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220戰鬥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米高揚-格列維奇伊-220戰鬥機(英文:Mikoyan-Gurevich I-220,簡稱伊-220、I-220)是蘇聯在二戰期間製造的一款高空戰鬥機原型機。[1][2]該機最初是為了對抗德國高空偵察機的威脅而研發並同時製造了七架原型機,還測試了五種變體(I-220到I-225)。[3]到1944年,因為德國高空偵察機的威脅已經基本消退,所以蘇軍認為生產伊-220及其變體變得已無必要[4][5],繼而終止了研發。[6]
研發歷史
1941年初,蘇聯發布了一份新型高空戰鬥機需求,以對抗敵方高空偵察機,如容克斯Ju-86。但直到1942年底,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才獲得一份生產兩架原型機的合同,並開始研製Samolet A或I-220原型機。此後該機的名稱被蘇聯航空工業部 (NKAP) 指定為I-220。該機採用全新設計,主要採用SHPON(木質貼面)結構,配有鋼管桁架式發動機支架和輕合金尾翼。機翼的翼型為CAHI層流型,機翼上裝有前緣縫翼和分裂襟翼。所有進氣口都位於機翼前緣翼根附近。尾翼的設計與伊-250戰鬥機相似,但跨度略有增加。動力由一台1,104千瓦(1,480 馬力)的米庫林AM-39發動機提供[6]。但第一架原型機比較特殊,它最早是使用1,104千瓦(1,480 馬力)的米庫林AM-38F發動機驅動三葉AV-5A螺旋槳。該機採用傳統起落架,主起落架向內縮回,尾輪可伸縮。燃料由六個由橡膠織物製成的自密封油箱提供,其中兩個在機身,四個在機翼。駕駛艙可容納一名飛行員在座艙里,該機最終設計計劃採用增壓系統,但並未安裝。該機武器為四門施瓦克自動加農炮,每門備彈150發,其中兩門位於發動機上方,兩門位於曲軸箱旁邊。第一架原型機上只安裝了發動機上方的兩門機炮,而且下部炮口沒有整流罩。[4]
Remove ads
1942年夏天,由於容克Ju-86的飛行偵查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此開始研製高空性能更好的I-221改型。該型的研發目標是提高其前置型號I-220在平流層的性能。與此同時,該飛機被命名為I-221(Samolet 2A)。該機的機翼經過重新設計,翼展增加,機翼採用NACA-234翼型。外翼和後機身採用全金屬結構。動力由一台1,251千瓦(1,678 馬力)的米庫林AM-39A渦輪增壓發動機驅動三葉螺旋槳提供。該機加裝了渦輪增壓器,但數量不清楚。而且,I-221還是第一架配備加壓和空調駕駛艙的米格飛機。同時,該機的燃油容量相較於I-220增加了,但並不清楚增加了多少。並且,它上部的一對施瓦克機炮被移除,只留下安裝在發動機旁邊的兩門機炮,每門有150發炮彈,與I-220一樣。[5]

I-222(Samolet 3A)與I-221類似,但由一台1,104千瓦(1,480 馬力)的米庫林AM-39B-1發動機驅動,機罩左側配有一台TK-[4]300B渦輪增壓器。發動機最初驅動三葉AV-5A螺旋槳,但後來被四葉的AV-9L-26取代。渦輪增壓器的中冷器安裝在機身下方靠近機翼前緣的深風管中。外翼和後機身又恢復為木質結構,後機身也略微降低,以提高後方視野。與I-221一樣,I-222的駕駛艙被加壓並裝有空調。然而,與I-221不同的是,它配備了防彈擋風玻璃和飛行員頭部後面的防彈玻璃,厚度為64毫米(2.5 英寸),並在壓力艙壁上增加了8-9毫米的裝甲板。該型號的滑動座艙蓋用重金屬框架加固,但也因此降低了後方的能見度。該機還通過通過拆除機身油箱來減少燃油容量。該機武器裝備與I-221相同,但彈藥減少到每門80發。[4]
I-224(Samolet 4A)與I-222相似,但有幾處變化。該機的變化包括將TK-300B渦輪增壓器移到右側,增壓座艙改為焊接鋁合金結構而不是木質結構。該飛機由一台1,052 千瓦(1,411 馬力)的米庫林AM-39B發動機驅動四葉AV-9L-22B螺旋槳。該機的中部冷卻器空氣管道更深,燃油容量增加,彈藥容量也增加到了每門機炮100發。[5]
Samolet A系列的最終發展是I-225,或Samolet 5A。該機基於最初的I-220,但與之前的變體不同,它相較於其他變體不那麼適用於高空作戰。[6]該機由一台1,750 馬力(1,300 千瓦)的米庫林AM-42B發動機驅動三葉AV-5A-22V螺旋槳。同時,該機機翼和增壓座艙採用全金屬結構,座艙配有改進過的儀表和控制裝置。與此同時,駕駛艙還配備了64毫米(2.5 英寸)厚的裝甲[4]。
亞型概覽

基於 I-220,但配備了米庫林AM-42B(第一架) 和AM-42FB(第二架) 發動機。該機採用金屬機翼和駕駛艙。總共製造了兩架。[4][6][7]
使用者
保有數量:2架
狀態:未知
服役歷史
第一架伊-220原型機於1943年6月在莫斯科市郊的Khodynka機場完成。[5]該飛機於1943年7月首次飛行,由雅基莫夫駕駛。而後,試飛員們發現該飛機性能良好,但有一個缺點,也就是AM-38F發動機的低空飛行性能不佳。而之後,由米庫林AM-39發動機驅動,配備四門機炮,每門機炮有100發炮彈,的第二架原型機於1943年7月完成。第二架原型機的工廠飛行測試於1943年7月8月進行,之後移交給蘇聯空軍 (VVS)。而蘇聯空軍於1944年7月14日至24日進行了進一步的飛行測試,最終因飛機發動機故障而結束。與此同時,第一架原型機安裝了新的米庫林AM-39發動機。新發動機的飛行測試於1944年1月至8月進行。[4]
改進後的I-221的飛行測試於1943年12月2日開始,由雅基莫夫駕駛進行首飛,測試因飛機在一次機腹着陸中受損無法修復而結束。
類似的I-222於1944年4月23日推出,並於同年5月7日由試飛員朱可夫首次駕駛其原裝三葉螺旋槳飛行。測試開始後不久,三葉螺旋槳被四葉螺旋槳取代。在測試過程中,發現儘管I-222在所有變體中具有最佳的高空性能,並且有所有盟軍活塞式發動機戰鬥機中的最佳升限。但是在低空時它比其他所有其他版本要慢許多。[4]之後,蘇聯空軍將I-222的生產版本命名為米格-7。但到了1944年,對高空戰鬥機的需求已不再迫切,因此沒有訂購量產版本的飛機。[4][6]
後來,I-224於1944年9月完成,並於10月20日開始飛行測試,由雅基莫夫駕駛。在飛行中,飛機因增壓器解體導致發動機起火而墜毀。而雅基莫夫被迫跳傘。[4]
然後,I-225於1944年7月21日首次飛行,仍然由雅基莫夫駕駛,在接下來的兩天內,該機完成了15次飛行,而後由於發動機故障導致飛機墜毀。在出現事故後,第二架改進了的I-225於1945年3月14日開始短暫的飛行測試期。在此期間,它被證明是第一(雅克-3完成後則為第二)快的蘇聯活塞式戰鬥機。[8]
性能數據
(性能數據來自I-220第二架原型機)
機組人員:1人[8]
長度:9.603米(311英尺6英寸)[8]
翼展:11米(36英尺1英寸)[8]
翼面積:20.38平方米(219.38平方英尺)[8]
翼型:CAHI層流[8]
空重:3,101千克(6,836磅)[8]
總重:3,647千克(8,040磅)[8]
燃油容量:335千克(738.5磅)[8]
發動機機油容量:45千克(99磅)[8]
動力裝置:1台米庫林AM-39 V12活塞發動機,1,100千瓦(1,500馬力)[8][1]
螺旋槳:3葉AV-5A螺旋槳,直徑3.6米(11英尺9.75 英寸)[8]
最大速度:697公里[7]
平均速度(7,000米(23,000英尺)/時): 630–660公里(391.5–410英里)[8]
實用升限:11,000米(36,090英尺)[8]
航程:630–660 公里(391.5–410英里)[8]
5,000米(16,404英尺)的爬升距離為:4.5英里[8]
由四門變為兩門ShVAK自動加農炮,備彈仍然是每門150發。[2]
兩門ShVAK自動加農炮,但備彈減少到80發每門。[2]
該機的原型和改造後的型號
•該機是基於未實現的I-220量產型進行改造後進行小批量製造的。[7]
你知道嗎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