群島
    • 洪姆弗雷甘大屠殺
  • 聖誕島戰役
  • 印度洋作戰中的日本襲擊艦

來源

  • Black, Jeremy. Midway and the Indian Ocean.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2009, 62 (4).[失效連結]
  • Blair, Clay. Hitler's U-Boat War:The Hunted 1942–1945.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8. ISBN 0-679-45742-9.
  • Brice, Martin. Axis Blockade Runner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1. ISBN 0-87021-908-1.
  • Brown, David. Aircraft Carriers. New York: Arco Publishing Company. 1977. ISBN 0-668-04164-1.
  • Brown, David. Warship Losse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1-55750-914-X.
  • Cressman, Robert J. The Official Chronology of the U.S. Navy in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0. ISBN 1-55750-149-1.
  • Dull, Paul S. A Battle History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941–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8.
  • Heine, Paul; Royal, John; Sileo, Thomas; Soubermann, Eugene; Visser, H. Question 11/51: British Commando Raid on Portuguese Goa.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15, LII (2): 114–116. ISSN 0043-0374.
  • Kemp, P.K. Victory at Sea 1939–1945需要免費註冊. London: Frederick Muller Ltd. 1957.
  • Muggenthaler, August Karl. German Raiders of World War II.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77. ISBN 0-13-354027-8.
  • Rohwer, Jürgen; Hummelchen, Gerhard.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2. ISBN 1-55750-105-X.

參見

筆記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